当前位置:首页>>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经验做法

经验做法

老秘书十余年心得:从抄材料,到憋材料,再到写材料!

以稿换稿 】  作者:愚拙小儿   发布:2015年04月14日   阅读:


今天看到罗宾汉群友在微信群同读者分享的写作经历,忍不住拍手叫好、精神一振,现选萃给大家,亮点在原汁原味、即兴而来,供参考。

能把别的口的好文章学懂弄通,放在自己的工作中改造使用,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时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从我个人走过的材料路来看,也是从抄开始,但怀着对文字工作的热爱,逐步实现了从全盘引进到自给自足,由到处厚着脸皮要材料成了爽快大方给别人材料。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兴趣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有一个善于培养的好领导。

10年过去了,回过头去看,自己的文字风格,表达习惯,甚至包括脾气秉性,都有以前老领导的影子。

因时间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有一次,上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刚到任,来我单位听取全面汇报,那会儿我刚负责办公室工作,对全面工作了解的不深不透,东拼西凑了大几千字。点灯熬油写完了,领导改来改去,反复了无数次。那次会议,我也列席,结果领导一个字没有用。脱稿讲了20分钟,开头说了6个字,我就深深佩服了,他说,我们单位是:两高,两低,两弱。这是09年的事,过去快10年了,我历历在目。

现在想起来,领导不需要你的材料,更多的是为了锻炼你。

在领导手底下工作了4年,受益匪浅。他原来是宣传出身,我交个材料他经常问,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他眼里,文稿不在于长短,而是每句话都要有含义,讲究精准表达,我经常会红着脸说:这句话是抄的……,他就笑了。

再谈一点,我个人写文稿的体会:过去年年要牵头写单位的年终总结报告,每年都按一个套路写,写了几次自己就烦了,总想换个样,就学习借鉴了领导人的新年致辞,用了些诗词,用了在新的一年里……,在新的一年里……,比较煽情的语言,自己感觉写的挺用功,最终上这些创新领导都没有用,委婉地说写的挺好,就是念着不舒服,还是改回到了老套路。我慢慢体会到这个领导是业务干部出身,讲话喜欢实打实,喜欢举例子,喜欢用数字说话,性格沉稳不张扬,让他诌几句诗词,还不如几句大白话来的痛快。所以,写讲话稿要量体裁衣,看人下菜碟。

写文稿,干什么?见人见事,关键是要见思想,公文体现的不是文学修养,而是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字只是表达的一种形式而已。说白了,就像修路,只要保证方向不偏,修的是土路,还是柏油马路都不是特别重要,需要精修就再反复加工呗,如果出现方向性错误可能就是要返工了。

写材料,自己拿不准方向的时候,厚着脸皮问问领导,或者把自己的设想跟领导沟通一下,比自己揣摩圣意要好的多。

写材料的初期,我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根据上级要求,自己随便写,也不跟领导商量,为啥?因为好写好编。怕啥?怕领导列提纲,列了提纲,就限定了内容,哪有那么合适的材料抄啊。

第二个阶段,就是非要让领导给列提纲,为啥?因为不列提纲,写的不是领导想表达的,总是要返工。怕啥?怕站位不够高。

第三个阶段,就是提前跟领导沟通一下文稿结构的考虑,对接一下。为啥,因为有些他掌握的和我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他出的提纲有时候,真的是一点写不出来,大家提前沟通一下,哪些可以写,哪些不能写,写到什么程度。怕啥?怕领导问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红着脸说:这句话是抄的。

经历了抄材料、憋材料、写材料三个环节,现在勉强能把想说的写出来、写清楚。


【来源:公文选萃】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