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讲话材料的“含金量”
【以稿换稿 】 作者:张佩铭 发布:2017年05月23日 阅读: 次
讲话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情感、陈述事物、展示魅力的重要方式。人们可从一个人的话语中,深切感知其道德修养纯度、理论底蕴厚度、独自思考深度、待人情感诚度和语言表达精度等丰富信息,进而对其作出品位鉴定和价值判断。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讲话水平的高低,其意义已远远超出说话者语言表达能力优劣的范畴。
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从而使其讲话方式、内容及表达能力,会承载比普通百姓讲话更丰富的内涵,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这是由领导者所担任的特定社会角色所决定的。
一是公众性。领导者作为社会精英,承担着社会管理的重任,其言谈举止,必然会吸引公众关注。作为领导者,无时无刻都被置于群众目光和社会聚光灯下,极易成为评头论足的焦点。尤其是在人们民主意识日益提高、政务逐步透明和网络媒体极其发达的今天,领导者口舌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二是导向性。因领导者是各项重大决策的制定者、执行者,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地方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等重任,易被公众视为党组织的“代言人”。其话语往往会引起公众联想,引申出更多含意。即使是领导者的个人见解,也常会被公众归于上级意图或决策范畴,从而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和强烈的导向性。
三是参照性。领导者个体是公众了解干部队伍及党的形象的参照体,其个体形象的好坏,决定着公众对干部队伍整体形象的观感。很难想象,一位领导者如果他讲话时或笨口拙舌、词不达意,或套话连篇、满口谎言,或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会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语言表达能力低劣的领导,不仅会贬损自身形象,也会给干部队伍乃至党的整体形象带来损害。
四是苛求性。善于语言表达,只是对领导者最基本、最低层次的要求。领导者作为公众人物中的精英、命运宠儿,人们对其德才素质的要求,明显要高于普通百姓。换句话说,你既然被群众信任、组织首肯,你在各方面都得比普通百姓高出一筹。不仅要能言善辩,而且要说出水平,话出境界,辩出精彩。否则,就有损于领导身份。
五是敏感性。毋庸讳言,因社会急剧转型、公众价值取向渐趋多元,以及党群关系不够融洽,加之敌对势力恶意煽动,领导者稍有言语失当,就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者无限放大,肆意歪曲,从而产生预想不到的后果,给党的事业和个人前程带来危害。
由此可见,领导者是否会讲话、善讲话,绝不是单纯的技巧和能力问题,它已成为新时期领导者的必备能力和特殊要求。因此,领导者努力提高说话“含金量”已成当务之急。
一要讲真话。领导者能否敢于坚持原则,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勇于揭露事实真相,敢讲、会讲和善讲真话,是其政治品质是否过硬,道德品格是否纯正的最显著的标志。要努力做到不唯官、不唯书、不唯上,坚持党性原则,保持独立人格,尊重规律,敬畏真相,敢于反映真实情况,大胆陈述真实想法。首先,敢于坚持真理。领导者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态度明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尤其在眼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情势下,要坚定信念,勇于发声,用自己的话语权,维护党的形象,切不可人云亦云,甚至无原则附和,成为政治上的糊涂虫。其次,勇于发表真见。要对党忠诚,不说假话,拒绝谎言。排除私心杂念,敢于发表真知灼见,尤其是敢于还原事实真相。例如,在上级领导检查和调研时,要敢于反映基层实际情况,不弄虚作假,不粉饰太平;在总结工作时,要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假造政绩;在上级领导决策背离客观规律时,敢于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在同志蒙受不白之冤时,不明哲保身、落井下石,敢于说明真相,等等。第三,善于做到率真。待人要真诚坦率,和同志肝胆相照、坦诚相待,不搞弯弯绕,更不能花言巧语、妖言惑众甚至舌尖杀人。要做到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二要讲自话。在实践中,群众对没思想、没见解,只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领导者颇为反感。因此,这就需要领导者会说经过独立思考、渗透个人思想智慧、充分体现个性特点和独到见解的话,不做“传声筒”,不做“录音机”。首先,要善于融会贯通。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甚至生吞活剥上级领导讲话以及文件精神,要在掌握其精髓的基础上,认真加以消化,渗透进自身的理解并不断深化,从而使其变成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有独到见解。要多读些经典理论书籍,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其思考和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深入开展调研,力求掌握基层第一手真实材料,使其见解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鲜活性。第三,要富有鲜明的个性。见解要渗透独特思考,表达方式要异于他人:或深邃睿智,或调侃幽默,或简约传神,或通俗易懂,努力做到个性独具,听其言便知其人。同时,还要富有新意,即话语中要包括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新思路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要讲民话。牢记党的宗旨和群众利益的领导者,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百姓的“代言人”。因此,领导者是否会说反映群众呼声、体现百姓心声的话,是其话语是否有价值的另一体现。首先,会从百姓角度思考问题。一个人的观点立场及利益取向决定其话语倾向性。领导者讲话,能否为群众喜爱和支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从老百姓角度思考问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需要领导者和百姓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做到情真意切。要深入群众,熟知下情,吃透民情,真正反映群众意愿和呼声。其次,勇于为维护群众利益发声。领导者只有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敢于用自己的话语权,为民谋利,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拥戴。因此,领导者在为民争利时,要毫不犹豫,据理力争,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要敢于说“不”,只有这样,说话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第三,要用群众喜爱的方式说话。领导者不仅要在讲话内容上充分体现群众的合理诉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要体现草根阶层喜闻乐见的风格。领导者要认真揣摩群众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用基层鲜活的语言丰富语库,努力去掉官气,多点儿土气,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述观点,与其沟通交流。
四要讲精话。领导者说话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哲学”,也不取决于辞藻是否华丽,更不在于量的庞大,最主要的是看能否抓住本质、切中要害。作为领导者,要深谙此理,努力做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表述的精确度。首先,要杜绝套话、废话。群众对官场上的官话、套话、大话、废话深恶痛绝,领导者在和群众打交道时,一定要杜绝这一官场弊病。要多说真话、实话和管用的话,切忌废话连篇、言之无物。其次,要把握分寸。领导者要时刻不忘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说话要小心谨慎,多加思考,要看对象、看场合、看时机,切不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说话要讲政治、懂政策、合民情,不能为讨好某些特定对象,或迎合少数落后群众,去说些明显违背党的原则和政策的话。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说绝对话,不说过头话,更不能说办不到的话,以免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态度要鲜明,内涵要明确,不要暧昧模糊、模棱两可,以免给人以曲解、演绎的空间。第三,要简明扼要。做到言简意赅、惜字如金、一针见血,力求做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如无特殊情况,要废话不说,闲言少叙,不掺水、不啰唆、不拖沓,直抒胸臆,直奔主题,做到痛痛快快、干净利落。
【来源:领导之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