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丝绸之路”那样的材料
【以稿换稿 】 作者:小二哥 发布:2018年03月27日 阅读: 次
这些天,在回读吴伯凡老师的专栏,看到一个很有意思事情。原来,中国还有另外一种堪称国宝的动物,但知者甚少,它就是“蚕”。这个弱小的动物,“吐”出了一条穿越荒漠与高山,连接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并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路,这就是“丝绸之路”。为什么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能够诞生这样一条“不可能的路”?主要原因是在罗马帝国,丝绸价值比等重的黄金还要贵。
吴老师从丝绸之路引申出贸易史上的一条规律:一种商品只有在价值上具备“高电压”,才能克服巨大的“贸易电阻”,在“不良导体”上形成一条“电路”。大家熟悉的例子就是“瑞士模式”,作为欧洲内陆山国的瑞士,凭借手表、医药、金融服务等高值、低重(无重)产品,化解了这个国家明显的交通劣势。
殊途同归,这条规律对理解公文写作也有重要启发。公文材料作为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载体,同样需要克服沟通交流过程中的各种“电阻”——别人凭什么接受你的观点?相信你说的话?好的材料也应该像“丝绸之路”,具备“高电压”。小二哥认为,材料“高电压”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公文材料在结构上要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很难同时记忆7个以上的信息,超过这个范围就很容易遗漏。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最适合记忆5±2个信息。
人类大脑还有一种本能,就是分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原始人必须懂得分类,才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例如,分清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哪些野兽危险,哪些不危险;哪些是本族群的人,哪些是外族群的……。至于那些不会分类的原始人,基本都被淘汰,不分类的基因也就无法保留。
当我们接收到一堆信息,不由自主就会分类归纳,进而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一篇文章分类归纳合理,符合大脑认知规律,阅读者就会觉得容易理解;反之,大脑就会感觉混乱、吃力。初学公文者常被领导说“材料比较乱”,主要原因就是分类不合理,读起来费力。
分类是综合性文稿写作的基石,如果分类错了,就如一栋大楼的地基出了问题,哪怕里面装修再豪华,也没人敢住。在一些公文写作微信群中,常有人空谈标题的文字表述。小二哥认为,离开分类,空谈标题,就像遇到地基有问题的楼房,不谈如何调整结构,只是兴高采烈讨论贴哪一块瓷片好看,并没有多少价值。
另一方面,文字表达要“高价值、低重量”。“丝绸之路”、“瑞士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商品的“高价值、低重量”,让其有了“高电压”。包括公文在内的应用文写作,都属于“说服性写作”,就是为别人而写、为沟通而写。这跟平时交流一样,要让别人喜欢听,说的话就必须“高价值、低重量”。所谓“高价值”,就是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或者兴趣;“低重量”就是要文字精炼、篇幅简短,才有人愿意看、喜欢看。
小二哥写的材料之所以比较符合“高值低重”的要求,重要原因就是把麦肯锡商业写作方法,融入公文写作,拒绝空话套话、不搞穿靴戴帽。试想,如果一份商业计划书,满篇空话套话,怎能打动客户?当然更谈不上融资合作。在应用写作中,只有说“人”话,别才会把你当“人”看。
公文材料要有价值,写作者首先要有价值。工作本身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领导的思路往往是模糊、隐性的,没几个人真的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以不变应万变。所谓战略,大多是事后总结出来的。文字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通过自己所学、所思、所悟,把领导脑子里已经存在,但还相对隐性、模糊的想法,挖掘整合成系统、显性的思路,以指导实践。
常常听到,领导对文字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厚爱三分”是因为“高看一眼”,“高看一眼”是因为“高人一筹”。这种“高人一筹”,不是说身份地位,而是指思维能力。公文写作源于业务,但是高于具体业务。优秀的“笔杆子”能够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领导更好把握规律、打造亮点。
文字工作者必须是学习者。在知识面上,特别是对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和知识的了解,要比领导更广、更深,才能写出让领导眼前一亮的文章,为其提供决策参考。试想,如果写作者的知识水平跟领导相差甚远,写出来的东西都是领导早就知道的,甚至看不上的,这样的文字谈何价值?文字工作者要善于做领导的书童、报童、网童,成为领导大脑的延伸,帮助其从琐碎耗时的咬文嚼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抽身谋大计——思考一个地区、部门的发展方向。
这就是常说的“以文辅政”。
【来源:小二哥悟】
- 上一篇:如何在1小时之内完成紧急文字材料?
- 下一篇:怎样才能把材料写的棒棒的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