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实务性工作>> 秘苑纵横

秘苑纵横

功力深厚的标题党祖师爷,取的标题让人想骂又想笑!

    】【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羊城晚报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导读:现在新闻媒体标题(单字替换)盛行,尤其是网络媒体,可以说已登风造极。唯恐读者眼球瞪得不够大。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但要真的是好,和内容的相关性紧密,又浓缩精华,起到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作用。但仅为吸人眼球“标题(单字替换)”读完会令人唾弃!但当今有个怪现象,很多文章一看标题就大概能判断出是标题(单字替换)文章,可是很多读者还是要点开去看。呈现出见了标题(单字替换)就打开,看完就骂,这样的状况,实际很值得研究的有趣现象。

下面这篇文章是写的民国的老报人们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范例,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其功力之深厚绝对甩出当今的标题(单字替换)好几条街。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上世纪30年代,何健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三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一画进行评论,画中的孩子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跟着拉二胡的先生唱歌。

虽然画面上的人物没有眼睛和鼻子,但读者从他们扬着头,张着嘴的神态中,仍能体会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沉浸于全身心地投入唱歌而带来的欢乐之中。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称赞过丰子恺的这种画法:“用寥寥几笔,写出人物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丰子恺《乡村学校的音乐课》

这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说出了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人物脸部虽然没有眼睛鼻子,却维妙维肖。丰老很赏识这篇品评他画作的文章。事过三十多年,他还清楚记得文章发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


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抗战时期,国民(单字替换)政府陪都重庆,物价暴涨、产品偷工减料,连烧饼、油条也纷纷涨价。《新民报》编辑程大千将一条物价飞涨的新闻框了一个花边,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拟了一条标题:“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见报后,读者纷纷叫绝。


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离甫

抗战时期,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均不战而逃,广州沦陷。香港某报愤慨地将失地事件与三人名字巧妙地嵌在标题之中,即成:“余汉无谋 吴铁失城 曾养离甫” 此嵌名标题讽刺辛辣。

“余汉无谋 吴铁失城 曾养离甫”


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

1947年,金元劵大贬值,民不聊生,工薪阶层苦不堪言。武汉《大刚报》曾在头版头条刊出大字标题:

公教人员不是东西(主)

是东西也应当涨价(副)

标题以诙谐幽默的口气,为广大公教人员的生存发出了一声呐喊。


“匪首贺龙昨又被活捉枪毙”

解放战争时期,湖南、湖北一带的国民(单字替换)报纸常刊登贺龙已被活捉枪毙的消息。一次,某日报纸又受命刊登这一“新闻”。原标题为“匪首贺龙昨被活捉枪毙”。一位编辑实在无奈,便在编排时有意在“被”字的前面加了个“又”字,出报时,变成“匪首贺龙昨又被活捉枪毙”。仅仅一个“又”字,使谣言不攻自破。


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1948年,美国驻中国特使马歇尔奉命回国,被派到南京接替马歇尔职务的是华莱士。当时南京某大报纸以《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作标题报道了这条新闻。此标题运用“回文”手法,正读反读都一样,巧妙至极,至今为报界称道。


标题(单字替换)祖师爷张友鸾

在标题制作方面最有成就的当属老报人张友鸾。张友鸾生于1904年,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

张友鸾

张友鸾在近30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忘。

1943年,张友鸾在成都《新民报》主编社会新闻,当时成都各大、中学校毕业生大都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青年学子们深感出路问题严重,怨声载道。《新民报》社会新闻版“学府风光”一栏登载了四川大学通讯员写的一则消息,说该校厕所管道堵塞,不能使用。张友鸾当即挥笔制作了耐人寻味的标题:川大出路成问题。一语双关,警策动人,犀利无比,大为读者称赞。川大校长系国民(单字替换)省(单字替换)部主任黄季陆,阅报大怒,但又无法发作,只能悻悻作罢。

《新民报》抗战期间刊发了一则讽刺国民(单字替换)官员生活腐化的新闻,张友鸾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因其构思奇巧,语意生动,一针见血,以至于轰动了整个山城,迄今仍使人记忆犹新。

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张友鸾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

南京解放后,张友鸾继任《南京人报》总经理。他不仅编出高质量的报纸,而且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并称为“三张一赵”,名重报界、文坛。

自1952 年《南京人报》停刊,张友鸾自此与报纸无缘。

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离开报业已近40 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

1953年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整理及编著工作。80年代中后期回南京定居,直至逝世。著有小说《白门秋柳记》、《秦淮粉墨图》等,编注有《史记选》、《不怕鬼的故事》等,与人合译有朝鲜名著《春香传》。

为坚持报纸应该“有趣”,张友鸾被扣了右派的帽子。其时他本已脱离报界,安心摆弄着古典文学研究,然而1957 年的一次谈话上,他终于坐不住。他批评当时新闻写得公式化,“好像有一个套子”。而更令他恼火的是,报纸的标题刻板僵化,“今年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明年还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年年都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这番言论显然不是凭空而发。

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掌故轶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