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字工作>> 实务性工作>> 秘苑纵横

秘苑纵横

杨尚昆与秘书室的建立

    】【收藏】  作者: 河南秘书网  来源: 河南秘书网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直到1965年秋“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整整20年,杨尚昆一直担任(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主任。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直到1965年秋“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整整20年,杨尚昆一直担任(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主任。(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的工作包罗万象,但最初机构和制度并不健全,能应付下来,同20年来自身建设做了一些工作是分不开的。

20年,可以分为两段,建国前(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一段,共4年时间,这中间包括从延安撤到三交,又从三交转移到西柏坡,最后来到北平。在三交时,我被任命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后方委员会副书记,协助叶剑英统筹后方工作,办公厅的工作融入后委。建国后(1949年10月至1965年11月)一段,共16年时间,这一段同前一段主要是围绕打仗、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不同,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量越来越大,真正是个不管部。我常说一年四季忙到头,到年终总结时又说不出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绩。你们都是在中办工作多年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本身的工作无非是三大块。秘书性工作这一块最大,包括文书处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会议组织等等,后来还增加了(已纳入重要内容并成立新的机构负责,专门做群众工作)工作,总之,包罗万象。此外就是生活服务工作和安全警卫工作。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的工作虽然包罗万象,但是最初机构并不健全,原来只有三处一科,就是以曾三为处长的秘书处,以李质忠为处长的机要处和以邓洁为处长的行政处,此外,还有一个以赖祖烈为科长的特别会计科。那时(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的警卫工作由(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警卫团负责,直属(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军委,不归(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领导。

在西柏坡时,制度也同样不健全。比如,叶子龙是毛泽东的秘书,如果毛泽东起草了一份电报,叶子龙就把这份电报揣在他的口袋里跑到少奇、恩来、朱老总和弼时几位书记那里请他们当面过目,最后交给李质忠发出去就完了。不像后来我们建立的文件传阅制度,一份文件什么时间传到谁手里,谁阅后有什么批示,清清楚楚。文件传阅的记录,本身就是一份很重要的档案。

你说在这些方面20年中有什么建设没有?有一些。这主要是下面同志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工作的成果,功劳不能记到我一个人的头上。至于我自己,只能说横竖在这里20年,办公厅的工作没有出大的问题就是了。

(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从正式成立开始,就非常重视档案工作建设。在延安时,中办的正式名称是(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办公厅。1948年5月,(组织的简称,你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替换)进驻西柏坡,(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前委、工委合并,后委撤销,周恩来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组织的简称,你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替换)办公厅,我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副秘书长、(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主任,仍兼(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军委秘书长。我记得在那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一个问题考我们,让在座的人回答,他说,你们办公厅保管的(单字替换)的历史文件为什么叫档案?档案的“档”字偏旁为什么是个“木”字?当时谁也回答不出,我也答不出。周恩来就给我们讲,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档案工作,从商朝起就有了甲骨文档案,后来才有了用竹片或木片记事的档案,不过那时还没有“档案”这个词。“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从字面理解,“档”字的原义是木柜上的横木框格,引申为存放文书的阁架;“案”就是缮写文书的桌子,处理一项公务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文书也叫一案,“档案”就是把处理公务形成的文书经过整理保存备查的案卷。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成立的大会上,周恩来首先提出档案问题,说明他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后来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经过曾三、裴桐他们积极工作,1959年10月,(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档案馆正式开馆,同时明确规定(单字替换)政档案统一管理。这是(单字替换)的一项重大建设,功劳不能记在我一个人的头上。

“后楼”,是中办直属各组的习惯简称,组建十年中做了一些工作,得到(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因为这几个组都在居仁堂后楼办公而得名。谈到“后楼”就要从它的前身(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第一办公室说起。第一办公室是(单字替换)在全国执掌政权以后,第一次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下设立的直接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服务的调查研究、文件起草的秘书性工作机构。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国家即将转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毛泽东和(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正在酝酿制定(单字替换)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的工作日益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加强(单字替换)(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事机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刘少奇多次同安子文和我商谈,提出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内设立一个机构作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日常工作中的参谋、助手。刘少奇强调,要选调一批政 治上强,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在机关坐得住的同志到中办来,不怕坐冷板凳,方针是“长期准备,一旦备询”,不急于表现一时一事的工作成果。根据这个精神,由各大区推荐一批政策水平较高,思想敏锐,又能够长期在机关坐下来的地委以上优秀干部,作(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的参谋、助手。这样,由我兼主任的只有十几个人的第一办公室成立了。1955年初,随着大行政区撤销,为了加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事机构,书记处决定成立四个办公室,(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第一办公室原来的任务不变,人员略加充实升格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第一办公室,仍由我兼主任。八大以后新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是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政 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处理(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与八大前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性质不同,这就必须对原有的办事机构进行调整,改为在(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内设立几个精干的小组,为新的(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服务。1956年(单字替换)的八大以后,居仁堂是(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和“后楼”办公的地方。居仁堂由前、后两座两层楼组成。前楼下面一层中间是一个大厅,大厅东侧是我的办公室,西侧是会议室,(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书记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上面一层分别是几位书记的办公室和李颉伯(后来是龚子荣)的办公室。居仁堂后楼就分配给中办直属各组使用。1964年居仁堂作为危房拆除,我、龚子荣,还有翻译组搬到甲楼办公,“后楼”其他各组搬到丙楼办公,但习惯仍称“后楼”。1965年我被免去(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主任职务,当时汪东兴和中办的几位副主任都在下面蹲点搞“四清”,只留李质忠一人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后楼”暂由彭真代管。“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后楼”就给撤销了。说到底,这个机构是在毛泽东和少奇同志的关怀下成立的,不能把功劳挂在我一个人头上。

秘书室的建立算是一个创举。1949年进城以后,毛泽东的旧谊要求解决各种问题的来信很多;向(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表达致敬的来信也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处理人民来信的机构,就是秘书室((已纳入重要内容并成立新的机构负责,专门做群众工作)局的前身)。对此,当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但是,历史证明,成立这个机构是完全必要的。

杨尚昆说:我任(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主任以后,(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也没有给我配备副手,直到1955年,我向(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建议并经(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批准,任命曾三、邓典桃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办公厅副主任,这是中办第一次有了副职。建国前不算了,建国以后,我继续当了六年的光杆司令。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