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秘书官制简介
【小 中 大】【收藏】 作者: 佚名 来源: 整理自网络 阅读 次 【加入会员】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 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二千石曹尚书:汉代郡国守相的官傣为二千石,古习惯上称地方行政长官为二千石。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郡国守相文书的尚书被称为二千石曹尚书。
三公曹尚书: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那时尚书是分曹办事,分管三公职掌的文书的尚书被乐为三公尚书。
尚书令:尚书的主管为尚书令。隋、唐时逐渐形成以尚书为尚书省长官的制度,这样尚书令就不是主管文书的官,而是(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行政监督各部门的最高首长。
丞相: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重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说左右丞相,不久即废,此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充任,职掌传宣诏令。曹丕即位后设中书监及中书令,监令同等,其权任相当于宰相,习惯上监在令前。隋、唐以后,中书监废止,只存中书令。
中书监:魏时曹丕即位后所设,与中书令同等权位。
中书省:魏晋以后,尚书令之权被中书监、中书令所代,开始以中书省为(中间的意思,一个名称替换)总机构。至梁、陈时,中书省内部事务官中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中书舍人:唐、宋时中书舍人是相当尊贵的官职。明代设中书科中书舍人,仅掌书写诰敕等事,官阶从七品。开始名为中书省直省舍人,后固中书省废而改称中书科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不为人重视,仅作为外观装点而已。其中有以工书得名实际担任缮写者,清仍其制,一般称中书科中书,是无是轻者之官。
秘书令:汉末曹操为魏王,初置秘书令,掌机要文书。曹丕即位后,改为中书监和中书令。
纳言:部落社会负责向分散的各部落传达部落首领的重要情况或向部落首领反映各部落情况的官。《孔传》说“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纳言于上,受上言而宣于下,必信心”。
太史:春秋、西周时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等的朝廷大臣。魏、晋以后大史不再做秘书工作。
太史令:夏朝开始设置的史官首长,其职主要是谏劝君主、记言记事和拟写文稿、管理档案等。秦、汉时也有太史令,但职权不如夏朝。
贞人:贞的古义是问。贞人是高代负责载录文书、保管典册等事的官员。
乍册:商代负责制作、保管册命的史官。
史:周朝主要从事起草文书诰命、发布和保管君王的各种策令,记录帝王宫行,接受下级呈报的函牍、书信、奏章以及整理、汇编文献、资料等。两周时期的史官达几十种,主要有:太史、小史、柱下史、内史、御史、丧史、外史、闾史、州史、瞽史、左史、右史、南史、令史、司空佐史、掌书、尚书、立书等。
女史:周朝时由有才识的女性担任的官职,负责涉及后室礼仪的典籍等。
左史、右史:周朝专门负责记录君王的言行。一般是左史记行、右史记言。唐、宋时以门下省的起居郎、中书省的起居舍人作为左、右史。
内史:西周时负责菱简册,策命诸侯卿大夫,废置爵禄。
作册:商代掌管菱简册,奉行国王诰命。
象胥:古代的外文秘书,负责翻译、传达外国来使语言。汉代的译令、九译令等官职是由象胥转变而成的。
外史:周朝时吕内掌管全国地方档案,负责向全国传达王命的官员。
小史:周朝时负责各邦国的志书和贵族世系的官。
柱下史:周朝主管文书档案的官。
博士;古时对学者的称呼,原义是博学通达之士。战国后期的齐、魏、秦等国先后设置博士官。秦朝时,博士掌管古今史事,保管书籍,应对皇帝的咨询。
左徒;战国时期国为国君设置的高级秘书,职责是与国王商议国事,制定号令,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屈原曾任楚国左徒。
县丞:战国时为县令辅佐,掌典仓狱及文书。秦、汉时设置。
掌书:战国时齐国的史官。清代衍圣公府设掌书一人,治府内文书。
御史:春秋、战国时隋国王活动,专掌记事。秦时置御史多人,是各类秘书。
谒者:春秋、战国时为国君掌管传达之事。秦、汉时设置。汉时,郎中令属官有谒者。隋置通事谒者。唐改为通事舍人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 上一篇: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 下一篇:古代秘书和现代秘书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