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秘工作>> 实务性工作>> 秘苑纵横

秘苑纵横

“秘书”的演变和趣闻

以稿换稿】  作者: 刘汉琴   来源: 秘书工作   阅读 次 【    】【收藏

“秘书”一词的含义,词典中说是指管理文书工作并协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人员的统称,是领导的参谋和左右手。“秘书”这个名称,最早是指皇家宫中秘藏之书。秘书用于官职由指物变为指人,是东汉桓帝时设秘书监这个官开始的,其实秘书监是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之职。当时年俸禄是600石粮食。

秘书称呼的演变在很早就开始了。早在殷商时期,一些部落首领常在身边带着一位“占卜”兼管记录的人,甲骨文中称为“贞人”,这种人办事就带有秘书的性质。据传黄帝有两个“秘书”,一个是仓颉(汉字的首创者)专门记言,一个是沮涌专门记行。商朝有“巫”和“史”的专职人员,参与管理国家大事,也是秘书的性质。秦朝设有御史大夫一职,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汉朝设尚书省,曹操时设秘书令。曹丕继位后改秘书令为中书令。早在魏晋就设有中书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南朝梁陈时是决策机关,隋改名为内省令、内书省。唐、宋、元都相沿设置中书省,明朝废。元朝时对选用秘书甚严甚高,任秘书者都要通过考试(面试口才、笔试文才),同时还要考察其品德、才干和资历,择优取用。被取用者,还要“结证具保”,并经过监察官审查后才能正式任用。明朝洪武十三年设学士之职如内阁大学士或学士等,就其工作性质来说,相当于皇帝的高级秘书。汉初的“长史”,后来的“中书侍郎”、“翰林学士”都是“秘书长”之职。清代虽没有内阁,但到乾隆时设有军机处,国家机密文书集中该处处理,实际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总统府就设有秘书处,北洋时期设有秘书厅,此后一直沿至现在的机要处、秘书处、办公处、办公厅等都是秘书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的机构。史书中提到幕僚中的“记室”,地方官府的“主簿”、“师爷”都相当于“秘书”之职。

担当秘书工作除了政治上可靠外,还要有过硬的学问。周朝至秦汉,史官兼秘书工作延续不断,史官必须“讽籍书九千字”(说文·序),也就是说史官必须能熟记、背诵九千个字以上的单字,这要求是相当高的,除这以外,还要挑选通识文学者才能胜任秘书工作。唐太宗就提出过“擢才而居”的主张,反对那些一味顺从,胸无主见,照抄照搬的人任秘书,提倡选拔有才干,敢于建议和矫正不当、能起参谋和左右手作用的人担任秘书工作。历代统治者对秘书人员都有严格的纪律,如唐朝规定,秘书人员在办理文书时必须牢记四条纪律:一条是禁止泄漏机密;二条是禁止延缓耽误;三条是禁止材料失真;四条是禁止贻误淡忘。对上述违者,轻则杖罚,重则革职以至杀头。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秘书”。如作《史记》的司马迁就任过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三国时文学家,击鼓骂曹的祢衡任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他能写出黄祖“所言而未敢言”的文章,是一个出色的“秘书”工作者。唐初文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也曾做过“秘书”工作,他写的《讨武曌檄》(曌音照,武则天发明的字)妙语连珠,讽喻有趣,连武则天读后也感叹“宰相安得失此人”。著名诗人李白任翰林学士时,就曾在金殿上代皇帝起草文书和记录,整理皇帝语言。唐诗人张九龄曾任中书舍人,宋文学家欧阳修担任过翰林学士等,都是很有才华的“秘书”人选。

近代史上做过秘书的名人也不少。宋庆龄同志是孙中山的英文和政治秘书。毛泽东同志是中共一大代表兼秘书。周恩来、任弼时、邓颖超等同志最早都做过机要秘书(译电员之类),周恩来同志还兼任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秘书长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办《赤光》杂志时,兼刻版、印刷、通联工作,享有“油印博士”称誉,遵义会议上还被选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杨尚昆同志长期任我党中央办公厅主任,他常说自己是中央领导的秘书。胡乔木、邓力群、瞿秋白、廖鲁言、宋平等都曾做过秘书工作。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人民政府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