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座位排列
【以稿换稿 】 作者:佚名 发布:2011年08月10日 阅读: 次
关于座位排列,《教学理论》为我们作了全面而科学的解释。座位排列是课堂教学准备的策略之一,不同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需要不同的教室物理环境,借物理环境的设计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安排好的环境中,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发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把教室布置成一间充实的学习中心,为学生的交往学习和探索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关于座位排列方式的思考。排列座位就好比摆兵布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策略作整体上的布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在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典型的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秧田式,而且几乎没有变化。这种座位排列方式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它把众多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适合集体讲授,因此它更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事实上,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单一的排列模式显然暴露出一些弊端,它不利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经常有家长要求老师将自己的子女坐到前排,理由很简单,就是孩子如果坐到后面会看不清黑板,还会不听讲。这实质上反映了《教学理论》中的提到的“活跃地带”(即教室前排和中间地带),我想另一半应该叫“非活跃地带”或“冷漠地带”了。处于活跃地带的学生因为离教师距离近,所以更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学生更容易受教师思想和言行的感染,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坐前排的同学会更自信和勇敢,善于表达和交流。而处于“非活跃地带”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辐射较弱,得不到教师的暗示和及时反馈,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容易行为散漫,反应冷淡,对课堂活动退缩、旁观,因此处于“非活跃地带”的学生更容易散漫、冷漠、胆怯,课堂上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行为。因此,即使是传统的秧田式,学生的座位也不能一成不变,铁板一块,应该定期调换学生的位置,可采用纵向调换与横向调换,小组调换与个别调换等方式。在进行位置重组时应考虑到小组成员或同桌之间知识与品德、习惯与性格方面的互补性,以优带差,以先带后。我们经常发现同桌之间长期相处,会在学习习惯上影响较大,趋于同化,甚至写字风格都有些相似。“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教师应适时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摒弃对方的缺点,也即取长补短。这样,我们会发现在优等生的影响和帮助下,那些后进生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随着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者们不断探索学生的座位方式的重组和创新,如民主气氛稍浓、师生密切交流的马蹄型,能加深师生情谊的温馨“H”型,便于讨论或开展相互学习活动的方型或圆型,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走道便于走动而不会导致相互干扰的模块型等。
关于座位安排型式的选择和设计的思考。《教学理论》认为,座位的安排要考虑教师具体的教学及其目标,座位必须与活动的性质和需要相适应,座位安排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因此座位的排列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教师需要花费一番心思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座位型式。如考试或讲座可选择秧田式;知识竞赛可选择模块型,辩论会也可采用模块型等。若学生过于活泼好动,教师课堂控制能力不强,采用马蹄型或新月型可能会增加学生的问题行为,影响课堂纪律,经验不足的教师甚至会造成失控的局面。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要求更多地参与讨论,而且他们自制能力强,所以可以选择非正式的型式;低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些,可以选择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教学技巧高超,课堂控制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更能驾驭非正式的型式;课堂技能欠佳、经验不足的教师更适合选择传统的座位排列方式,等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再灵活地变换座位安排。
用《教学理论》中的话来说,只有通过经验和时间,教师才能知道某一安排是否适合于他们的教学和自己学生的需要。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修正,以使学生在所设计的教室中高效地工作和学习。
【来源:秘书工作】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