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城邑和关塞要津的设防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春秋以前,列国除国都以外,一般城邑和关隘要津多不设防。这从军事上说,主要是由当时的[秘书工作:msgz.org]性质决定的。如秦穆公袭郑,从华阳(今陕西华阳县东南)出兵,一路经过函谷关(今河南宝灵县东北),二崤山(今河南济宁县西北。崤山有二:曰东崤、西崤)、环辕、伊阙,而后到河南偃师,行程二千余里,途中遇到郑商人弦高始被发觉,所有周、晋的关隘要道均无兵防守,就是很好的一例。
  但是,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和常备军的出现,过去那种“津梁未发,城险未修,渠答未张”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了。
  战国时的城邑一般都驻有重兵。据《商君书》、《战国纵横家书》、《尉缭子》等,一个万家之邑或百丈、千丈之城,即有一万战士防守。
  如遇敌人来攻,还要动员全城男女老弱上城助守。
  设防的城市,城墙要修得“厚以高,壕池深以广”。城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候楼,既是守城的屏障,又便于监视敌人。各设防的城市应能独立作战,又应互相支援,做到内有坚守之兵,外有救援之军。“关梁”,在春秋以前本是阻绝交通、雍塞道路的障碍,而战国时却忽然发现是“邦国之固,而山川社稷之宝也。”《盐铁论·险固篇》说:“诸侯之有关梁······盖自战国始也。”明代董说所著《七国考》统计,七强的主要关梁达四十余处。如秦的商、洛、殽、函,楚的巫山、方城,齐、赵的常山、河、漳,韩的巩、洛、成皋、商阪之塞等。魏在七强中无“名山大川之限”,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被人看作是“四分五裂之道”。总之,战国时“备边境,充要塞,谨关梁,塞蹊径”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同时,列国还纷纷在边境修筑长城,驻兵御敌。
  楚国的长城号曰方城,以鲁关(今河南鲁山县鲁阳关)为中心向东经犨县(今鲁山县东南),到达瀙水,折向东南,到达沘阳(今河南泌阳县),由鲁关向西,东北连翼望山(今河南栾川县南),南向达穰县(今河南邓县)。特点是东西两面有城,南北与山连接,故号曰“方城”。
  齐国的长城规模也很大。《齐记》说:“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据杨宽先生考证,它起于平阴县的防门,东向经五道岭,绕泰山西北麓的长城岭,经历泰沂山区,一直到胶南县小朱山入海。
  魏国的长城有二条。一条在西北,南起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经渭水、洛水,北到上郡(今陕西北)与秦接壤之地。另一条在魏国西南部,起于卷(今河南原阳县西),经阳武(今原阳县东南),折向西南,到达密(今河南密县西北),全长六百余里。
  燕的长城有南北两条。南长城称易水长城,按易水走向,西起河北易县,东到文安,长达五百余里。北长城西起造阳(在上谷,今属内蒙赤峰市),东至辽宁襄平(今辽宁辽阳),蜿蜒2000余里。
  赵国也有南北两条长城。南长城在漳水以北,赵南界,大体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南,经今磁县,到今肥乡县南。主要用于防御魏、秦。北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经云中、雁门,西北折入阴,至高阙(今内蒙乌拉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全长1300里,主要防御燕和三胡。
  秦的长城在西北境,主要防御胡人。据杨宽先生说它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今渭源县北,又西北到古狄道(今甘肃临洮),又北到今皋兰,经兰州市东北行,入于今宁夏。
  除七强而外,位于今河北中部的中山国也筑有长城。罗哲文先生说:“中山长城的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尤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以至于邢台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岭口,全长五百余里”。主要防御赵、齐。
  与关塞要津设防相适应,战国时出现了“符节”制度。符,一般用于军事行动,称“甲兵之符”,是金属所制,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在君,左半在将,是调动军队的信物。如信陵君救赵,夺晋鄙军权,
  就是先盗得存在魏王处的半个虎符。又据秦新郪虎符铭文,在边境有突发事件时,虽无兵符,也可以便宜从事。“节”用金属或竹节制成,上有铭文,是往来使者和行旅通过关塞要津及城邑的通行证件,现存的鄂君启节是最好的实物证明。据桓谭《新论·离事》说,公孙龙“乘白马,无符传,欲出关,关吏不听”。战国时,不但城邑的四门设有专门检查行旅符节的官吏,而且在遇有战事时,在设防的城邑中“巷术周道、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之”。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