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长平之战之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简介
  秦赵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坑杀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45年),秦国出兵攻伐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国。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上党郡守却不愿降秦。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的相关事宜。冯亭也不愿降秦,为避免加强秦国同时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他献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封冯亭为华阳君同时仍任上党郡守,派平原君赵胜领5万赵军接收上党。
  战役进程
  第一阶段
  公元前261年,秦国进攻韩国的缑氏、纶,震慑韩桓惠王;派左庶长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兼并之。廉颇领兵20万救援党。廉颇驻军长平,以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百里石长城为主防御阵地,分军前出32公里于空仓岭一线据险构筑前沿防御,并派裨将茄前出搜索迎敌。其时,缑氏、纶、上党已被秦军攻陷。冯亭率残部归于廉颇军中。
  王龁军与廉颇军的首次遭遇战发生在空仓岭以西的玉溪河谷。混战中,秦军前锋斩赵裨将茄。初战不利后,赵军据守空仓岭防线。秦军攻击前进突破防线,占领赵军坚固堡垒。赵军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于石长城以西的丹河一线构筑长垒防御。秦军再次强攻赵军阵地。赵军战败向东退入故关,坚守百里石长城。石长城建筑于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分水岭上,面向秦军的南坡形势陡峻。石长城底宽4米,隔段筑有堡垒,依山势绵延百里,只在中段有一天然隘口名为故关,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筑有城门与长城浑然一体。赵军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以故关为重点防御地段。居高临下抵御秦军。秦军进攻受挫,约赵军出长城决战。赵军拒不出战。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以战成功的遏制了秦军的攻势。
  秦军攻战年余毫无进展,因补给线漫长后勤压力太大。为扭转局势,秦利用赵国派使者入咸阳和谈的机会,示好于赵,其他诸侯国惧怕秦赵媾和于己不利不敢支援赵国;同时使用反间计,在邯郸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孝成王恼怒廉颇军队伤亡很多,屡次战败却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再加上听到反间谣言,信以为真,临阵换将,以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赵国著名将领马服君赵奢之子)替代廉颇为长平前线最高统帅。
  第二阶段
  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长平前线40余万赵军。秦国得知消息后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战略并撤换大批中下级军官,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企图一战歼灭秦军,收复上党。白起针对赵军的动态,以丹河东岸的长平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东仓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5000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出击的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
  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直通长平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不知中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25000秦军突然出击切断赵军的退路。5000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支援。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主力失去后勤保障,留守部队空守粮草辎重不敢增援。秦军抓住有利态势,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被秦军压缩在了一条狭长的地带。
  面对险恶战局,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赵军被围的消息报到邯郸。赵孝成王意欲合纵抗秦,遣使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国。但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入咸阳和谈得秦昭襄王厚遇,诸侯国不愿救赵。赵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国的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知赵军主力已被合围,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援军,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病饿羸无法再战,只得全体投降。秦军俘虏赵军近40万人,己方伤亡过半。
  坑杀
  秦军对近40万俘虏心有余悸。白起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留下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以酒肉安抚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布里头,吩咐说“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赵国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就戮。40万赵军,一夜俱尽。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赵国以散布恐慌,震慑山东六国。坑杀赵卒的消息传入赵国,整个国家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结果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虽然秦国也损失巨大,“死者过半,国内空”,但就此确立了对赵国乃至其余诸国的战略优势,其统一中国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赵括也因一战断送己方40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成为成语“纸上谈兵”。
  坑杀
  秦军对近40万俘虏心有余悸。白起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留下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以酒肉安抚降卒,又命令秦兵以白布里头,吩咐说“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赵国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就戮。40万赵军,一夜俱尽。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赵国以散布恐慌,震慑山东六国。坑杀赵卒的消息传入赵国,整个国家中“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结果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虽然秦国也损失巨大,“死者过半,国内空”,但就此确立了对赵国乃至其余诸国的战略优势,其统一中国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赵括也因一战断送己方40万将士性命和赵国前途而成为千古笑柄,其事迹成为成语“纸上谈兵”。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