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历史朝代>>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长平大战全揭秘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战国时代,魏国是第一个霸主。魏军身穿重装铠甲,作风强悍。可是,这样一支勇猛的军队,却成为秦帝国军团的第一个牺牲品。公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衰落。
  秦军团为何如此强大?或许,从长平战役中,我们可以洞悉这支恐怖军团的秘密。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在上党问题上,“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容易招致大祸。他不赞成接受上党。
  平原君赵胜则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出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夺得一城,坐收韩国上党郡的17座城邑,大利益大良机,不可错失。
  赵国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去接手上党。
  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为赵国的最终毁灭埋下了祸根。
  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是韩、赵、魏三国的交界地区。居高临下,一直威胁着秦国的南阳,早就是秦国的大患。因此,夺取上党,对于秦帝国来说,势在必行。
  趁赵军在上党守御未稳,秦军进行袭击,赵军不敌秦军,退守长平。
  长平,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县。在这个地方,秦、赵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这里,有一个问题。据司马迁的记载:长平战役,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秦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500万。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秦军是怎样完成后勤补给任务的?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又是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
  秦国必须要一个庞大的财政收入。
  帮助秦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是商鞅。他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
  于是,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延续135年的国策:“耕战”。其核心就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必须重农,强兵必须习战。由此可见,富与强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商鞅利诱三晋之民来耕耘秦国土地,而使秦民应敌于外。秦人为武士阶级,晋人则为佃户。秦人可专心追求军功,晋人既获田宅,又可三代免兵役。这种安排使双方获利,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在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时代,秦国却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有效的宏观管理。这种管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管理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秦国当时的农业建设,是六国里做的最好的,数年之间,国富兵强。论富庶,只有齐国可与之比肩。
  然而,秦国尽管有发达的农业,有限的国土面积仍无法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为此,秦国的丞相张仪和大将司马错进行了激烈地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该夺取西面的巴蜀还是攻打东面的韩国。当时的秦王支持了司马错的建议,攻占巴蜀。随后的历史证明,这个有远见的决定为秦国最终赢得统一战争铺平了道路。
  巴蜀,今天的四川盆地,两千年前就是天然粮仓。秦国拥有巴蜀之后,军粮储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史记》中记载:几十年后司马错攻打楚国,秦军顺长江而下,一万艘船运载了600 万斛的大米。
  然而,2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并不能稳定地为秦军提供粮草。岷江经常泛滥,旱灾也时有发生。在司马错之后,李冰来到巴蜀,出任最高行政长官。就是这个人,使成都平原最终富甲天下。
  李冰在最恰当的地方将岷江一分为二,洪水季节,江水漫过水坝,从远处干涸的河道泻洪;干旱季节,岷江水被李冰的水坝送进宝瓶口这个狭窄的通道,灌溉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这就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修成以后,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四川叫“天府之国”,就是这个时候造就的。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术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在都江堰之后,秦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在当时的西方,伟大的亚历山大有5万人的军队;罗马军团最为强盛的时候也不过几十万人。在农业文明的时代,军队规模被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因此,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只有秦国负担得起百万大军连年作战。
  而且,农业发达仅是致使秦国富足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贸易。在今天四川留下的一些输送盐卤水的遗址。就是秦国当时从事井盐贸易遗留下的,这笔生意做得挺大,几乎垄断到四川云南地区。
  与拥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和保障的秦帝国军团相比,赵国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当时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常备军数量是秦国的二分之一。其产量最富庶的地区,基本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本无法进行生产。
  对于赵国来说,当时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上党,可惜赵国没这么做。这是赵国的错误战略。
  当秦军占据上党后,赵孝成王害怕秦国强兵紧逼国境,想与秦国谈和。此时,赵大夫虞卿却出了一个主意:“如今,决定是战是和的权利掌握在秦国手中。秦集结重兵于上党,目的就是要击破赵国,故而不会答应谈和。不如派人携重礼去贿赂楚、魏二国。楚、魏若肯接受,则秦国怀疑诸侯又复合纵,才可能与我们谈和。
  孝成王听后却不以为然。仍派人去求和。
  这一求和,恰好给了秦国机会。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联合抗秦,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国以沉重打击。赵国来求和,秦国有意向各国宣传,说秦、赵已经和解,而事实并非如此。楚、魏、齐国本来就惧怕秦国,现在又为秦国的外交手腕所迷惑,纷纷疏远赵国。
  于是,秦军在占据上党后,继续向赵军发动攻击。攻势极其猛烈。那么,他们是如何作战的呢?
  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
  根据秦兵马俑推测,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直面赵军。那么,为何要站成三排?
  原因很简单: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因此,秦军弩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形成密集、致命的强大杀伤力。万弩齐发,蝗虫般雨点般飞击赵军,刺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很有可能就是秦军首创。因为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才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
  而且,秦军的弩所用的箭头,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不一样,当时为了增大杀伤力,一般箭头都是带有倒刺和血槽,但是秦弩的箭头没有,都是三棱形的,完美的流线外形,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流线的轮廓减少空气的摩擦力,加快速度也增加射程,而锋利的棱角可以穿透铠甲和衣物深入肌肤!
  面对秦弩兵,赵军根本无法前进,只能防御,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更惊悚的还在后面。
  在弩兵后面,是秦军团的长矛兵。他们手持的可不是一般的长矛。据考古证实,秦军手中的长矛接近7米。如今的一层楼才多高?如此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拿稳都很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若是单兵格斗,7米的长矛显然无法作战。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
  秦军很有可能就是组成长矛方阵。经过严格训练的秦士兵,挺着长矛,只能向前,无法后退,不管前方发生什么情况,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方阵始终不变。形成几千人、几万人的一个铜墙铁壁方阵。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除秦长矛步兵外,还有手持戟和铍的秦步兵,戟长2米80左右,这种兵器就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由于兵器不长,持戟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发挥自由搏击的技巧;长柄兵器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米5左右,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那么,秦国何以能制造出如此强劲的兵器?这要提到战国时期的武器锻造业。当时战国盛产优质矿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齐,一个是秦。关中盛产优质的铜矿,山东盛产优质的煤矿,特别是山东兖州,有一种蓝火煤,温度要比普通煤高一倍。因此,秦国,齐国,在武器上的精良程度,领先于其他诸侯国。
  情形就是如此,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步兵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另外,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在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孝成王听后,只扔出一句武断的话:“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领兵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会带给赵国怎样的命运呢?
  赵括统率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廉颇的防御部署,甚至更换了各级干部。向秦军主动进攻。
  然而,赵括预料不到,秦军得到赵军换将的消息,也立即更换了主帅。由战国时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出任秦军总指挥,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并严令保密,军中有泄露者斩。
  白起粉墨登场,赵军放弃防守,大举进攻。白起和秦将们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诞生了--他们一反与敌对攻的战略,做出防御姿态,在长平东南的有利地势上构筑壁垒,与赵军作战的部队,按照白起的命令佯装败退。秦军连打了几个败仗。
  这使赵括信心猛涨,他帅大军离开大本营,义无反顾地扑向秦军的营垒。
  见诱敌战术成功,白起立刻启动包抄计划。派出两支“奇兵”。这两支部队,共3万人。悄然离开营垒。一支25000人,有可能是步兵或战车兵,断绝赵军后方交通线,大白话:断后路;另一支是5000骑兵直奔赵军大本营。
  若拍电视片,你将看到在这样一个画面:在模拟的长平谷地战略地图上,秦军的两支“奇兵”部队,是两个粗壮鲜红的箭头,呈弧形无声无息包抄伸向赵军后路。将赵军分割为两部分。
  对于秦军来说,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冒险的举措。秦军要穿过一条将整个长平谷地一分为二的河流。如今,这条河流仍在潺潺流淌。而对当时的秦军来说,奇袭行动,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彻底改变相持局面。
  那么,这两支“奇兵”是如何作战的呢?
  我们知道,秦军有一支5000人的骑兵。他们是怎样的装备?众所周知,骑兵的装备在秦朝才有所改良,才配备有齐全的鞍鞯,主要的武器装备为弓箭以及矛、戟等长兵器与剑等短兵器、到了汉代,骑兵则增加了环柄长铁刀的兵器配备。
  然而,在对兵马俑坑考古研究中,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秦骑兵的战马没有马镫。这就意味着,骑士必须两脚悬空,很不便于冲锋、格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骑兵的战斗力。
  其次,马背上作战,长矛和战刀都适合。考古学家却找到了箭头、弩这样的远射兵器。这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正是骑兵处在发展阶段时的形象。由此推断,在长平战场上,直扑赵军大本营的5000骑兵,并不是挥刀舞枪冲击敌人。他们的任务很可能是监视赵军大本营的动静,袭击赵军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
  这对骑士的骑术和马匹的要求非常之高。
  秦骑马纵队使用的是什么战马?2000多年后,在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人员测量了100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133厘米。史书上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5尺8寸正好是今天的133厘米。由此可见,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别忘了秦国的历史。三千年前,秦人的祖先生活在今天甘肃东部的高原,那儿草场肥沃,最适宜养马,秦人就是以养马而起家。早期秦人与游牧部落杂居,为了对抗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这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骑兵部队。
  因此,秦国的好马多得数数不清。好到什么程度?“探前蹶后”。就是说,前蹄子往前一拔就是探前,后蹄子往后一蹬,就是蹶后,“探前蹶后,蹄间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就是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一纵一丈六。
  有了这样的战马,秦骑兵又以什么阵型战斗呢?
  考古证实:秦国的骑兵部队井然有序。他们四骑一组,三组一列,八列共108名组成一个纵队。这是迄今人们所知道,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
  可想而知,秦国的两支包抄部队,会给赵军以怎样的打击。而此时,赵军主力已进到秦军预设的阵地之前,对秦军发动进攻。由于秦军阵地工事坚固,赵军进攻无效,往后撤退,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这时候,赵军意识到,他们已钻进了秦军的口袋阵。但,真正的毁灭性打击,还未开始;真正悲惨的一幕,也远远还未到来。
  赵军被围后,立即建筑工事,等待救援。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秦军统帅白起并不马上发起总攻,他准备用更加残酷的办法削弱对手的战斗意志,白起围而不打,只出动轻兵反复袭击、折磨被围的赵军。
  战国时代,魏国是第一个霸主。魏军身穿重装铠甲,作风强悍。可是,这样一支勇猛的军队,却成为秦帝国军团的第一个牺牲品。公元前293年,秦军斩首魏军24万,魏国从此衰落。
  秦军团为何如此强大?或许,从长平战役中,我们可以洞悉这支恐怖军团的秘密。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在上党问题上,“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容易招致大祸。他不赞成接受上党。
  平原君赵胜则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出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夺得一城,坐收韩国上党郡的17座城邑,大利益大良机,不可错失。
  赵国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去接手上党。
  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为赵国的最终毁灭埋下了祸根。
  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是韩、赵、魏三国的交界地区。居高临下,一直威胁着秦国的南阳,早就是秦国的大患。因此,夺取上党,对于秦帝国来说,势在必行。
  趁赵军在上党守御未稳,秦军进行袭击,赵军不敌秦军,退守长平。
  长平,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县。在这个地方,秦、赵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这里,有一个问题。据司马迁的记载:长平战役,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秦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500万。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秦军是怎样完成后勤补给任务的?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秦国的国力又是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
  秦国必须要一个庞大的财政收入。
  帮助秦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是商鞅。他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
  于是,商鞅为秦国制定了延续135年的国策:“耕战”。其核心就是:富国强兵,而富国必须重农,强兵必须习战。由此可见,富与强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强者必富,富者必强。
  商鞅利诱三晋之民来耕耘秦国土地,而使秦民应敌于外。秦人为武士阶级,晋人则为佃户。秦人可专心追求军功,晋人既获田宅,又可三代免兵役。这种安排使双方获利,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在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时代,秦国却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有效的宏观管理。这种管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管理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秦国当时的农业建设,是六国里做的最好的,数年之间,国富兵强。论富庶,只有齐国可与之比肩。
  然而,秦国尽管有发达的农业,有限的国土面积仍无法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为此,秦国的丞相张仪和大将司马错进行了激烈地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该夺取西面的巴蜀还是攻打东面的韩国。当时的秦王支持了司马错的建议,攻占巴蜀。随后的历史证明,这个有远见的决定为秦国最终赢得统一战争铺平了道路。
  巴蜀,今天的四川盆地,两千年前就是天然粮仓。秦国拥有巴蜀之后,军粮储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史记》中记载:几十年后司马错攻打楚国,秦军顺长江而下,一万艘船运载了600 万斛的大米。
  然而,2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并不能稳定地为秦军提供粮草。岷江经常泛滥,旱灾也时有发生。在司马错之后,李冰来到巴蜀,出任最高行政长官。就是这个人,使成都平原最终富甲天下。
  李冰在最恰当的地方将岷江一分为二,洪水季节,江水漫过水坝,从远处干涸的河道泻洪;干旱季节,岷江水被李冰的水坝送进宝瓶口这个狭窄的通道,灌溉成都平原的万亩良田。这就是古代水利史上最了不起的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修成以后,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四川叫“天府之国”,就是这个时候造就的。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术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在都江堰之后,秦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在当时的西方,伟大的亚历山大有5万人的军队;罗马军团最为强盛的时候也不过几十万人。在农业文明的时代,军队规模被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生产足够的粮食。因此,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只有秦国负担得起百万大军连年作战。
  而且,农业发达仅是致使秦国富足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贸易。在今天四川留下的一些输送盐卤水的遗址。就是秦国当时从事井盐贸易遗留下的,这笔生意做得挺大,几乎垄断到四川云南地区。
  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级,而“陷队之士”是砍一个脑袋,晋升一级爵位。因此,秦军兵士一上战场,立刻就变成一头头饥饿咆哮的虎狼,看到敌人就红了眼,勇猛无比地撕咬残杀。割下敌人的脑袋,或别在腰间,或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继续追杀自己的对手,绝不后退,绝不手软,除非战死。
  然而,令这支恐怖军团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遭遇到赵军统帅廉颇的顽强抵御。
  两军初次交锋,赵军损失惨重。赵军统帅廉颇立即改变策略,他对于秦军作战特点深有认识,知道如何对抗。廉颇认为,秦军远来,利在速决,若况日持久,则后援补给不易,将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并最终败退。
  于是,廉颇率全军全线撤退,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固守。
  在赵军长达4个多月的坚守中,秦军团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极具毁灭性的沸腾巨浪,一浪高过一浪,席卷而来,又被赵军顽强地抵挡而去。他们并没有被淹没,无论伤亡多少人,长平谷地终究是他们的阵地。无论魔兽一般的秦军团如何凶猛进攻,他们誓死坚守到最后一个人。
  廉颇的坚守,使秦军攻势屡屡受挫,无法再进。秦军久攻不下,又远离国土,战局反而开始对秦军不利了。
  无数重大战役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两军对峙、僵持、无法进攻时。往往是一个或多个计谋改变形势。
  这一次,秦军使用的计谋是反间计。反间计的关键是“以假乱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敌人上当受骗,信以为真,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
  《史记》中记载:秦人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实际上,秦人能使用这一计谋,是赵孝成王给他们的机会。由于赵军顽强坚守,伤亡者甚多,孝成王认为廉颇是因为胆怯而不敢出战。此时,秦国派间谍携带大量黄金到赵国进行离间,声称: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怕赵国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
  提出这个计策的人,就是秦相范雎。
  范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最早,范雎作为一名低级官员以随从的身份和魏国使者出使齐国,倍受齐国国君赏识,暗里许以重金希望范雎能在齐国为官,被范雎一口拒绝,但是国君摆宴请他的消息传到国内,宰相魏齐认为他一定是出卖了魏国,所以才被齐国国君这样厚待。将范雎捆绑到众官面前,严刑拷打,被打断肋骨,牙齿脱落,范雎假死来躲避酷刑,魏齐命人将他拖到茅厕,下令所有官员和从者向那满身血污的“尸体”撒尿,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卖国贼的痛恨。
  范雎哀求狱卒将他救出,伤势复原后逃到秦国,向当时的秦王嬴稷提出“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嬴稷被这么一个从天而降的计划刺激得欢天喜地,马上将范雎拜为宰相。
  这个外交政策是非常可怕的,它使所有的国家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便于秦国各个击破。秦国对一些距离遥远的国家,如齐国、燕国和已经衰亡的楚国都修书和好,而对跟自己接壤的魏国、韩国、赵国大举进攻。
  现在,秦军进攻赵国,范雎使用反间计,孝成王原本就恼怒廉颇军伤亡过多,又听到秦国的离间之言,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指挥。
  赵括是个怎样的人呢?《史记》中对他有简略的介绍:赵括自小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赵括少时熟读兵书,常于人前论兵事,以为天下无能及己也。众人皆服其才,惟其父赵奢认为他夸夸其谈,难委以重任。甚至说: “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因此,孝成王做出让赵括代替廉颇出任赵军统帅的决定后。蔺相如对孝成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孝成王别派他儿子去。孝成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秦军连创赵军的捷报传到咸阳,秦襄王十分高兴,亲自到了河内,即今河南省沁阳县。他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编入军队,调遣到长平东北面的高地布防,切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道。
  赵军的所有退路断绝,长平战役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死死围住,断粮已持续了46天。46个悲惨的日日夜夜,成群饥饿疲惫的赵军士兵,没有粮食,精神肉体遭受双重折磨,士兵们互相残杀,活着的人把伤亡的战友吞食掉。秦军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惊恐不安。绝望象瘟疫一样蔓延。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赵括连续组织了四支部队轮番突围,企图冲开一条血路,均被铜墙铁壁般的秦军击退。合乎逻辑的推测应该是,赵军主力应是往自己的大本营方向突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赵军必须闯过一关,就是那25000人组成的奇兵,正是他们,关闭了赵括与大本营守军会合的铁门。
  这是怎样的一支奇兵?
  我们先回到兵马俑坑--这个凝固的地下军团,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秦军军阵。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是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在军阵的最后面也有三排弩兵,它防止敌人从背后袭击。
  在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另外一列面墙而立。在左翼,也有一列士兵面目向外,虎视眈眈。这样布置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些面壁的士兵正是整个军团两翼的护卫队。
  有前锋,有后卫,有两翼,在这四面的围绕之下,中间是个庞大的军阵的主体。这是由38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它是个屯聚的阵势,没有张开,却坚若磐石,一旦展开,如万弧挺刃,好像一个刀一样一下挺开来。
  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极其经典的军阵范例,它进可以攻,无坚不摧;退可以守,固若金汤。在这样的军阵前,赵军难逃厄运。
  再说25000人的奇兵,在兵马俑的第二个俑坑,骑兵部队的边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战车的残迹, 在秦时代,车步配合是最典型的作战方式。在庞大的战车后面,总有步兵跟随,进攻时车步总是一齐向前推进。车弛卒奔的作战方式曾经风行一千多年。
  然而,对兵马俑的探测结果却完全不同,在厚厚的黄土下,埋着一支由64辆战车组成的部队。
  这些战车车体窄小,仍旧由四匹马拉动。可以推想,由于没有步兵跟随,他们完全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戈、矛等刺杀兵器,正好弥补骑兵无法近身攻击的缺憾。
  可以推断,袭击被困赵军的轻兵,应该就是这种独立战车,将赵军一分为二的,最终挡住赵军突围的25000名奇兵很可能就有这种独立战车部队。
  对于赵军,死亡和失败的结局已不可逆转。
  赵括只能做最后的生死一搏,他亲率精兵,披上厚甲,强行突围。然而,当他出现在阵前,秦军的弩兵,万弩齐发,赵军兵士一个个倒下。统帅赵括就是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残余的士兵惊魂未定时,秦军青铜戈矛组成的方阵已经像一座座城一般压了过来。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赵国全军败亡覆没,都是赵括的错吗?不尽然。
  从赵军的特点看,是战国七雄中攻击能力最强的。从赵武灵王开始,他打的仗主要是攻击战,野战。赵括带去增援的20万大军,相当多的是北方边地精骑,换句话说,他们是来出差的,北方的战线压力同样大。让骑兵下马去死守,不符合他们的特点。
  赵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被推到一个错误的位置上,做了任何一个天才的将领所能做的所有选择,仅此而已。绝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这一仗,换孙子来也得这么打,主动出击,是败中求胜的一赌,赌输了而已。
  赵国最大的错误,实际上从接收上党的那一瞬间就种下了。
  这个错误,导致长平战役失败、受尽折磨后向秦军投降的40万赵军,被白起全体活埋。
  40万赵军恳求、哀号全无效用,他们在强烈的饥饿和呜咽中被深埋地下。
  白起为何如此凶残?
  有三点必须说明:
  其一,这不是简单的坑杀俘虏,而是战略需要,就是要最大限度消耗掉对手的人口。
  秦国自从秦孝公以后,在征战过程中,重要的掳掠目标就是人口。包括对楚国,魏国的战争,都抓大量的劳役为他们耕种。杀俘虏,就是灭绝他们的人口,让他们无法生产,无法生产国力就会衰弱,最后面临灭亡。
  其二, 40万赵军到秦国基本也是恐怖组织。放回去也不可能。
  其三,秦国之所以要屠掉40万人,也是有前科的。在长平战前,已经有了三次大规模的杀俘记录。
  历代文人,提及白起坑杀俘虏,就认为是残忍,却不知“残忍”背后的实情。
  在长平古战场的遗址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成堆的白骨。尸骨的边上还遗留着士兵们的兵器和随身携带的钱币。这是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与拥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和保障的秦帝国军团相比,赵国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当时当时赵国的粮食产量,财政收入,只有秦国的三分之一。常备军数量是秦国的二分之一。其产量最富庶的地区,基本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本无法进行生产。
  对于赵国来说,当时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上党,可惜赵国没这么做。这是赵国的错误战略。
  当秦军占据上党后,赵孝成王害怕秦国强兵紧逼国境,想与秦国谈和。此时,赵大夫虞卿却出了一个主意:“如今,决定是战是和的权利掌握在秦国手中。秦集结重兵于上党,目的就是要击破赵国,故而不会答应谈和。不如派人携重礼去贿赂楚、魏二国。楚、魏若肯接受,则秦国怀疑诸侯又复合纵,才可能与我们谈和。
  孝成王听后却不以为然。仍派人去求和。
  这一求和,恰好给了秦国机会。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联合抗秦,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国以沉重打击。赵国来求和,秦国有意向各国宣传,说秦、赵已经和解,而事实并非如此。楚、魏、齐国本来就惧怕秦国,现在又为秦国的外交手腕所迷惑,纷纷疏远赵国。
  于是,秦军在占据上党后,继续向赵军发动攻击。攻势极其猛烈。那么,他们是如何作战的呢?
  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
  根据秦兵马俑推测,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战士,装备的武器一律是远射用的弩。直面赵军。那么,为何要站成三排?
  原因很简单:弓弩的射击有一条规律,因为临敌不过三发,敌人往前冲了,这一支箭装上以后射出去,你再装一次,敌人还往前冲,三次箭射出去以后,敌人就冲到面前来了。时空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古代射击的时候一定要轮番射击。
  因此,秦军弩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拉弦搭箭,三排弩兵因此可以轮番射击。在战场上,形成密集、致命的强大杀伤力。万弩齐发,蝗虫般雨点般飞击赵军,刺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种经典的连续射击方式。很有可能就是秦军首创。因为在秦军之后将近2000年,欧洲人才用类似的方法组织火枪手。
  而且,秦军的弩所用的箭头,和战国时期其他国家不一样,当时为了增大杀伤力,一般箭头都是带有倒刺和血槽,但是秦弩的箭头没有,都是三棱形的,完美的流线外形,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流线的轮廓减少空气的摩擦力,加快速度也增加射程,而锋利的棱角可以穿透铠甲和衣物深入肌肤!
  面对秦弩兵,赵军根本无法前进,只能防御,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这只是秦军的第一道攻击波。更惊悚的还在后面。
  在弩兵后面,是秦军团的长矛兵。他们手持的可不是一般的长矛。据考古证实,秦军手中的长矛接近7米。如今的一层楼才多高?如此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拿稳都很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
  若是单兵格斗,7米的长矛显然无法作战。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7米2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
  秦军很有可能就是组成长矛方阵。经过严格训练的秦士兵,挺着长矛,只能向前,无法后退,不管前方发生什么情况,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方阵始终不变。形成几千人、几万人的一个铜墙铁壁方阵。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除秦长矛步兵外,还有手持戟和铍的秦步兵,戟长2米80左右,这种兵器就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由于兵器不长,持戟士兵可以做单兵格斗,发挥自由搏击的技巧;长柄兵器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米5左右,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
  那么,秦国何以能制造出如此强劲的兵器?这要提到战国时期的武器锻造业。当时战国盛产优质矿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齐,一个是秦。关中盛产优质的铜矿,山东盛产优质的煤矿,特别是山东兖州,有一种蓝火煤,温度要比普通煤高一倍。因此,秦国,齐国,在武器上的精良程度,领先于其他诸侯国。
  情形就是如此,根据兵马俑的布局来推测:两千多年前的长平战场,赵军首先面对的是秦弩兵,紧接着就是秦步兵的冲击。步兵是秦军真正的主力部队。
  另外,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在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来源:作者原创】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