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春秋
【繁体中文】 作者:尚景熙 发布:2016年06月0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蔡国是春秋时期的十二大国之一,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排列第九,位在郑、燕、吴之上。蔡国疆域最大的时候,南至大别山北麓,北至郾城县,东至安徽省西境,西至平顶山市,地跨汝(河)、淮(河),对淮河、汝河流域文化具有重大贡献。
蔡国虽曾二次迁徙,但是,蔡国主要建都地为上蔡,只在后期方才迁都下蔡和望蔡,所以说,上蔡是蔡国的主要建都地,也是研究蔡文化的主要地点。
叔度封蔡
公元前1046年的2月,春意方浓,在茫茫的牧野(今河南新乡)一带,金鼓齐呜,战旗若云,周军与商纣王的奴隶WZ进行决战。结果,商军大败。周军乘胜追击,攻入了商朝的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残暴荒淫的商纣王看到末日已到,登上鹿台,自焚身亡。建国500多年的商朝,至此结束。
周国的国君武王姬发,进入朝歌,宣告周王朝建立。周武王富有政治经验,老练持重。他很清楚,商朝虽然覆灭了,但是,在商朝的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力量存在,他们还念念不忘商朝,不甘心丢掉他们的政治权力;并且按照惯例,还必须让商的后裔有一片封地,保存商朝祭祖。对这片新得的复杂的辽阔土地怎样控制呢?他在厅前来回踱步。最后决定请来大臣太公望、召公奭、周公旦共同商量。太公望即姜尚,召公奭、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两个弟弟。
太公望提出斩草除根的办法。说:“商朝留下来的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应该统统杀掉,以绝后患。”召公奭不同意太公望的意见,他提出对商人区别对待:反对周朝的就杀掉,不反对的可留下。周武王把目光朝向周公旦。周公旦拱拱手,道:“商人是我们的敌人,不假,但杀不是个办法。为了防止他们反抗,可以派军队监视;另外,也应该采取些措施,让他们向我们*拢。这样才是久安之计。”周武王连连点头,对商人的管理就这样决定了。
为了争取商人向周朝*拢,周武王首先革除了被商人反对的商纣暴政。为商纣王囚禁的箕子,商人称他是贤士,武王令人把他放出监狱。被商纣王惨杀的比干,商人一直对他追念,周武王令人把他的坟墓增大,划出边界保护。周武王还释放了被商纣王囚禁的百姓,散发粮食和财物赈济。为了保存商朝祭礼,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当国君。这是一个危险人物。周武王为了防止他叛乱,令自己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对他监视,合称“三监”,也称“三叔”。
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在灭商战争中,都有卓越战绩,并且对周武王都是忠心耿耿。周武王觉得,把东方新得的这片广大领土,只有交给他们三人管理,自己才放心。于是,把他们的封国都封在新得的商的领土上。蔡叔度封在蔡,即今河南上蔡;管叔鲜封在管,即今河南郑州;霍叔处封在霍,即今山西霍县。另外周武王并在朝歌周围对三个弟弟各封一个城邑作为三人去朝歌时的驻地。蔡叔度住在鄘,在今河南焦作;管叔鲜住在卫,在今河南淇县东;霍叔处住在邶,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周武王安排停当了,方才返回镐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他认为天下从此太平了,万万没有想到第三年就出现了问题。
周武王灭商后三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姬诵接着当天子,是为周成王。这时,周王朝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建立,很多地方骚动不安。周成王是个娃娃,哪能控制这个局面?在周武王的同母兄弟10人中,除了周武王,就数周公旦最贤明。他就是被后代捧作圣人的“周公”。为了稳定局面周公旦主动地辅助侄儿成王。按说,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是应该的。但是,在做法上却不够妥善,他既没有征求兄弟们的意见,也没有得到大臣们的同意,竟然擅自跑到周天子的位置上发号施令。这样就引起兄弟们和大臣们议论纷纷。连太公望和召公奭思想上也划了问号:怎么,难道周公旦对成王想取而代之吗?
远处东方监视武庚的三叔,正在为周武王的驾崩沉痛,忽然,从镐京驰来驿车(西周时期,传达信息的驿使,是坐车,而不是乘马),向王叔传达周公旦的命令:要他们很好地监视武庚。
三叔疑惑了:“这是王命,怎么不用成王的谕旨,而用周公旦的命令?”接着,又接到周公旦登上天子位置,让百官俯首,听从他的号令的消息。
三叔气愤了:这明显是在图谋不轨,将要做出加害成王的事情。三叔忠于武王,也就忠于成王。他们不愿成王遭受不测,所以就发布通告,号召姬姓诸侯国和朝中大臣,共同讨伐周公旦,保卫成王。这个通告很快传至镐京,传遍了大小诸侯国。
这下可喜坏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他对周武王灭商、杀死自己的父亲,早就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周朝内讧,认为良机已到,别有用心地马上表示支持三叔。
当时,商的残余势力还很大,位于现在山东的奄(今山东曲阜)、蒲姑(今山东博兴)以及徐夷(在今江苏洪泽湖一带)、淮夷(在今安徽的皖北及河南东境),都是原来商的属国或部族。因此,武庚一声号召起兵,奄、蒲姑、徐夷、淮夷立即响应。整个东部半个中国——黄(河)、淮(河)、洙(水)、泗(水)一带,战旗参差,兵车纵横,全部沸腾起来。三叔想派兵制止,已经不可能了。
这时,周公旦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内部成王、太公望、召公奭猜疑,外部大军压境,怎么办?但他很镇静。他知道,这些商朝余孽不除掉,早晚也会作乱。于是决定出兵讨伐,巩固东方政权。他首先向太公望、召公奭恳切解释,说明摄政是从形势需要出发,从而解除内部矛盾。接着,便带兵东征。为了加强政治攻势,他奏准成王,向全国发布一道名叫《大浩》的讨伐通告。通告上重点谴责武庚举兵叛乱的罪恶,对三叔也进行了指责。接着大军就从镐京出发了。
最初,在东方起兵叛乱的主要是武庚和商朝的残余势力,三叔并未进行军事行动。蔡叔度很清楚,武庚起兵的目的是在复辟,要管叔鲜、霍叔处思想冷静,不要和武庚同流合污。可是,在周公旦主持下以成王名义发布的讨伐书——《大浩》,却把三叔也列入了武庚叛乱集团,并且是讨伐对象,这样就使三叔非常为难了。
战争开始了。周公旦主要向殷地的武庚进军,并对三叔讨伐。三叔也实行自卫。
接着,管叔鲜战败,他在张皇中犯了个大错误,竟然逃奔向武康。后来武庚兵败,管叔鲜和武庚同时被杀。霍叔处废为庶人。
周公旦与蔡国的战争,主要是在蔡国都城进行。蔡国都城建筑在冈山上,西面汝河环抱,并且涧渠纵横,不便战车行驰。蔡叔度曾在这里指挥军队凭借汝河、涧渠防守。后来周军攻占了蟾虎寺一带的冈岭地区,从蟾虎寺向东,首先攻破蔡城北垣,蔡城陷落。清代蟾虎寺碑,载有“周公东征,屯兵芦岭,日久方克”句,说的就是当时的战争情况。
因为蔡叔度没有和武庚联系,周公旦对他判了个囚禁之罪。囚禁的地点在郭邻。郭邻据说即今县城西北2.5公里的蟾虎寺。“郭”即城郭,因为这里*近城郭,古代故名“郭邻”。
蔡叔度被囚在郭邻,周公旦假装优待,送了10辆车,还有70个人保卫侍候。其实是对他软禁看守。
蔡叔度被囚后,怨气填胸。他自我反思,并没不轨行动,但却落了个叛周的罪名,现在又被囚在郭邻。举目四望,高岭深谷,衰草疏林,更助长了他的凄恻悲哀之情。于是,郁闷成疾,不服药饵,不久就把自己折磨死了。
蔡仲复兴
伴随蔡叔度囚在郭邻,蔡国被撤销了,蔡国的城地与土地,由周王室派兵镇守。
蔡叔度的儿子名“胡”。周公旦平定了武庚,听说姬胡的品德好,忠于周朝王室。自己的侄儿有出息,当叔父的当然高兴,就让胡到自己的封国鲁当卿士。鲁国在泰山南面的洙水、泗水流域,侯爵,是周王室在东方的头等诸侯国。周公旦虽然封到鲁国,由于在王室辅政,并未到鲁国去,到鲁国建立国家的是他的长子伯禽。姬胡到达鲁国,按照周王室的规章制度,辅助伯禽管理政务,夙兴夜寐,辛勤工作。伯禽并没有费多大气力,鲁国就治理好了。伯禽很高兴,便把这事报告给父亲周公旦,周公旦见姬胡果然品德好,并且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大喜。决定向成王奏请,委以重任。就在这时,从郭邻传来一个消息:蔡叔度病死了。为使蔡叔度有人祭祖,他觉得还是让胡到蔡地当诸侯好。便奏准成王,让胡到蔡地当诸侯。爵位是“伯”。
姬胡接到王命,从鲁国到了镐京。这时正是初夏四月,按照规定,立夏这天,先迎夏神,然后册封。这天上午,周公旦陪着周成王带领三公、九卿和大夫们到达南郊举行迎夏大典。天子、公卿、大夫的车马、旗帜、衣服全是红色的,道路上也辅一层红土,象征夏神到来。迎夏大典后,便在朝堂上举行册封诸侯仪式。姬胡虔诚地跪在朝堂中央,召公奭展开简册朗声宣读道:
胡!因为你能够继承祖先的德行,谨慎地按照王室的制度办理事情,所以命你到东方的土地上当诸侯。现在你可以去到你的封国了。
你要避免过错,既忠又孝;在国家政务方面做出成绩,勤奋无怠,给后代子孙做出榜样。
你要遵循文王、武王的教导,不要违抗王命。上天对任何人都是不讲亲疏的,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辅助和保佑他;民众是不会把任何人作为自己的永久的国君的,只有爱护自己的人才拥护他。施行善政的方法虽然不同,但获得的治理效果是同样的。实行恶政的种类不一,但国家大乱,是其共同结局。你要为此提高警惕。任何事情一开始就要慎重,考虑结果,这样最后不会遇到困难;倘若掉以轻心,最后就会陷入窘境。希望你和兄弟国家互相协助,和四邻和睦相处,做出巨大成绩,屏藩王室。
你在推行政治上,要使民众安居乐业,执行王室的典章制度;可不要耍小聪明把典章制度乱加改变。你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所见所闻,分清是非;可不要听信*邪的话,改变平素良好的作风。对听到的话,要用道理衡量它,然后决定取舍;可不要不加辨别,导致错误发生。你若是能够这样做,就会受到王室的嘉奖。
姬胡听到册书上的告诫,无限感慨,悲喜交集。最初他认为父亲蒙了不白之冤,自己永无出头之日了。但是,现在竟受到封为蔡国国君,真是王恩浩荡。他想到这里,感激之情涌上胸膛,不觉涕泪交流。暗暗下定决心:按照册书上的告诫,勤于政教,爱护百姓,和睦邻国,屏藩王室。
为了显示天子的优待和关怀,册封仪式结束后,周公旦又以成王的名义赐给姬胡九鼎之宴及诸侯所用的仪仗、车马和大批财物。姬胡是蔡国的第二代国君,史书上称“蔡仲”。
蔡仲带着大夫、役人到达了蔡地。蔡地位于周朝南疆。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这片平原的西部,一冈横亘南北,名冈山。冈山的西面为汝水,北面和东面是星罗棋布的大小陂塘。蔡国都城就建在这个河流、陂塘环抱的冈山上。最初,蔡叔度也曾在这里建筑都城,但是还没建成,战争就爆发了,经过两军的攻守激战,筑成的部分都变成了荒陵废墟。蔡仲到达蔡地,一面建立国家机构,另一方面就是重建残破的城垣。父亲的悲剧,时刻在教育着他。他做事谨慎,刻苦耐劳,穿着用麻布缝的衣服,用草编的鞋,经常和大夫在一起商谈国事。有时,腰里还系条带子,夹杂在百姓当中干活。百姓很高兴,都说他是蔡叔度的好儿子。
西周时期筑城,用的是板筑方法。即在四周用木板堵起,中间填土,用夯打坚实。打好一层后,把木板上移,填土再打。就这样,一层一层的筑上去。在蔡国都城的复建中,蔡仲亲自参加设计和修筑。由于百姓情绪高昂,运土的运土,打夯的打夯,干活踏实,只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
蔡国都城周围长10490米,南面三门,东面、西面、北面各两门,共九门。蔡侯的宫殿区座落在蔡城中央,高出地面约3米,周围河流环抱。城内并有居民区、街道和制作各种器物的作坊,西面城墙上有蔡侯望河楼,高出城垣约3米,是蔡侯向西眺望汝水观察水情的地方。
都城建成了,政治机构也建立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从此,蔡国巍然屹立在汝水中游。(待续)
(连载二)
邓城会盟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西方的戎族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占领了周朝很多领土。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看到镐京残破,并且西戎继续挑衅,惟恐再来进攻镐京。便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历史上称“东周”。
在镐京建都的周朝,历史上称“西周”。周平王迁都洛邑的时候,蔡国的国君是蔡禧侯。蔡国国君在蔡仲之后,是蔡伯荒,蔡宫侯。蔡宫侯的时候,蔡国由“伯”爵升为“侯”爵。此后为厉侯、武侯、夷侯。夷侯之子即禧侯。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弱,诸侯互相兼并。周天子在名义上虽说还是诸侯的共主,实际是个空牌位,他已经没有力量控制诸侯了。可是,蔡国对东周王室仍然很尊重。蔡禧侯和他后来的蔡共侯、蔡戴侯、蔡宣侯,对周天子说的话,句句照办。周天子也认为蔡国不错,就想让他当个助手。周平王时候,令蔡宣侯到王室当卿士。东周王室虽然衰弱,但在名义上还是诸侯们的共主。所以到王室当卿士,在当时是个很大的荣耀。
春秋前期,在郑庄公执政期间的郑国,曾被称为“小霸”,积极向外扩张,使很多国家不安。蔡国既然*近东周王室,又受到郑国的威胁,便联合宋国、陈国、卫国共同反郑。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曾围攻郑国的都城郑。
就在中原诸侯混战的时候,江汉流域的楚国强大起来了。楚国是江汉之间的蛮族,西周王室封他为子爵。公元前740年,熊通当了国君,自称楚武王,要与中原的周天子分庭抗礼,平分秋色,观兵中原。这样,使中原诸侯从混战的漩涡中清醒过来:楚蛮要打进中原了,连在称雄道霸的郑庄公也恐慌起来。中原诸侯不得不暂时停止战争,联合起来抗击楚蛮。
公元前715年(周桓王五年),蔡宣侯病死。其子封人即位,是为蔡桓侯。蔡桓侯时,蔡国强大,积极向汝河下游和淮河中游扩张。郑庄公看到蔡国崛起,并且位于抗击楚国前线,认为是中原诸侯的屏障,便主动提出和蔡国和好,协商抗楚问题。公元前710年(周桓王十年),蔡、郑两国国君在邓城(今河南区城邓襄寨)会盟。这年夏天,郑庄公冒着酷暑,远途到达邓城。两国国君行过礼,郑庄公向蔡桓公拱手道:“现在楚蛮势力猖獗,扬言进犯中原,贵国南衔淮水(淮河)、西控方城(今伏牛山脉),为各国诸侯南面屏障。君侯又英武绝伦,抗御楚蛮重担,主要要由君侯承担了。想君侯不会推辞吧?”蔡桓侯慷慨应允。道:“抗御楚蛮,有关列国诸侯共同安危。君侯要敝国承担这一重任,是敝国分内之事。只是敝国国小兵弱,还请贵国多多援助!”
双方会谈的结果:郑国承认蔡国在汝水流域、淮水流域的领导地位。一旦楚军北上,可以集合汝、淮流域的各国兵力抗击,郑国亦将出兵援助。蔡国同意承担抗楚任务,组织汝淮流域诸侯互相策应。
邓城会议后,蔡桓侯立即着手组织抗楚联盟。西周分封诸侯,大国的周围都有很多小国。这些小的诸侯国与大的诸侯国大多是宗族关系,在宗族方面受大国支配。非宗族关系的小诸侯,也多对大国依附。蔡国周围的江、道、柏、房等国,原来都是封地方圆50里的子、男小国,在春秋的大国争霸中,他们是蔡国的依附者,命运和蔡国息息相关。位于淮河流域的息国(今河南息县)、慎国(今河南正阳),都是姬姓,和蔡国同宗,在外敌威胁的形势下,和蔡国的关系更为密切。蔡国东北的陈国,两国世为姻亲,关系就无须再说了。所以当蔡桓侯提出联合抗楚时,一致表示赞成。这样,南至淮河,北至汝水的诸侯国联合起来了。各国整理战车,铸造矛、戈、弩、镞,约定一旦楚兵进犯,协力作战。
莘地之战
公元前704年(周桓王十六年),楚武王打败了随国,接着又打败了邓国,兵力达到汉水、淮水之间的桐柏山一带。楚文王时期,又灭邓、灭申、灭吕,占领了南阳盆地。但是,楚军并没敢继续东进,却在南阳盆地北面和东面的方城山(今方城、西平、遂平、确山一带山区),沿山筑塞,防御盟国联军进攻,即楚国长期赖以自固的方城。这样,蔡、郑、陈、息等国联盟,使中原诸侯获得了20余年的安定局面。
公元前695年(周庄王二年),蔡桓侯卒,弟献舞即位,是为蔡哀侯,蔡哀侯在为公子的时候,曾长期住陈国,他的夫人哀媯就是陈侯的女儿。公元前694年(周庄王十三年),哀媯的妹妹已经18岁了。她长得目秀睛长,面若桃花,并且知书达理,举止端庄。因为许配息侯为婚,称息媯。这年秋季,息侯前往陈国迎娶。车饰金按,马挂彩红。从陈国回来的时候,陈侯又陪送了很多鼎、钟、敦、壁、金银珠宝之物,行列极其盛大华丽。春秋时期,蔡国位于南北通衢,北抵郑(国)宋(国),南至江(国)黄(国),从陈国去息国也必须经过蔡国。蔡哀侯听说息媯出嫁,便对夫人哀媯说:“小姨出嫁,路过蔡国,咱们至亲,必须很好接待。你们姊妹也可趁机叙叙阔别。”哀媯听说息媯将到,也很高兴。息侯夫妇到达蔡国,被人接去到馆舍安置。一群蔡国宫女迎道:“夫人相请。”把息媯接进宫去,单把息侯撇在馆舍。漏鼓二下,息媯盛怒回到馆中。原来息媯到达宫中,哀侯设宴招待,姐妹二人久别重逢,无限欣喜。正在交谈,不料蔡哀侯来到宴前。初时还有礼节,后来见息媯貌美。不能自抑,佯作酒醉,向息媯频频敬酒,言近于戏,似欲挑逗。息媯大怒,向姐姐拜了拜,拂袖而去。息侯听说此事,气甚。第二天黎明,没向蔡哀侯告别就走了。
到达息国,息侯让息媯住在极其豪华的宫殿里。这座宫殿位于一座高大的土台上。南面淮水洋洋,风帆点点;东南濮公山屹立,朝曦晚霞,气象万千。加上宫殿周围绿林成阴,宫中花卉斗艳,风景极为优美。可是,息媯却郁郁不乐。因为息侯有时发起怒来,总喊要向楚国求兵,报蔡哀侯戏妻之仇。息媯为此经常在灯下对他反复劝说。灯花大了,挑去灯花再劝:“恶虎不可为友。献舞没有礼貌,是他的错误,还应以抗楚大局为重。”息侯虽然表面唯唯,但暗中却已向楚文王求援了。“献舞欺余,气愤难消。乞发兵临息。余求救于蔡,献舞必亲率师来救。楚息合兵击之,则献舞可擒矣!”楚文王览书大喜。楚国早就想进兵中原,由于陈、蔡、郑、息等国联盟,苦无办法。现在接到息侯来信,真是如获至宝,当即出兵。
蔡哀侯得罪了息媯,自觉内疚。现在接到息侯告急军书,没有通知盟国即带兵赴息,妄图通过救援以了前隙。蔡军刚刚到达本地(在今驻马店东)时,忽然战鼓齐鸣,楚军、息军从四面八方挺戈操矛拥来。蔡军尚未列阵,已被冲散。原来楚军和息军早已在这里埋伏等候。蔡哀侯率领部分蔡军苦战,不能逃脱,最后被楚军俘虏。
楚文王把蔡哀侯掳到楚国,并没敢把他杀害,因为他是中原颇有名望的诸侯。为了在中原诸侯面前显示宽大俘虏,摘掉楚蛮的帽子,对蔡哀侯却很优待。一次,楚文王设宴招待蔡哀侯.询问中原诸侯的情况,从而谈到中原风物及美女姿色。蔡哀侯早对息侯恨之入骨,趁机向楚文王道:“中原女色,就献舞所知,没有比息媯再好的了。就是因为见了她,献舞一时心动,说了两句玩话,才落了这个下场。”于是,盛夸息媯姿容。楚文王本是个好色之徒,听了难免心猿意马,便以巡行为名,带兵去到息国。
息侯卑躬相迎,楚文王伪装在馆舍宴请息侯,将息侯逮捕,并派兵去到宫中,搜查息媯,息媯听说息侯被掳,楚兵前来搜宫,正在准备坠楼自杀,却被楚兵抓住。哀怨娇啼,被送上楚王车辇,掳至楚国,息国灭亡。楚国俘虏了蔡哀侯,并且把蔡军的主力歼灭,又灭掉息国,粉碎了蔡、陈、郑、息等国的联盟。从此,楚军大踏步地挺进中原。
穆侯朝这
蔡哀侯后来被楚国释放了。他在楚国虽然受优待,但是,由于楚国的进攻,己军破国残,为此无比痛心。况且,楚国是蛮族,而自己是周天子的宗室,怎能俯首贴耳地听蛮族的号令?因之,归国后就又站在中原诸侯一边。公元前7世纪晚期,齐桓公图霸。蔡哀侯支持齐国。公元前681年(周僖王元年),并参加了齐桓公主持的北杏大会。蔡哀侯死后,其子姬肸即位,为蔡穆侯。蔡穆侯把妹妹嫁给齐桓公做第三夫人,称蔡姬。蔡姬长得很漂亮,齐桓公也很爱她,就是性情有些放荡不羁。一次,两口儿一块到园围(国君的花园)的湖里划船。蔡姬摇着桨,穿过柳阴,看见前面有条大鱼在游泳。蔡姬一时好奇,把桨一摆,加快速度划了过去。小船骤然加快,弄得齐桓公前俯后仰,急叫蔡姬停止。蔡姬看到齐桓公怕船摇摆,故意和他开玩笑,笑哈哈地把船划的越发快了,并把船弄得左右摇摆。齐桓公越叫嚷,她却越划得快。这样,可把齐桓公气坏了。一下船,就令人把蔡姬送回蔡国。但并未说与她彻底断绝关系。蔡姬一万个没有想到齐桓公会这样做,哭哭啼啼地回到了蔡国,在蔡穆侯面前,她把在路上想好的一套话拿出来:齐桓公如何宠爱别的夫人和爱姬,对她如何刻薄和虐待。说着哭着,摆了一大堆齐桓公的不是之处。蔡穆侯把妹妹嫁给齐桓公,本来是为了加强两国关系。现在见对自己的妹妹竟然这个样,这不明明是轻视蔡国吗?心想,我离了你这个霸主也能过,一怒之下竟把蔡姬又改嫁别人了。他哪里知道这仅是两口儿一时斗耍发生些矛盾。
过了一段时间,齐桓公对蔡姬又想念起来,后悔当初不应该因为一时愤怒把蔡姬送回蔡国,于是派人到蔡国去迎接。他满以为不久就要和长期离别的蔡姬相聚了。但是,使臣回来向他汇报说:“蔡姬已经改嫁了。”齐桓公大怒,认为蔡穆侯这样做,使他太丢脸了。于是,决定伐蔡。但是,蔡国是汝、淮流域的大国,兵力较强,齐国若是兴师征伐,蔡国再向楚国*拢,事情就难办了。第二年(公元前656年,周惠王二十一年),楚国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这时,齐桓公集合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军队,决定以伐楚为名,袭击蔡国。齐国派遣一部分军队佯作援郑,大军却从陈国南下,直捣蔡境。蔡穆侯率领蔡军仓促应战,大败,被掳。齐桓公因为蔡姬改嫁,想杀掉蔡穆侯,幸亏宋、陈、郑、卫等国诸侯一致为蔡穆侯说情,齐相管仲也极力谏阻,才算把蔡穆侯释放归国。蔡穆侯经过这次挫折,对齐桓公的意见更大了。当时的中原诸侯,不从齐,即从楚。蔡穆侯既然不愿与齐国合作,就只有低下头来向楚国朝拜了。蔡穆侯死后,其子申午即位,是为蔡庄侯,蔡庄侯死后,其子申即位,是为蔡文侯,蔡文侯死后,其子固即位,是为蔡景侯,从蔡穆侯至蔡景侯期间的多年间,蔡国大体都是归附楚国。公元前654年(周惠王二十三年),蔡穆侯劝说许国国君许僖公到楚国军营投降。公元前641年(周襄王十一年),蔡国参加了楚国主持的会盟。公元前639年(周裹王二十三年),蔡国参加了楚国主持的鹿上(今安徽阜南)会盟。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三十年)晋楚的城濮之战后,楚国战败,一度归顺晋国。
归生息兵
楚国对归附的诸侯国,压迫得很厉害,赋税、徭役、贡礼都很重,还得跟随楚国出兵打仗。无限度的横征暴敛,使蔡国的百姓怨声载道。但是,蔡国与楚国国境毗邻,在这只猛虎的蹄爪下,哪敢妄自生非呢?不过,大国不发动战争,相应的小国也得到些安定。因此,蔡国就把希望寄托在战争不再打起来。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蔡国的大夫公孙归生经常奔走在晋、楚两国之间,调解两国关系,为停止战争积极献力。
公孙归生在诸侯国是个颇负盛誉的人物。他既受到楚国令尹屈建的信任,也得到晋国君臣的好评。这样对调解晋、楚两国关系十分有利。公孙归生的父亲是蔡国的太师公子朝。公子朝与楚国的大夫伍参是密友,因此,公孙归生和伍参的儿子伍举(伍子冒的祖父)也很要好。公元前547年(周灵王二十五年),伍举的岳父王子牟因为犯了罪潜逃他国。岳父犯了罪。女婿也遭殃。有人便向楚王告发说:“王子牟潜逃时,是伍举护送他出国的。”伍举得到这个消息,便慌慌张张地逃到郑国去。并且准备从郑国去到晋国。碰巧,这时公孙归生经郑赴晋,两个人在郑国的郊野相遇了。郊外,风和日丽,草木葱茏,两人便坐在树阴下,弄些野草当席垫,摆上酒菜饮起酒来。饮酒中,公孙归生看伍举愁眉不展,便问是怎么一回事。伍举叹了一口气。说明原委,并说将到晋国去。公孙归生听后吃了一惊。他知道伍举很有能力,若是在晋国受到重用,必然劝说晋侯攻楚,这样不是又要发生战争吗?他觉得应该想办法让伍举回到楚国去。他佯为同情,试探说:“从前两位老人家经常夸奖你,说你将来要做一番大事业。这次去到晋国,是一定能够辅助晋侯称霸诸侯的。”并且端起酒向伍举祝贺。伍举接过酒洒在地上,摇摇头,长叹一声道:“这哪是我的愿望!自己的祖先生活在楚国,祖先的坟墓也在楚国,我哪能愿离开楚国出奔呢?将来若是能够回到楚国,埋葬在楚国,那就是我最大的幸运了。”说着,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公孙归生看到伍举真的留恋楚国,便霍地站了起来,端起觚(春秋时期的酒器)将酒洒在地上,说:“请你很好地保重身体吧!我一定让你回到楚国。若是做不到,就如这觚酒。”伍举连忙跪在地上叩头,说:“你能让我回到楚国,就是对我最大的恩典了!”公孙归生从晋国回来,随即去到楚国。楚国的令尹屈建问他说:“你常在楚国,也去过晋国,你看楚、晋两国的大夫哪个好些呢?”公孙归生回答说:“晋国执掌权柄的卿不及楚国,但是大夫却很贤良。这些贤良的大夫多是楚国派遣前往的,并且在对楚国起着不利的作用。”屈建很意外,问他是否有根据。公孙归生逐条陈列道:“你看,楚庄王的时候,析公逃到晋国。晋国重用他,在绕角(今河南鲁山东)的战役中,使楚国遭受惨败。楚共王时候,就更多了。贲发逃到晋国,晋国用他当谋士,在鄢陵之战中,大败楚师。巫臣逃到晋国,对楚国起的作用更坏了。他劝说晋国与吴国通好,教授吴国车战的方法,使之攻楚。直到现在楚国不得安宁。其他如王孙启、雍子,都是从楚国入晋的,结果都使楚国蒙受很大损失。现在伍举在被迫的情况下又要去晋国,晋国准备给他上大夫的官职。但他很想回到楚国,希望楚国能够赦免他。对这个人,楚国若是不采取措施,一旦被晋国重用,是会使楚国受到更大损失的。”屈建听后,吃了一惊,向公孙归生拜揖道:“劳你的大驾告诉伍举,他若是能够回到楚国,我为他提升官职,扩大住宅。”伍举归楚,使晋、楚两国在和解的道路上减少了障碍。公孙归生与宋国的向戌对晋楚两国又做了很多工作。第二年(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以晋、楚两国为首的诸侯弭兵大会召开了。(“弭兵”即停兵息战。)
(待续)
(连载三)
蔡国复兴
在诸侯召开弭兵大会的时候,蔡国正是蔡景侯期间。弭兵大会后的第三年(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蔡景侯被他的儿子太子般杀死了。儿子杀死父亲,按道理说这是大逆不道。但是,却没有人为这个惨死的父亲表示同情,反说“活该”!
蔡景侯名叫姬固,不理国政,又没志气,专门玩女人。他跟随楚国打仗,不带领自己的军队,却坐在楚国的战车上。很多国家把他看做是楚国的臣下,不当诸侯国君看待。楚国对蔡国横征暴敛。他无动于衷。公元前553年(周灵王十九年),司马公子燮反对楚国压榨,主张脱离楚国,他却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公子燮杀了。蔡景侯又骄傲自满,没有礼貌。一次到郑国去,妄自尊大,引起郑国国君和大夫们的普遍不满。尤其令人议论纷纷的是他已年逾花甲,头发花白,还和儿媳相勾搭。太子般知道后,大怒,认为当父亲的既然不像父亲,做儿子的也就不把他当做父亲看待。于是,便和几个心腹把他杀掉了,向百姓的公布是“暴卒”。
太子般即国君位,是为蔡灵侯。蔡灵侯和楚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像蔡景侯那样百依百顺。他对臣下比较关怀,讲究义气。因此,很多人认为他比蔡景侯强得多。在蔡灵侯当国君第二年(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的四月,楚国的公子围篡夺了政权,是为楚灵王。楚灵王阴险毒辣,好战。声称要索取周天子的九鼎,独霸天下。
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楚灵王借为陈国平乱的名义,灭掉陈国。陈国和蔡国是邻国,陈国灭亡,蔡国也预感到危险。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四月,蔡灵侯接到楚灵王一封信。信上写得既亲切又客气,并且送来了很多礼物,要蔡灵侯到申(今河南南阳)会谈。蔡灵侯拿不定主意。这时,公孙归生已死。他的儿子公孙朝吴和父亲同样热爱蔡国,有智谋。还有一个大夫观从,本是楚国人,因为父亲被楚灵王车裂处死,逃到蔡国,得到蔡灵侯的信任。当时两人向蔡灵侯说:
“楚王贪婪,不讲信用,对蔡国早就耿耿于怀。前年他以欺诈手段灭掉陈国,现在向我们送来厚礼,又说得甜蜜中听,这是欺骗我们。还是不去好。”蔡灵侯虽然也觉得危险,但又怕得罪楚国。便含着眼泪把世子友托付给朝吴和大臣们,自己带了70人去申。希望楚灵王真的愿和自己友好。
蔡灵侯提心吊胆地到达申城,楚灵王热情接待,并且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他。在宴会上,楚灵王使宫女轻歌曼舞,以助酒兴。楚国的大夫们对蔡灵侯轮流敬酒,把蔡灵侯灌得醺醺大醉,随从的70个人员也被其他人灌得东倒西歪。等到蔡灵侯酒醒的时候,自己却被五花大绑,楚灵王正在骂他弑君杀父,大逆不道。接着就把蔡灵侯杀了。70个随从人员由于平素受了蔡灵侯的厚恩,又恨楚灵王*诈毒辣,坚强不屈,全部被杀。
蔡灵侯和70个随从人员遇害的消息传到蔡国,犹如一声霹雳,全国震动。他们很清楚,楚军快来进攻了。公孙朝吴和蔡国的大大们,共立世子友为国君,穿起孝服,积极筹备防务。当楚军前来进攻时,蔡国都城已经如铜墙铁壁一般了。
楚国的领兵大将是公子弃疾。他是楚灵王的得力将领,三年前曾率领楚军灭掉陈。这次指挥楚军进攻蔡国都城,从春天到深秋,经过四个多月,不但没有拿下蔡城,并且伤亡惨重。但是,蔡国城中的粮柴也逐渐减少了,士兵也有所伤亡。世子友和公孙朝吴派人到晋国求救。晋国派韩起召集宋、齐、鲁、卫、郑、曹各国大夫开会,要求出兵救蔡。但是,各国大夫都畏楚国如虎,谁也不愿出兵。晋国只得使大夫狐父携带国书到楚国为蔡国说情。谁知楚灵王却把来书抛在地上,毫不顶事。
到了十一月,已是白雪纷飞的隆冬。蔡国城中粮也吃尽了,柴也烧完了。世子友和朝吴每天忍着饥饿到士兵中慰问,有时为士兵们擦血包伤,勉励他们尽力守城。但是,人们已经饿得拿不起干戈,爬不上城头。就在这时,楚灵王又派来大军协助公子弃疾攻城。蔡城终于陷落了。楚灵王恨世子友坚守不降,把他杀掉祭祀山神。公子弃疾却将朝吴、观从几个有谋略的大夫暗地留下,令做自己的心腹。这些大夫也就伪装投降,但却在暗暗想办法恢复蔡国。
蔡国周围的小国:许(当时位于今河南叶县)、胡(今河南郾城)、沈(今安徽临泉)、道(今河南确山)、房(今河南遂平)、申(今河南信阳),都在楚国的胁迫下迁到荆山(今湖北漳南西),故土全被楚国占领。
楚灵王对蔡、陈和不羹城(在今河南舞阳境)大加修筑,驻扎重兵,作为进攻中原的军事基地。他令公子弃疾为蔡公,驻守蔡城,自己就又带领大军,向东攻打徐国去了。
楚灵王对外一系列的战争,使百姓生活困苦,怨言载道。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春天,楚灵王住在乾谿(在今安徽亳县东南),他贪恋乾谿风景,乐而忘返。
在蔡国境内的朝吴、观从,却在积极进行复国活动。在一个春雨簌簌的深夜,观从悄悄地去到朝吴家中。两人坐在一个小房间里秘密地*拢着,观从说:“现在熊虔(楚灵王名)长期住在乾谿,不回国内,楚国的大军都在徐国前线,国内空虚,正是推翻熊虔的好机会、万万不能错过。”朝吴点了点头,同意观从的意见,说:“不过,要推翻熊虔,能有公子比、公子黑肱和蔡公参加才行,这样可以号召楚国士兵和广大百姓参加。我们和陈国可以组织WZ协助。事成后,他们感谢陈、蔡二国协助,一定会让陈、蔡恢复国家。”观从说:“公子比、公子黑肱被熊虔赶出楚国,当然对熊虔仇恨。就是公子弃疾,对熊虔虽然表面顺从,但对熊虔弑君夺权也意见很大。我们只要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三个人是可以争取的。”
两人反复商酌,一直谈到雄鸡报晓的时候,观从站起来说:“就这样吧!你在国内组织军队,争取公子比、公子黑肱和公子弃疾的事,由我来承担。”室外,雨已经停了,云隙间露出一轮皓月,观从踏着黎明前的月色走了。
公子比、分子黑肱也是楚灵王的弟弟,被楚灵王赶到晋国。观从去到晋国,向公子比、分子黑肱,述说了推翻楚灵王的计划。公子比、分子黑肱对楚灵王恨之入骨,同意观从的意见,就一同坐着车子到蔡城来。车子一直驰入公子弃疾的官邸,这时,公子弃疾正在吃饭,看见三个人昂首阔步走来,一时弄不清头脑,急忙躲藏起来。公子比、公子黑肱便坐在公子弃疾的位子上吃饭,又装作与公子弃疾订立盟约。屋外的人看得隐隐约约,当做真事。观从从屋里出来,宣布道:“蔡公请两位公子来到蔡城,决定护送他俩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夺取熊虔的政权。现在已经订立了盟约,军队很快就要出发了。”人们马上围到观从的周围,询问蔡国是否能够恢复。这时期吴站在一个高台上,举起右臂向大家宣布道:“现在蔡公就要护送两位公子入楚,说定,事成后恢复蔡国。大家愿意协助蔡公铲除暴君(指楚灵王),恢复蔡国吗?”人们齐声响应说:“同意!”就如大海汹涌的波涛。有的人已经拿起戈、矛、剑、戟、像洪水一样汇合起来。
公子弃疾对楚灵王本来不满,并且对楚王宝座也馋涎欲滴。现在看到木已成舟,也就同意了推翻楚灵王政权的计划。大军很快汇合起来,向楚国郢都出发。四月,攻破郢都,立公子比为楚王。楚灵王在乾谿的军队听说新王已立,立即溃散。只剩楚灵王一个人盘旋在荒山野林间,最后吊死在一户百姓家。公子弃疾军权在握,是不愿把楚王宝座拱手让人的。便发动一次兵变,逼死公子比和公子黑肱,自己登上楚王宝座,是为楚平王。楚平王认为朝吴对自己出力很大,便亲热地要朝吴在楚国当大夫。朝吴却取下了帽子递给楚平王说:“我帮助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蔡国。蔡国不恢复,我哪有脸在楚国当大夫呢?现在请你允许我归还官爵,回家当百姓吧!”楚平王听朝吴这样一说,对朝吴更加尊重。又想自己当了国王,也应该做些好事,让各国都知道知道。便立即笑了起来,说:“你不说我还能忘了吗?恢复蔡国现在咱就说定了。你去寻找蔡侯的后代吧!”
这年八月,楚平王立姬庐为蔡侯,是为蔡平侯,并且归还了蔡国的全部疆土。朝吴跟随蔡平侯回到蔡国,又为如何重建家邦日夜操劳。
联吴伐楚
蔡平侯期间,蔡国比较安定。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蔡平侯死了。接着,蔡灵侯的孙子东国把蔡平侯的儿子赶下台,夺取了政权,是为蔡悼侯。蔡悼侯当国君仅3年就死了,由他的弟弟公子申即位为国君,是为蔡昭侯。在蔡昭侯的前半期,蔡国疆土南至大别山北麓,北至郾城,西至平顶山,东至安徽省西境。蔡国达到了全盛时期。
蔡昭侯有两件漂亮的皮袄和两件美丽的玉佩(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蔡昭侯到楚国去朝贡,把一件皮袄和一件玉佩献给楚昭王。这时,正在隆冬时节。楚昭王穿上皮袄,系上玉佩,摆上酒宴,请蔡昭侯共同赏雪。蔡昭侯也把另外的一件皮袄和玉佩穿戴起来。宴会上,楚国的令尹囊瓦看见楚昭王和蔡昭侯的皮袄、玉佩很漂亮,用手摸过来,弄过去,赞不绝口,暗示蔡昭侯把自己的送给他。蔡昭侯很生气。想道:哪有这样的贪婪货。只管饮自己的酒,丝毫不答理。没想到,第二天囊瓦令人陪他到南郢(地名)去游览,却被软禁在那里。原来囊瓦在楚昭王面前说了蔡昭侯的坏话,不让回国了。
蔡昭侯在南郢一下被软禁了3年。天天翘首北望,惦念祖国。有时看见大雁北归,就长吁短叹。一天,一个随从人员向他报告说:“唐国国君把两匹‘骕騻’马送给了囊瓦,已经释放回国。国君被囚禁在这里已经三年了,还是把皮祆和玉佩送给囊瓦吧!不然,啥时才能回国呢!”原来唐国国君唐成公有两匹好马,名“骕騻”。唐成公到楚国朝拜楚昭王,用这两匹马驾车,被囊瓦看上了。囊瓦便使人向唐成公索取,唐成公不与,结果也被软禁起来。蔡昭侯听说唐成公获得释放,无奈,只得按照随从的意见,忍气把皮祆和玉佩送给了囊瓦。囊瓦接到皮袄和玉佩,就说:“蔡侯长期住在楚国,是因为没有准备好送行的礼物。现在礼物准备好了,可以回国了。”
蔡昭侯被释放了。他离开南郢,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恨。当车马渡过汉水时,他面对汉水,抓起一块玉投入水中,发誓说:“我再渡汉水,向南朝楚,就让水神惩罚我。天下诸侯如果征伐楚国时,我一定作为前驱。”
蔡昭侯归国后,为了出这口怨气,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晋国做人质,请求晋国集合诸侯,出兵伐楚。晋定公和大臣们问清原因,都认为楚国政治腐败,诸侯离心,是攻伐楚国的好时机。为了名正言顺,请求周天子出名,要各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漯河东)开会,讨论伐楚。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春天周天子也派特使与晋、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17个国的诸侯及齐国的大夫国夏到了召陵。这次会议,名义上虽然是周天子召开的,实际上仍是晋国左右形势。这时,晋国号称“六卿”的六家大夫已经强大起来,晋定公也和周天子一样成了空牌位。因为这个会是蔡国要求召开的,晋国的大夫苟寅便趁机向蔡昭侯敲竹杠,索取贿赂。蔡昭侯真生气,想不到又有一个囊瓦式的家伙。一口回绝了。苟寅便在“六卿”中活动,对当时主持政务的范鞅说:“国家内部存在危机,诸侯也不团结,又遭受了水灾,疟疾也在流行,在这样的形势下攻伐楚国,是不会胜利的。不如告辞蔡侯,以免师劳无功。”就这样,17国诸侯长途奔来,没有形成什么决议便散会了。
在这次会议上,令晋国和蔡国有气的就是沈国。
沈国为子爵,国君称沈子。国都原来位于今河南平舆的北境,后来,因蔡国威胁,先迁河南沈丘,再迁安徽临泉。沈国一贯亲近楚国,所以没有参加召陵会议。因此,晋国便提出要蔡国灭掉他。于是,蔡国便令公孙姓为大将,率师伐沈。沈国是个小国,这年夏天,便被蔡国灭掉了,国君也被俘杀掉。蔡国灭沈,楚国也动了气,便出兵围蔡。晋国虽然指使蔡国灭沈,但对楚国攻蔡却不救援。敌军压境,怎么办?蔡昭侯只得把另外一个儿子送到吴国当人质,请求救援。碰巧,这时唐国也请求吴国伐楚。吴国准备攻伐楚国,伍子胥和孙武便对吴王阖庐说:“楚国政治腐败,官吏贪赃枉法,百姓困穷瘠瘦。现在蔡、唐两国请求伐楚,这是千载难遇的好机会。”于是决定:大军自州来(在今安徽凤台境)出发,沿淮水(河)西上,出三关(大隧、冥厄、直辕,在今河南信阳、罗山一带大别山间)渡汉水,直捣楚国郢都。
在十一月的隆冬季节,吴王阖庐在伍子胥、孙武的协助下,指挥吴军由淮河乘船西上。围攻蔡国的楚军听说吴军袭楚,解围撤退。蔡军立即南下,与吴军会师,唐国的军队也接着赶到。联军遂南出三关,越过大别山区,大败楚师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境)。联军乘胜追击,五战五胜,攻破楚国的都城郢。楚昭王和他的妹妹季芈,在苦战下逃出郢都,后面联军尾追,情况十分危急。联军看着就要追上楚昭王,忽然一群大象冲来,每只象的尾巴上均有火把,熊熊燃烧。联军经不住冲击,方才后退。原来楚国军中有支骑象的部队。楚军见形势危急,便在象的尾巴上绑上火把燃烧,象的尾部骤然疼痛,即向前狂奔,冲入联军。这样,楚昭王才算脱险。
联军攻下郢都,便将财物抢掠一空,上至楚王的夫人,下至大夫的妻妾,普遍遭受*淫。伍子胥为了报父兄被杀之仇,还把楚平王的尸体扒出,用鞭抽打。楚国受到这样的损失和耻辱,全是政治腐败无限度的欺压属国造成的。
东迁州来
蔡国联吴伐楚,不但使楚国国家残破,元气大伤,并且遭受难言的奇耻大辱。囊瓦后的令尹子西提起此事,曾经面对百姓痛哭,表示一定报复蔡国。但是,一直等了10年,楚国未敢轻动。一是楚国新破,元气未复;二是蔡国是个大国,并且周围有顿(今河南项城)、胡(今河南郾城)互相支援及吴国作为后盾。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楚国的国力恢复了。于是,联合陈国伐顿。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复攻胡,蔡国救援无效,顿、胡为楚所灭。顿、胡灭亡,蔡国孤立了。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国正在全力进攻越国,无力援蔡,给楚国进攻蔡国一个好机会。于是,楚国遂约合随、陈、许三国向蔡国进攻。经过几场激烈战斗,蔡国的城池、疆土大部分落入楚军手中,最后,国都蔡城被四国联军包围。蔡军一面坚守国都,一面派人到吴国求援。可是,吴国正在夫椒(一说在今浙江绍兴北,一说为太湖中的椒山,即西洞庭山)与越国大战,无力援助。这样,使蔡国陷入了窘境。楚国的令尹子西见蔡国都城屡攻不下,便命令在蔡都周围筑垒,决定长期围攻。蔡昭侯看到四国联军在城周围建筑军垒,便令将士冲出城外攻打。联军一面筑城,一面作战,到了第9天终于全部筑成了。军垒筑成,不但便于对蔡国都城长期围困,而且可以阻击外来援军。蔡昭侯和大夫们看到城外军垒星罗棋布,个个苦眉愁脸。城里的军民,也人心惶惶,顿时涣散。又过些日子,城中粮柴渐缺,蔡昭侯与大臣们决定向楚国表示降服:城中的居民分成男女两队出城,到楚国军营请降。楚国见蔡国已经降服,同意罢兵。但指定蔡国必须离开本土,在江水(即长江)之北,汝水之南选择地方建国。
楚、随、陈、许四国的军队撤退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蔡昭侯的意见是:楚国是自己的敌国,如果按照他的意见迁国江、汝之间。还不如迁到吴国的附近去。吴国是友邦,总会对自己和善些。公子驷、公孙姓几个大将反对迁国,主张抗楚到底。这个意见得到一部分百姓的拥护。因为每人都有田宅、有财物,若是一迁走,这些田产、物资咋办呢?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人就埋怨起蔡昭侯来:当初何必因为一件皮袄、一个玉佩得罪楚国,若不联吴伐楚,不是就没有迁国的事情吗?大夫中和百姓中意见纷纷,迁国的事情一直向后拖延。
蔡昭侯曾经派人去到吴国,要求军事支援,抵抗楚国。这时,吴王夫差已经征服越国,正在准备北上争霸中原,无意西顾。便对蔡国使臣说:“蔡国距离吴国远,不便援助。请告诉蔡侯,可向吴国附近迁移。”楚国见蔡国迟迟没有迁都,也一再派遣使臣责问、催促。蔡昭侯一面令一部分人迁到长江北、汝水南装作选择地点建国,应付楚国;另一方面却暗暗地与吴国联系:策划向吴国迁徙。他不但背着楚国,同时还背着很多大夫。因为在大夫中反对迁国的力量已经使他无法驾驭了。
公元前493年(周敬王二十七年)的冬天,大雪纷纷,弥漫了黄淮平原。蔡国故城在大雪的覆盖下,极为安静。一天,人们听说吴国的使臣泄庸前来访问,料想一定是来协商两国事务的。第二天,却发现到处都是荷戈挺予的吴国军队,人们大为惊疑。下午,人们听说大夫公子驷被蔡昭侯杀死了,吴国已通知蔡昭侯让蔡国迁到州来。人们十分震恐,一时不知所措。
原来泄庸访问蔡国是个假象,协助蔡昭侯向吴国迁都才是真情。蔡昭侯认为不迁吴,即迁楚。所以决定向吴国迁徙。但是,他又怕大夫们和一些百姓反对。于是,便要求吴国以访问为名,带兵潜入蔡国,协助自己迁国。泄庸暗带吴国军队,于当天夜晚冒雪进入蔡国都城,对蔡国都城全面控制。第二天上午,公子驷指责蔡昭侯不该隐瞒大夫让吴军潜入国都,并且重申不能迁国的主张。这时,蔡昭侯已经有吴军作为后盾。认为公子驷如此倔强,恐怕其他大夫效尤,便以反对国君为名把公子驷杀了,并且当即宣布:“迁都州来。”
州来位于吴国西境,即今安徽省凤台县的下蔡镇。这里西面为硖石山。硖石山耸峙淮水两岸,山顶建有军垒,为州来天然屏障。春秋后期,吴国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联合蔡、唐两国伐楚,就是从这里出师的。但是,这里距离蔡国500余里,在蔡国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遥远啊!蔡国,祖先在这里已经居住550多年了,坟墓都在这里,怎能舍得离开呢?
蔡昭侯迁国州来,也是出于无奈。他想到祖先创业艰难,现在一旦抛于己手,迁国异邦,真是心痛如裂。他令子孙和宗族的人们都穿上孝服,端上祭品,由自己带领前去祖先茔墓告别。他们想到祖先坟墓将来落人异国人的手中,不禁放声大哭。其他要迁的大夫和庶民也都到祖先坟茔告别。悲哀的哭声遍及全国。
在飞雪茫茫、朔风刺骨的日子里,人们扶老携幼,负荷着财物走上征途……
下蔡与高蔡
蔡昭侯迁都的州来,即后来的下蔡。东周时期以西为上,东为下,故称前期的蔡国都城为上蔡,称州来为下蔡。
蔡昭侯把蔡国迁到州来,自己可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他杀了公子驷,公子驷的同党虽然一时恐惧没敢吭声,但是,中间的矛盾却更加激化了。他们说蔡昭侯武断、残忍、昏庸。与公子驷同党的公孙姓,因为他在灭亡、伐楚中立下战功,蔡昭侯一直对他重视。可是,公孙姓却居功自骄,不顾大局。对从国家迁徙引起的纠纷,他不是从中调解,而是在多方策划,扩大矛盾。迁到州来的第二年(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有些大夫闹得不成样子,蔡昭侯便把其中的公孙腊送到吴国去管理。公孙姓等人仍不肯罢休,活动得更加激烈了。
公元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蔡昭侯决定去吴国朝拜吴王夫差,感谢吴国对蔡国的帮助。公孙姓等人得到这个消息,便在大夫和百姓中散布说:“这次蔡侯入吴,是为了蔡国再次迁徙。”又把迁徙的位置说得异常遥远,希望在大夫和百姓中引起骚动和不安,伺机袭击蔡昭侯。
蔡昭侯去吴国的这天,全副WZ,车马也装饰得很阔气。大夫们全到城外送行,蔡昭侯登上车向送行的大夫们拱手告别。就在这时,忽然,一箭飞来,射中蔡昭侯胸膛,蔡昭侯一头栽下车来。接着,一阵呐喊,公孙姓等拥了上来。蔡昭侯的侍卫人员及时把蔡昭侯抱起拥着向道旁的一户百姓家躲藏。
街道上,旷野上,一片混战。
原来公孙姓和一些大夫早已计划好了,要在蔡昭侯赴吴这天,袭杀蔡昭侯。由于蔡昭侯沿途戒备森严,所以便令公孙翩在蔡昭侯登车后射杀他。并且埋伏家兵以备拼杀。蔡昭侯的大将文之锴,听说蔡昭侯被公孙姓等追到一户百姓家,急忙带兵赶来。这时,公孙姓等人已经闯入院内,令公孙翩在门口把守。公孙翩的箭法百发百中,他弯弓搭箭,谁也不敢前进。文之锴说:“我们把人列成横排,如墙前进,营救国君还能怕死吗?”于是,自己奋勇当先。其他的士兵看到文之锴英勇,也成横排一拥而上。公孙翩一箭射中文之锴的肘部。文之锴毫不退缩,拔箭还射,遂杀公孙翩。文之锴率领士兵直到院中,蔡昭侯已死,公孙姓及其同党公孙辰、公孙霍,还正在和蔡昭侯的侍卫人员拼搏。公孙辰看到文之锴带兵赶来,越墙逃走,去到吴国。公孙姓、公孙霍虽然善战,但寡不敌众,全被杀死。
蔡昭侯的儿子名朔,即位,是为蔡成侯。蔡成侯为了把公孙姓同党的势力全部肃清,在全国进行一场大屠杀,直到这年十二月,蔡国才算安定下来。
国家迁徙,又经过内部屠杀,蔡国一下跌为力量薄弱的小国了。在这种形势下,蔡国的后代君主,本应奋发图强,使国家重新振兴起来。但是,他们却把“图强”二字忘在脑后,使蔡国的政治越来越糟。蔡成侯死后,儿子产为国君,是为蔡声侯。蔡声侯的儿子为蔡元侯,蔡元侯的儿子为蔡齐侯。到了蔡元侯时候,蔡国已如病入膏盲的病人,达到难以治疗的程度了。
蔡国有位大夫,人称威公。他忠于蔡国,为人端方。看到蔡国这个摊子,蔡元侯又享乐腐化,不理国政,一再向蔡元侯谏诤。蔡元侯不但不接受,反说他年老昏聩,多找麻烦。威公看到蔡国快要灭亡,又无法挽回,就在家中闭门痛哭,夜以继日,连续三天。眼泪流尽了,滴下斑斑鲜血。一家邻居听到威公这样痛哭,觉得奇怪,隔着墙向他问道:“你这样痛哭,必有原因,到底是为了什么?”威公擦擦眼泪道:“我们的国家快要灭亡了,怎能不伤心痛哭呢?”这位邻居既意外,又惊奇,道:“国家不是还安定吗,怎能说快要灭亡呢?”威公道:“我听说过,一个将死的病人,就是良医也无法治疗;一个将亡的国家,为他出谋划策也没用处,现在我们的国家就像一个将死的病人。我多次向国君谏诤,国君毫不采纳,反说我昏聩多事。这样下去,国家还会长久存在吗?”这家邻居不觉悚然,心想:国破必然导致家亡,就劝威公共同逃到他国去。威公说:“身为蔡国人,死为蔡国鬼。我怎能逃向其他国家呢?”这家邻居见威公不走,便把田产全部卖掉,迁到楚国去了。
蔡齐侯四年(公元前447年,周贞定王二十三年),楚国的楚惠王下令攻蔡,领兵的大将就是威公的那位隔壁邻居。原来他在楚国已经当上司马的官职了。楚国军队攻破蔡国都城州来,俘虏大批人口和财物。这位邻居想到往日威公对他的谈话和对他的启示,到处寻找威公。最后在俘虏中发现了。他为威公解开绳索,向楚王介绍威公的品德和才能。楚王很喜欢,立即给威公官职做。威公不愿在楚国做官,就到达山中当百姓,保持名节。
楚国有灭国不灭祀的规矩,即把一个国家灭掉了,却让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再建一个小国家,保存对祖先的祭祀。楚国灭掉蔡国后,便让他在今天湖南的常德市一带重新建国。因为这个地方全是山区,历史上称“高蔡”。
这个小国家又存在了80多年。前几代的国君,还谨慎守国,最后出了个蔡圣侯,是个败家子。他终日游山玩水,登巫山(重庆巫山),逛高陂(地名,未详在何处)。饮茹溪(巫山)的水,食湘江的鱼。公开抱着少女、爱妾玩乐。一次,他派两个使臣朝拜楚宣王,一人名师强,一人名王坚。楚宣王觉得这两个人的名字很好,心想一定相貌堂堂,深通礼节,急忙令人引来相见。谁知却是两个又矮、又丑、声音难听的粗鄙家伙。楚宣王立即意识到这是故意在对楚国进行戏弄,大怒,便令大将子发带兵伐蔡。结果,蔡圣侯被用绳索拴住脖子牵到楚国的都城郢,这个保存蔡国祭祀的小国家也被废除了。
(全文完)■
作者简介:
尚景熙,男,汉族,上蔡县芦岗乡人。1924年生,1946毕业于百泉师范学校,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员、文化馆文物专干、文博副研究员,县政协委员会一届委员,二、三、四、五、六届常委。著有《河南地名漫录》、《豫捻大帅陈大喜》、《秦丞相李斯》、《角山风云》等书。
尚玮:女,汉族,1964年生,上蔡县蔡都镇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县文物管理所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河南博物馆和地名学会会员、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在国家、省、地报刊发表诸多文章,自巳或和别人共同出版了《角山风云》、《蔡国风物》等著作。
三叔疑惑了:“这是王命,怎么不用成王的谕旨,而用周公旦的命令?”接着,又接到周公旦登上天子位置,让百官俯首,听从他的号令的消息。
三叔气愤了:这明显是在图谋不轨,将要做出加害成王的事情。三叔忠于武王,也就忠于成王。他们不愿成王遭受不测,所以就发布通告,号召姬姓诸侯国和朝中大臣,共同讨伐周公旦,保卫成王。这个通告很快传至镐京,传遍了大小诸侯国。
这下可喜坏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他对周武王灭商、杀死自己的父亲,早就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周朝内讧,认为良机已到,别有用心地马上表示支持三叔。
当时,商的残余势力还很大,位于现在山东的奄(今山东曲阜)、蒲姑(今山东博兴)以及徐夷(在今江苏洪泽湖一带)、淮夷(在今安徽的皖北及河南东境),都是原来商的属国或部族。因此,武庚一声号召起兵,奄、蒲姑、徐夷、淮夷立即响应。整个东部半个中国——黄(河)、淮(河)、洙(水)、泗(水)一带,战旗参差,兵车纵横,全部沸腾起来。三叔想派兵制止,已经不可能了。
这时,周公旦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内部成王、太公望、召公奭猜疑,外部大军压境,怎么办?但他很镇静。他知道,这些商朝余孽不除掉,早晚也会作乱。于是决定出兵讨伐,巩固东方政权。他首先向太公望、召公奭恳切解释,说明摄政是从形势需要出发,从而解除内部矛盾。接着,便带兵东征。为了加强政治攻势,他奏准成王,向全国发布一道名叫《大浩》的讨伐通告。通告上重点谴责武庚举兵叛乱的罪恶,对三叔也进行了指责。接着大军就从镐京出发了。
最初,在东方起兵叛乱的主要是武庚和商朝的残余势力,三叔并未进行军事行动。蔡叔度很清楚,武庚起兵的目的是在复辟,要管叔鲜、霍叔处思想冷静,不要和武庚同流合污。可是,在周公旦主持下以成王名义发布的讨伐书——《大浩》,却把三叔也列入了武庚叛乱集团,并且是讨伐对象,这样就使三叔非常为难了。
战争开始了。周公旦主要向殷地的武庚进军,并对三叔讨伐。三叔也实行自卫。
接着,管叔鲜战败,他在张皇中犯了个大错误,竟然逃奔向武康。后来武庚兵败,管叔鲜和武庚同时被杀。霍叔处废为庶人。
周公旦与蔡国的战争,主要是在蔡国都城进行。蔡国都城建筑在冈山上,西面汝河环抱,并且涧渠纵横,不便战车行驰。蔡叔度曾在这里指挥军队凭借汝河、涧渠防守。后来周军攻占了蟾虎寺一带的冈岭地区,从蟾虎寺向东,首先攻破蔡城北垣,蔡城陷落。清代蟾虎寺碑,载有“周公东征,屯兵芦岭,日久方克”句,说的就是当时的战争情况。
因为蔡叔度没有和武庚联系,周公旦对他判了个囚禁之罪。囚禁的地点在郭邻。郭邻据说即今县城西北2.5公里的蟾虎寺。“郭”即城郭,因为这里*近城郭,古代故名“郭邻”。
蔡叔度被囚在郭邻,周公旦假装优待,送了10辆车,还有70个人保卫侍候。其实是对他软禁看守。
蔡叔度被囚后,怨气填胸。他自我反思,并没不轨行动,但却落了个叛周的罪名,现在又被囚在郭邻。举目四望,高岭深谷,衰草疏林,更助长了他的凄恻悲哀之情。于是,郁闷成疾,不服药饵,不久就把自己折磨死了。
蔡仲复兴
伴随蔡叔度囚在郭邻,蔡国被撤销了,蔡国的城地与土地,由周王室派兵镇守。
蔡叔度的儿子名“胡”。周公旦平定了武庚,听说姬胡的品德好,忠于周朝王室。自己的侄儿有出息,当叔父的当然高兴,就让胡到自己的封国鲁当卿士。鲁国在泰山南面的洙水、泗水流域,侯爵,是周王室在东方的头等诸侯国。周公旦虽然封到鲁国,由于在王室辅政,并未到鲁国去,到鲁国建立国家的是他的长子伯禽。姬胡到达鲁国,按照周王室的规章制度,辅助伯禽管理政务,夙兴夜寐,辛勤工作。伯禽并没有费多大气力,鲁国就治理好了。伯禽很高兴,便把这事报告给父亲周公旦,周公旦见姬胡果然品德好,并且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大喜。决定向成王奏请,委以重任。就在这时,从郭邻传来一个消息:蔡叔度病死了。为使蔡叔度有人祭祖,他觉得还是让胡到蔡地当诸侯好。便奏准成王,让胡到蔡地当诸侯。爵位是“伯”。
【来源:作者原创】
- 上一篇: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 下一篇:齐桓公称霸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