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

楚汉相争缘何而起?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3月1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始皇去世后,秦国政权落入胡亥和赵高二人手中,但是,此两个人组合明显的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
  首先,作为君主的胡亥大概在他父亲去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皇帝,同时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完全缺乏执政的经验;
  其次作为取李斯而代之的丞相赵高,虽然工于权术,但那与治理国家是两件事,因此可以说完全没有行政能力。
  因此这样的一对通过阴谋上位的君臣组合,必然要受到来自秦国内部的从宗室到大臣,再到军队乃至平民的敌视。
  另一方面,虽然说秦二世的登基,确实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戏剧性。但是秦国的灭亡,却并不完全是由于这种偶然,而是另有其必然性在其中。
  这主要是因为,六国当初毕竟是分裂的,而且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独立发展之后,也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与种族认同。这些,很难在短时间内被遗忘,被消融。尤其不能在“敌人”的统治之下消融。
  换言之,无论是谁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了中原,都要承受来自六国的遗老遗少,乃至遗民出于文化和利益的失落感而产生的敌对与反抗。
  因此,这对原本就缺乏治国理正能力的君臣,同时承受着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重压。而更要命的则是,种种迹象表明,赵高这个人,似乎并不是完全的企望秦国的强盛。以至于,后世有人根据他的姓氏,演绎他是赵国王族之后,进入秦宫就是为了祸乱乃至灭亡秦国,为赵国报仇的。
  这种可能性尚待考证,但是至少可以说,赵高并不是一个胸怀天下的野心家,而仅仅是一个醉心权利的阴谋家,所以对于秦二世而言,赵高与其说是个合作者,不如说是个竞争者。
  所以,由秦二世代表的大秦帝国,此时实际上是处在上述三种势力的合力攻击之下,其灭亡显然是必然的。这是导致秦国必然早亡的原因所在。
  当然,真正压垮秦帝国的,还是外部的两种因素。事实上,从秦末的起义军的构成,我们也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这一点。
  虽然,秦汉之间各路起义的诸侯豪杰风起云涌,但是总的来说不过是两大类人,一类是以项羽张良为代表的,六国的故旧贵族。另一类则是以陈胜刘邦为代表的秦国平民。我们之所以说,刘邦等人是大秦的平民,原因在于,对于生活在底层的民众来说,即使有所谓的文化与种族的认同感,也不是十分的强烈,至少不会强烈过对安居乐业的生活的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也是被征服国家的后人,但从其心意所向来说,更愿意做的永远是一个胜利者属下的平民。他们的反叛,完全是因为秦朝内政的残暴造成的,这一点与失去既得利益的故旧贵族,所怀有的那种复国主义情节完全不同。
  所以,焚毁秦朝大厦的两把火,就分别来自于挤压着秦二世与赵高组成的执政组合的那内外两个方面的敌对情绪与势力。所以,谁起义或许是偶然的,但是最终由哪种人来争夺政权,则是必然的。也就是说,秦汉之际的争霸战争,在无数的英雄豪杰纷纷倒下之后,最终归结为楚汉之争,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因为,项羽代表的恰恰是六国的故旧贵族,刘邦则代表着来自秦国内部的平民,楚汉相争就是贵族与平民之争。所以,这场发生在楚汉之间的争霸战,虽然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但结果早已注定。
  这就是秦亡之后,必致楚汉相争的原因所在。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