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4年04月29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努尔哈赤死后,按照他本人的意愿,本来是安排九王多尔衮继承汗位的,因其所幼,再以大贝勒代善(二子)摄政。但是中国的历史向来如此,就是王位之争一向是非常之剧烈的,何况努尔哈赤是在战斗中意外中伤而死的,那么他生前尽管有所安排,但是并未完全安排妥当。所以当他死后,诸位王子、贝勒并未能遵从他的遗命,所以多尔衮继承汗位一事也就变得有点悬了。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争夺汗位十分激烈,过程也就不再冗述,反正到了最后是以四王皇太极凭借自己手中的兵权,再加上大贝勒代善的支持,最终于1626年夺得汗位告终的。
    皇太极上台以后,雄心勃勃,决意承袭父志,把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作为后金的基本"国策"。但是这时的后金还处在"邦家未固"、"事局未定"的动荡之中,皇太极本人面临着许多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要想进取中原,不把这些内忧、外患先解决掉是决定不行的,于是皇太极本人也就开始了他的"兴王强兵"之路。
    本来,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命其子侄担任各旗旗主,在旗内,各置官属,各统兵民,旗主贝勒为了扩大利益,不断发生明争暗斗。努尔哈赤到了晚年,企图用八旗旗主联合共同主政,社会财富为其所有的办法一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这种反映氏族社会军事民主的合议制,把它移植到开始进入封建制的后金是根本行不通的。当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共理政务。当时实行的是"按月分值"制度,即"三大贝勒"加上皇太极四人每人值一个月的班,国中的一切事务,由当月的值班贝勒掌理,实际上就是四人轮流执政。所得人口、财产也由八旗平均分配,皇太极对这种"虽有一汗虚名"的地位,当然不能忍受,便努力集中权力,采用"汉法",更改旧制,实行改革。不改革就无以兴国,他也把"改革开放"定为后金国策了,改革旧制,解放思想,吸取汉人的宝贵经验,这一点深得当今的改革开放总工程师"邓公"改革之深意也!
    首先,当然得加强并巩固汗权,也就是"兴王权"。皇太极为了提高汗位,大力削弱诸王的权势,狠狠打击足以与自己争权的三大贝勒的势力。当时,后金的决策机构议政会议被八旗旗主所控制,极大地束缚着汗权,所以,1626年10月,皇太极在每旗设总管旗务大臣一名,直接掌管旗务,不久又要所有贝勒都参加会议,并让每个旗增派三人议政。这样就打破了旗主的控制权,使决策机构变成咨询机关。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正月,皇太极又免去三大贝勒按月分掌政事的权力。1632年2月,皇太极又废除了"与三大贝勒一起向南面坐"的旧制,改为唯有自己"南面独坐",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才是"坐北朝南"的,这种做法也突出了汗的独尊地位,这也是向汉人学的。
    1630年,皇太极先以二大贝勒阿敏"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败归为借口,定了阿敏十六条罪,并将他幽禁,不久阿敏就病死了。1631年8月,皇太极又故意挑起与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的矛盾,二人发生口角,莽古尔泰拔剑相向,他乘机把他治罪,革去大贝勒衔,降为一般的贝勒,并夺其军队、银两,莽古尔泰气愤而死。1635年11月,皇太极又以代善对己不恭,列了四条罪状,借以要代善对自己惟命是从。老话说得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般官员要治人以罪都可以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何况是位列至尊的皇太极要给三大贝勒一点罪名。从此,威胁汗权的三大贝勒势力已除,皇太极得以控制了八旗中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实力大增,其余旗主无力和他抗衡,使汗权得以加强和巩固。这就是他的"兴王之路"。
    第二,既然要改革、要开放,那就要彻底一点,所以整顿和改革国家机构也就成了皇太极的第二要务。皇太极即位后,努力学习汉族文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很大改革,使后金政权迅速地封建化。他要求"凡事都按大明会典行",所以行政机构多仿效明制。1631年,皇太极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以贝勒一人领其事,设满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二员、汉承政一员,参政八员、启心郎一员,虽然贝勒们分掌六部事务,但是,他们和皇太极已不是原先平列的关系,而是君臣隶属的关系。后来,皇太极为了直接控制六部,又把贝勒从六部中撤了下来,置于国家机构之外,皇太极独主政务。
    后来,又在六部的基础上加设内三院、都察院以及理藩院,合称三院八衙门,这是仿效明朝建立起来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它虽然同八旗制度并存,但是已逐步取代了原先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皇太极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集中起来。
    第三,皇太极的所谓"改革及开放"政策无非就是要巩固自己的汗位,既然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那么第三要务就是要团结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了。这是为对抗明朝做好准备。要团结汉族的知识分子的最佳途径就是开科取士了,这种措施不仅把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从被奴役的地位解放出来,而且在政治上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第四,在加强王权的基础上,要强国,当然得扩大兵源了,所以皇太极的第四要务不是扩大兵源,以和兵力众多的明王朝作战,又为了平衡满族八旗旗主和贝勒们的军事势力,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组成虽然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是汉军、蒙古八旗的固山额真都是由皇太极任命,不称职的可以随时撤换,这点和满洲八旗旗主世袭制不同。
    与此同时,皇太极为了加强八旗兵的战斗力,不断颁布军律和加紧制造火器。这样,皇太极不仅有了善于野战的八旗骑兵,而且又有了能够攻坚的炮兵,所以八旗兵的战斗力大大地增强。
    以上就是皇太极的兴王强兵之路,正是有了这种准备,清兵才能够踏足中原的。
    皇太极也象他父亲努尔哈赤一样英勇善战,这是满人的传统,并且他还足智多谋,惯于施各种各样的计策。前一回我们讲到努尔哈赤的时候,曾经讲过他最喜欢读的军事参考书就是《三国演义》,皇太极似乎也一样,对三国演义是烂熟于胸。
    当时努尔哈赤是在宁远被明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炸死的,而袁崇焕遇上了皇太极,可以说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一时间难以分出个高低来。他们在锦州、宁远一带对峙了一段时间,皇太极吃亏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他深深感觉到,要对付袁崇焕这样的对手,既然不能力敌,就只能智取。他不是喜欢读《三国演义》吗,里边便有许多反间计的典型案例,所以他也就学了一招,打算用反间计来借刀杀人。
    1629年(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后金军数十万人,避开袁崇焕防区,不进山海关,绕道蒙古,突入长城的喜峰口,包围了距离北京只有二三百里地的遵化城。明军守将王元雅从城楼上望见漫山遍野的后金军,知道难以抵挡,吓得上吊自尽。后金军占领了遵化,接着猛攻蓟州,很快就打到北京城郊的御马场。袁崇焕闻讯从宁远赶来保卫北京,两军在北京城外展开激烈战斗。
    皇太极的反间计便在这时候实行,他故意派人在关押明军俘虏的营帐里散布假情报,说他已与袁崇焕订了密约,准备里应外合,攻破北京。这件事情被俘虏营中的两个太监听到了,皇太极故意叫人放松警惕,把他们放跑了,两个太监出逃后,连夜入北京城皇宫告密,说袁崇焕已经投敌叛国,崇祯皇帝本来心里正犯嘀咕,听后更加相信袁崇焕已经投敌,便一令逮捕袁崇焕,并将他凌迟处死了。
    皇太极巧施反间计,骗过崇祯皇帝,除掉了自己的一个强劲对手,但是他也估计到此时攻入北京城灭掉明朝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在城外掳掠一阵以后,暂时撤兵回辽东去了。
    1634年,皇太极再次入关,兵分四路进攻明军:一路从尚方堡攻打宣府、大同;一路从龙门口直趋宣府;一路从独石口进攻应州;一路从得胜堡攻打大同,后金作旗兵对各地大肆侵扰破坏,抢掠大批人口和财物,便退回沈阳。
    1636年,皇太极经过九年的努力,已加强和巩固了后金的统治,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蒙古的威胁,为夺取明朝中央政权作为准备。这年五月,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从此,皇太极把主要力量放在进攻明朝上,明清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皇太极称帝前后,数次入关侵扰,掠夺大批人畜财物,却不敢立足于内地,除了清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纷纷起来反抗外,其重要原因是明军仍然控制着山海关以及关外锦州等地,所以清军不敢在内地多停留。山海关是屏蔽北京的要塞,而锦州乃是山海关的门户。清军为了夺取北京,争夺全中国的统治权,就必须先打下锦州和山海关。因此,在明朝灭亡以前的几年内,这里成为明清之间激烈争夺的战场。
    1640年,清兵攻打锦州,锦州明军守将祖大寿进行抵抗,结果清军大败。第二年的一月份,皇太极又派多尔衮率兵围攻锦州,亦失利。四月,皇太极决心对锦州加强攻势,派郑亲王济尔哈朗、武英郡王阿济格、贝勒多铎等,往代多尔衮,他们带来了众多的八旗兵及许多门大炮,进行猛烈围攻。锦州城外的蒙古兵投降,清军占领了外城。祖大寿向明朝中央告急,七月,明朝派洪承畴率领八总兵骑兵十三万往救锦州,他步步为营,以守为战,不敢冒进,立营在锦州城南十八里的松山西北,济尔哈朗派右翼八旗兵进攻明军,结果失利,损兵折将。皇太极也急得"忧愤呕血",遂加派兵员往攻锦州。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下密诏,命洪承畴速战前进,以解锦州之围,兵部也一再催战。所以,洪承畴把粮草囤在锦州西南三十里的杏山和塔山的笔架山,自己领六万人开路先进。皇太极亲率大军到达锦州前线,他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打击洪承畴的援军。首先切断明军粮道,击败塔山护粮的明军,夺得明军笔架山的粮草。这种打法是不是很眼熟呀,当然,这种打法在《三国演义》中是非常之常见的。明军既失粮草,又作战不利,军心开始动摇,后又遭到清军伏击,死伤无数,仅有少数人突围而出,如吴三桂、王朴等奔往杏山。皇太极估计龟缩在杏山的明军一定要逃往宁远,所以在松山和杏山之间的高桥设伏,以待明军。明军又遭截杀,吴三桂、王朴仅单身逃逸,逃回宁远。这一战清军歼灭明军五万三千余人、获战马、甲胄无数,清军获得胜利,士气也顿时大振。
    洪承畴只剩下残兵败将一万多人,被清军围困有松山城内,他曾多次组织突围,均未成功,援军又迟迟不到。到最后松山城内粮尽援绝,副将夏承德降清为内应,引清兵入城,洪承畴被俘。久被围困的锦州也已筋疲力尽,见松山杏山的明军失败,待援无望,于是祖大寿也举城投降。至此,明朝在关外,除了宁远一孤城外,全部都落入清军之手。
    皇太极取得"松锦大捷"后,整个形势对清军十分有利,正象皇太极自己说的:"取北京就象砍伐大树,先从两旁用刀斧削之,则大树自倒。"这个比喻与努尔哈赤先前的比喻倒是很相象,看来满州人在东北经常砍伐大树的。
    其实,早在清军对锦州大围攻之前,明朝内部的农民战争也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崇祯皇帝忙于调兵遣将,东征西讨地进行镇压。农民军采取流动作战的办法,明朝官军无法捕捉到他们的主力。皇太极也知道从背后插上一刀于己十分有利,所以他也不时派清兵突入关内,奔袭昌平、宝坻、高阳、蓟州等地,从背后扰乱明军阵脚,使明军不能倾全力去对付农民军。崇祯皇帝为了防备清军大队人马从山海关打进来,抄他的后路,特地任命吴三桂为宁远总兵,领精兵四万,驻守关外的宁远一带,把守住从东北通向关内的狭长通道。但是崇祯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当后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就是这个吴三桂"冲冠一怒"把清兵引进山海关的。
    就在皇太极信心满满欲取中原的时候,却突然撒手西去,没有能够完成他入关夺取中原的雄心壮志,这就叫做"壮志难酬"吧。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因患脑充血突然死去,其子福临即位,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当时福临只有六岁,由两个叔叔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
    那么吴三桂到底为何要引清兵入关,清朝又是怎么样在北京城建立起政权来的,我们就且待下回分解了。
    2007年2月3日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