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家五服是怎么回事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4年04月29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八旗”不仅包括所有的满族,而且还包括跟着努儿哈赤打天下的蒙族和汉族,在八旗中就有蒙旗和汉旗,所以“旗人”要多于满人。曹雪芹的先祖就是在辽阳入了汉旗,因此曹家是“旗人”但不是满人。
清朝的先皇接受了汉族的“五服”之说,即出了五代就不再是皇家。
第一代,是皇帝的亲兄弟,称为“亲王”;第二代,是皇帝的叔伯兄弟,称为“郡王”;第三代,是皇帝的远房叔伯兄弟,称为“贝勒”;第四代,称为“贝子”;第五代,称为“公”。这五代属于皇族,归“宗人府”管理,并发给“钱粮”,钱粮的数量依次递减。
出了“五服”以后,不再算皇族成员,就改由“内务府”管辖了。由于满清是少数民族马上得天下,尚武之风一直延续下来(尽管后来已经成为“摆样子”、“花架子”,就象贾宝玉那样让仆人把箭扎在包袱上算是射中了),所以每一个八旗子弟,都是“预备役”的战士,“内务府”都要按月发给他们维持温饱的钱粮。
“八旗”不仅包括所有的满族,而且还包括跟着努儿哈赤打天下的蒙族和汉族,在八旗中就有蒙旗和汉旗,所以“旗人”要多于满人。曹雪芹的先祖就是在辽阳入了汉旗,因此曹家是“旗人”但不是满人。
很多的八旗子弟甚至皇族末裔,由于灾害和疾病等原因,“宗人府”和“内务府”所给的钱粮已入不敷出,实际上已经穷困潦倒,就象曹雪芹那样“举家食粥酒常赊”了,但由于“八旗”是统治者,再穷也不能做“下贱”的工作,再加上总有机会当兵或者其他的差事,所以穷死也不能放下架子,如果自己放下了架子去做所谓“下贱”的事,就会被开除出旗,断了“内务府”的钱粮,而且子孙后代就再没有出头之日了(因为清朝规定旗人是不准参加科举的)。
民初清室被赶出皇宫以后,八旗子弟断了钱粮,没有了赖以温饱的“铁杆庄稼”,而在享受钱粮时所养成的无一技之长,使他们不得不做贱事,高级的就是票友下海,成了京剧演员,低级的就是《茶馆》里的“常四爷”那样,做个卖花生仁的小买卖,勉强维持生活。因此解放后,北京有一个“城市贫民”的成分,大概就是给他们专门设置的。
说到“贱事”,就不得不提到北京的“西贵东富北贫南贱”。所谓“西贵”,是指现在什刹海一带,那里历来是王府的首选,后海北岸有光绪、宣统的潜龙坻,南岸有和申的宅院、后来的恭王府;所谓“东富”,是指交民巷一带,那里聚集着与洋人往来的富商;“北贫”是指德胜门到西直门一带,那里居住着许多贫苦的老百姓;“南贱”是指前门到永定门一带,那里居住着戏子、窑子、厨子、老妈子、叫化子这些“小五子”一类的“贱民”,话剧《天下第一楼》所揭示的现象,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连买卖家都不收他们的子弟学徒。所以在那个时候,旗人当演员也是走下坡路了。
清朝给旗人一个“铁杆庄稼”,旗人没落了,解放后的“铁饭碗”也使我们的国有企业没落了,由此可见,任何形式的“铁”,都最终走向没落。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清代衙门知多少
- 下一篇:清人对性压抑妇人之揶揄与同情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