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明末的红夷大炮到底能打多远?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08月19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讨论射程的时候需要区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前者是指火炮所能够得到的最大的抛射弹丸的距离,一般情况下,炮膛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接近45度(考虑到空气阻力,45度的时候抛射的距离反而略小);后者是指火炮在保持足够的杀伤力和命中精度的时候所能达到?
    红夷大炮是明末从西方引进的前装火炮的,国内资料的相关记述感性多于理性,道听途说多于实地验证,所以留下若干关于其细节的难解之谜。就其射程而言,相关的说法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就不少,还有人专门撰写论文来探讨,比如这里:
    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e/92558x/2004/026/003/sk26_e3_9988983。pdf
    作者堆积了若干相互冲突的材料之后,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或者说非常难以理解的方式断言:
    “笔者综合古今中外有关红夷大炮的史料,推算出其射程当在今天的10里之内,有效射程为7-8里左右。”
    是否真的如此呢?
    说到射程问题,不能不谈到此类火炮中的一个异类:伊丽莎白女王的手枪(QueenElizabeth'sPocketPistol),虽然名称如此怪异,其建造倒是中规中距,当然除了变态的长度以外。这门大炮建造于1544年,是亨利八世收到的一个礼物,炮膛口径4又3/4英寸(121毫米),全长23英尺(超过7米,对于今天的火炮是一个寻常的数字,对于16世纪的火炮的确只能用变态来形容)。这个变态的家伙可以把12磅的炮弹发射到7英里(11。2公里)之外,这是我看到的此类火炮最远射程的数据。
    需要弄清楚的两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红夷大炮”?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似乎从明末到现在似乎一直没有太明确的答案。万历后期至少流行三种名字的来自欧洲的火炮:红夷大炮,吕宋大铜铳和西洋大炮,红夷大炮似乎专指来自英国/荷兰(荷兰人常会冒充英国人在海上劫掠,在珠江口也发生过英国和荷兰船只搁浅和沉没的事件)的铸铁炮,吕宋大铜铳指具有西班牙技术背景的铜制大炮,万历末年国内就开始使用直接进口和仿制的西班牙铜炮,而西洋大炮,似乎指的是澳门本地铸炮厂的产品(据说澳门土产的火炮质量超过欧洲本土,这个说法相当可疑),虽然技术来源有几种,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换句话说,并没有那一种火炮在技术上和设计上处于特别的优势,所以这里也就不作特别的区分,就统称红夷大炮。
    第二,什么是射程?
    讨论射程的时候需要区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前者是指火炮所能够得到的最大的抛射弹丸的距离,一般情况下,炮膛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接近45度(考虑到空气阻力,45度的时候抛射的距离反而略小);后者是指火炮在保持足够的杀伤力和命中精度的时候所能达到的射程。现代火炮不再重视区分这两个概念,凭借炮管和炮弹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测量、瞄准和校正技术,现代火炮即使在最大射程上也能够保持相当的威力和精度。
    但红夷大炮时代,或者说1600年前后,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更类似今天的步枪:一般的步枪针对人体目标进行射击的时候有效射程是400米,但是实际上步枪子弹在1000多米外仍具有致命的杀伤能力,其最大射程更是超过数千米。但是对普通的士兵而言(其实神枪手也一样)利用步枪准确射击1000米甚至几千米之外的人体目标完全是一个MissionImpossible。
    威尼斯共和国曾经对60磅的火炮做过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它能够在640米的距离长保持足够的威力和精确度,但是如果不考虑威力和精确程度,其炮弹最远可以飞行3000米,换句话说它的最大射程是3000米,有效射程是640米。1598年工程师EugenioGentilini发表了一份各种火器的直瞄射程和最大射程的表格,涵盖了从火枪到120磅重型火炮的多个型号。根据这份表格,火炮的直瞄射程在200码至300码之间,而最大射程,对于重型的火炮而言,可以达到3。5到4公里,而轻型火炮则可以短至2。5公里。据此,一些研究16世纪军事科学的文章认为当时炮兵开火的距离应当在300码到1000码之间。
    直瞄射程(PointBlankRange),指的是可以直接利用三点一线的原则进行瞄准,而无需考虑重力和风力影响的射程。直瞄射程并非是炮膛轴线绝对水平时的射程,通常情况下,瞄准线于炮膛轴线并非平行,而是存在一个夹角,就像当今的手枪的瞄准装置,有经验的射手知道,近处的目标实际命中点会高于瞄准点,稍远则会低于瞄准点,不过偏差并不足以打到影响对目标的有效杀伤。
    有效射程跟训练水平也有关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虎门之战中,两艘英国的74炮军舰分别在威远炮台360米和540米处下锚与炮台对射,结果是炮台被摧毁,而两艘军舰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损失。这并不能完全用已方炮"不利"来解释,当时虎门各地的炮台中就有大量外购的火炮,也不能用对方"船坚"来解释,再坚的船其尾部也是极其脆弱的,稍重的实心炮弹都可以击穿。
    虎门之战清军丢尽了脸面(如果还有脸面的话),20年后,1859年6月25日在大沽炮台稍微挽回一些,根据当时英军的现场纪录。数艘英军小型船只在距离大沽炮台500-700码的地方遭到炮击,3-4艘被击沉,由于同时还进行了登陆活动,人员也遭受到极大损失:死亡/失踪81人,重伤201人,轻伤144人,相对于整个登陆作战的部队1000人左右的规模而言,这个损失是非常惨重的。英军在时候的报告中提及看到炮台中有欧洲装束和面孔的人出现,冲到炮台附近的人甚至听到有人用俄语喊"多些火药!"。现在很难判断这些描述是英军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还是炮台当中的确有俄国人或者其他的欧洲人参战。
    主贴中的论文的作者认为红夷大炮有效射程7-8里,最大射程10里似乎是建立在对宁远大捷的误读上:他认为努尔哈赤最初离城池5里扎营,攻击失败后退后5里再扎营,于是认为五里+五里就是十里,从而认为红夷大炮的射程就是十里。实际过程恐怕并非如此,努尔哈赤采用了分兵的策略,自己在城北扎营,另外派一部分部队在宁远城南5里的地方扎营,这部分部队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来自山海关方向的明军的增援,或许为了避免两面同时受敌,所以扎营的距离稍远。
    遭到炮击的是城北的营地,可以合理推断,北营地离开城距离要比南营地更近。至于北营地最初的距离以及稍后后撤的距离都没有准确的说法。努尔哈赤发现攻宁远无法得手后移营到龙宫寺,并一次为基地进攻觉华岛(今天的菊花岛)龙宫寺离开宁远城的距离就是5里,可见在见识过红夷大炮的威力之后,他仍然认为5里是一个安全距离,超出了红夷大炮的射程。
    明清之际,可以使用的炮弹无非两种,一种是实心球形炮弹,一种是“散子”。明代早期的火炮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平坦的尾部,这是装填“散子”所必须的。按照戚继光的说法,整个装填过程相当繁琐困难,首先需要把火炮竖立起来,对于重达千斤的火炮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然后装填火药,在火药的上方安放木质的隔板(马子),最后在隔板上面放置弹丸,弹丸之间需要填充泥土。小心压实后才能准备击发。对于红夷大炮而言,首先其身长达到接近三米的长度,而且尾部并非平坦,按照以前的办法装填“散子”就不可能了。在炮身水平,甚至有一定仰角的情况下装填“散子”也无疑是其中极其困难的选择。所以,明清之际的红夷大炮所采用的应该还是实心球形炮弹。
    17世纪初期的火炮发射速度极低,1599年FrancescoDeMarchi给出的指导性意见就是20磅的火炮每天(12小时)发射不宜超过90发,在考虑到数千磅的火炮价格昂贵,部署和运输极其困难,所以必定会尽力让每一发炮弹都起到最大的杀伤作用。这种前提就决定了红夷大炮不可能用45度或者非常大的仰角来进行射击,如果发射的仰角是45度,南么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落地的角度肯定会大于50度,假设骑兵从地面到头顶的角度是220厘米,最大宽度是90厘米,实心炮弹“粘着死,碰着亡”(差不多),那么其有效的杀伤面积不过区区可怜的184厘米X90厘米,只有某人特别倒霉进入到这个区域内才能被杀伤。
    这显然不是红夷大炮这类武器的初衷所在。实际上,这类滑膛前装炮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以非常小的仰角进行发射的,而且在仰角小的情况下,还有极大的概率会发生跳弹,跳弹,甚至是二次的跳弹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利用实心球形炮弹巨大的动能在敌人的行列中“杀出一条血路”才是这类武器最大的价值:曾经有纪录33名带甲的西班牙重骑兵被同一发炮弹打死。为了尽可能的增大杀伤效果,炮手一般会沿着对角线的方向炮击敌人的行列(如果击中的话,对角线所穿过的敌人最多)。
    所以如果一定要给红夷大炮(采用实心炮弹)的射程下一个结论的话,二百米到八九百米之间似乎是一个更加合理的估计。最有效,杀伤效果最高的射程似乎更应在五百米以内。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