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的脚印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08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1
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说起清朝,总爱把它比喻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说它长,没错,从皇太极1636年称帝到末代皇帝溥仪1912年退位,足足270多年的历史;说它臭呢,确实也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接着一个地签,土地一片连着一片地割让,白银一箱抢着一箱的赔,通商港口一处挤着一处地开放。中国历史上最阴暗最屈辱的一页,都写着清朝的身上了。
今天,我觉得这种看法是对爱新觉罗氏劳动成果极大不公允的评断。毕竟清王朝国运不济是从乾隆后期开始的,而在此之前,却是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光是一个康熙帝就已经够份量了: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鳌拜,二十岁向吴三桂叫板,八年后平定三藩,三十岁收复台湾,两年后痛击沙俄,接着又亲征葛尔丹。何况他的身后,还有一位雄心勃勃的改革家和一位文治武功样样精通的十全老人,还有“摊丁入亩”的锐意改革和统一新疆的丰功伟绩。在爷孙三人主政的134年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丁兴旺,政治清明,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盛世。
对于人,一美可掩百丑。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沈括是如何如何的伟大,对科学发展有着怎样怎样的贡献,但却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当年他是怀着怎样一种嫉妒的心理,用苏东坡赠给他的诗句,对苏东坡进行极端无耻的谩骂和诋毁。但对于历史,是非功过,样样分明,它看重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留下的是长城,它记载的不过是一千个孟姜女的哭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留下的,是疮痍满目的圆明园,是瑟瑟缩缩的避暑山庄,它们记载的,是中华民族四万万人民的怒火。
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病了!其实,病入膏肓的,并非是中国,而是一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制度,其病原体一出生便潜伏在体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骨髓,清朝只是不幸运地充当了临终前的病榻。对此,“中兴名臣”曾国藩在最后关头给它打了一支强心针,依然没有改变它灭亡的命运。因此,请不要再责备慈禧、李鸿章吧,对于那些处在癌症晚期的病人,我们确实不能要求什么了。
陆幼青在癌细胞逐渐扩散的日子里,写下了《死亡日记》,而康熙光顾着为朱家修《明史》,却没有意识到今后将无人为他修《清史》,无法为二十五史写下一个完整的句号。
或许,历史本身就充满了遗憾和嗟伤。
2
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幌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市场。
满汉一家亲,从顺治帝入关开始,闹了两三百年,可汉臣真正受重用还要等到1961年慈禧授权曾国藩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的时候。当然,这种重用是建立在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八旗子弟早已腐败不堪,绿营官兵始终难成大器,只有地方团练式的湘军才具备与太平天国一战的资本。然而,当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攻破金陵之日,朝廷谕旨到了:
曾国藩以儒臣从戎,历年最久,战功最多,自能慎终如始,永保勋名。惟所部诸将,自曾国荃以下,均应由该大臣随时申儆,勿使骤胜而骄,庶可常承恩眷。
其中意思,不言自明。曾国藩作为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最后一面旗帜,淮阴侯的下场,及自己现在的处境,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手握十二万骁勇善战的虎狼之师,仁义广施,威名远播,功高盖主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还要加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慈禧太后能不提防着你吗?
那为什么曾国藩不揭起“驱除鞑虏”的大旗呢?
因为,慈禧抓住了他的要害。作为一个儒家思想忠实信徒,平日在奏折中对皇帝忠心耿耿,在家书里对子弟循循善诱,一旦造反,自己过去的行为岂不是欺世盗名?当初卑如草芥,今日贵为甲侯,权绾两江,这一切都来自天恩,怎么能背叛它呢?慈禧深知儒家信徒的心态,稍稍动以春秋之义,便让一个大汉族的真男人,屈尊在自己胯下。
由此可见,在意识形态上,满汉两族之间没有隔阂。要说还有什么疙瘩,恐怕只是存在于统治阶级里,存在于乾清宫内。
落后的民族总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征服,故宫的游客们不会去注意乾清宫旁的小字。无论满人的铁骑是怎样地横扫千军锐不可当,依然要老老实实学习汉字,学习孔孟之道。暂且不说康熙大帝是怎样的一位国学大师,君不见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就是其手下大学士明珠的公子!
于是,满汉两族有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有了一处共同的依傍点,也就有了一个共同的中华。
3
说到清朝,就无法回避科举。
这一始于隋唐的制度,让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都做着同一个梦,也为中国造就了十万进士,其中不乏像范仲淹那样先忧后乐的人才。但到了明清时期,考试逐渐僵化,培养出来的尽是些没有主见、呆头呆脑的奴仆。没想到西欧人造访清王朝,竟无不惊叹世间有如此“完美”的文官选举制度,回国后便迫不及待地普及开来。浪漫的法国人更为之增添了客观题这一内容,使今天中国的考生要横眉冷对那些A、B、C、D。
我想,那些洋鬼子一定没有亲身到科举现场去实地考察过,否则不会做出如此草率的判断。我们今天的高考,强调的是“不准带何物入场”,而清代的科举,强调的是“准带何物入场”:为防止在衣服里携带作弊资料,只准穿单张羊皮;辫子里头怕内有乾坤,解开来看看;最有辱斯文的是,连肛门都要检查。这时的西方,启蒙运动正蓬勃发展,要是那些宣扬自由平等的人们看到此情此景,还会认为这是“完美”的吗?
无可否认,考试仍是至今选拔人才的最佳方案,但关键是要看考些什么。可能是审卷的学者们对着那些五花八门的答卷感到老眼昏花,于是决定实行八股取士。这倒有点像我们今天政治考试的问答题,格式早已确定,答题思路、内容范围也是早已在书本上的了,你就甭管这么多,照“填”就是了。无聊的八股文上耗费着青衫学子的光阴,也在榨干中国人的创造力。
中国人向来把文化素质作为选拔官吏的准绳,表面上看是促进了全民族的文化底蕴,实际上却是对文化的无情践踏。试想一下,在考场求稳心态及紧张情绪的作用下,真的能检验出一个人的实际文化修养?从古至今有哪几篇佳作是来自于考场上的?联想到我们今日的语文考试作文,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在800字的框框里,真的能分出谁高谁低?
在这一方面,香港的经验确实很值得借鉴。表弟在香港,回来省亲时看到我发表在杂志上一堆一堆的豆腐块及枕边的《古文观止》,便问我语文成绩一定很好吧。我坦言道,非常一般。细问之下,才知道香港的语文考试只是一道文言文,一道作文,仅此而已。
脑子里马上萌生了一个念头——去香港考试吧。
4
清朝国势日衰,文化繁荣,很有“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味道。
在这之前,魏晋的动乱中有蔡文姬的悲愤和阮籍的风度,南宋的懦弱里有辛弃疾的长啸和李清照低吟。而在清朝的国恨家仇中,幸好有曹雪芹和王国维。
曹雪芹的生平不用多介绍,一部旷世著作便让他永垂青史,蜚声国际。今天,世界各地都有红学会,能同享此待遇的恐怕只有莎士比亚了。曹雪芹将个人复杂感情注入笔端,不自觉中就成为了经典。《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蕴藏了中华文化两千年的沉淀。就比如林黛玉教香菱写诗的那一段,现在还常被用于古典诗歌初学者的入门读物。除此之外,其中的亮点,如《好了歌》、《葬花词》等等,不胜枚举。这不愧是一部集古今艺术成就之大成的作品,其影响力是曹雪芹怎样也想不到的。
与莎士比亚一样,曹雪芹走的是悲情路线。他生活在一个奄奄一息的社会,只有用悲剧才能祭祀它,才能充当中国封建社会古典文化最后一阙挽歌。他的声音并不孤独,至少还有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
了解王国维是从《人间词话》开始的。这位博学鸿儒在书中阐述了“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等。可是,对封建文化越是有研究,生命就越痛苦。因为文人向来都是脆弱的,从屈原到海子,甚至是大文豪苏东坡,也有几次自杀未遂的经历。当清王朝不复存在,当曾经的信仰崩溃,生命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一九二七年六月一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而死,享年51岁。这不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历史的必然。
【来源:网络整理】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