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卧龙(二)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5年08月22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他们也是从洛阳到这里的”我又想起了故乡,心中一痛。
    “三弟。”二哥停顿一下说道。“我们诸葛世家从北边南迁是父亲的主意,来到这荆州之地,才感到了几分宁静,但今日北方战火重开,曹操和袁绍将要在河北开战了,昨天还看见河北的使者途经咱们村去襄阳,他在休息的时候说,袁绍的大军已经快到达黎阳城了,我想他们一定是想让刘表公从南策应他们。前两日,张绣也从咱们村过,说曹操本来是准备南征,但被北方的袁绍给牵制住。但他们无论谁胜利,我们这里都将不会成为安生之地了,所以我在这个时局纷乱的时候,我请大哥和三弟来就是想听听大哥和三弟的想法?”
    “说的对,今天的北方已经大乱,从洛阳毁城后,北人皆分两路南下,一路去汉中,一路来荆州,但我认为江东的孙策那里才是安定之地,江东北有合肥之地可守,孙策公北进剿灭袁术,南面扫平王郎,严白虎,现正并力西进,准备和黄祖决战长江,所以他正是用人之时,而且我也认识鲁肃公,为人英武神俊,连他都在孙公的麾下,所以我认为三弟应该随我南下,去孙公那里。二弟你我并不勉强。”大哥说道。
    正说着,一阵脚步从门外传进来,“来来来,这是给你们煮的酒,你们兄弟三人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聚会了,看均弟越发的英俊了。”刚才那甜美的声音又传进我的耳朵。
    “原来那个最年轻的叫诸葛均。那两个人叫什么哪?尤其是那个救我的人。”我心中暗道。
    “嫂夫人真是贤惠呀,二弟有福了,夫人即有才学,人还贤惠,真是可喜呀。”大哥呵呵的笑道,手中接过了酒壶,向二弟和三弟身前的酒杯倒酒。
    “我不打扰你们了。你们尽兴的喝吧。”言罢,转身出了屋外。
    “好了,大哥,喝了这杯酒我们继续说吧。”年轻的诸葛均说道。“我们先不谈将来了,先说袁绍会打败曹操吗?亮哥你认为那?”眼睛盯着我的救命恩人。
    “原来他叫诸葛亮,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我心里暗暗琢磨着。
    “呵呵呵呵,说起这两个人,先父在朝时,回家曾说过袁绍和曹操的一番对话,当时朝里的人都认为袁绍说的好。”诸葛亮放下书,饮酒笑谈。
    “父亲怎么对你说的?”诸葛均着急的问道。
    “先父说,袁绍认为他如果有北方四郡,以俯仰之势,可得天下。”诸葛亮仰首望着墙上冀州和并州的地图,说道。
    “说的对,我认为也是这样。”大哥突然说道。
    “大哥为何有此一说?”诸葛亮说道。
    “对呀,大哥为什么这么说?”诸葛均也问道。
    “二弟,三弟,我是在想投靠孙策公前考虑对策时认为地势之重要已经超过天时。袁绍占领北方四郡。北和异族,南通刘表,攻取中原之地,似高屋建瓴一样,而且袁绍又灭公孙瓒,骑兵尽收,想那白马骑兵在剿灭黄巾军时多么英勇。所以说袁绍不愧时一时的英豪,而且平定中原之地后,先南迫孙策,西取关中,而后南下取荆楚,将川地,吴地分为两半,分而取之,可以平定天下。”大哥慷慨而言。
    “然大哥为何不去投奔袁绍?”诸葛亮反问道。
    “那袁公四世三公,学生满天下,一般的人去投奔,根本没有什么发展,而且他多谋少断,并且那里田丰,审配皆是河北名士,已经云集在那里,我去已经无立锥之处了而且河北之地,看似稳固,其实不然,北有夷狄之族在后,时刻提防,西少关中屏障,故西北皆少鼎足之势,昔战国在那里立国的赵燕之国,皆要北御外寇,内防关中。所以说起这个形势,江东孙公乃是兵圣之后代,对人温和,待之以理,而且霸业初创,正是用人之时,所以投奔孙公为我之目标。江东之地,易守难攻,进可夺荆楚之地,以夺天下之枢纽,观天下之变,退可稳守九江,而固江东。而且江东气候温和,花香鸟语,是最有发展的好地方。三弟,二弟跟大哥去江东吧。”
    诸葛亮微微摇头,默然无语,但眼光已经投向吴地之图。
    “三弟,你再考虑一下,大哥认为吴是首选之地,你跟大哥去吧。”
    年轻的诸葛均应答道:“瑾哥,我要找一个安定之地去谋生,天下之大,我希望跟随一位名主,文可安邦,武可定国,随他进可有夺取天下之志向,退可以守一国之疆土,所以我想选择一个英主。大哥,恕我不听大哥之言。”
    原来刚才大哥叫诸葛瑾。我心中暗道。刚才说话这大哥和三弟都有经天维地之才呀,那个二哥一直没有说话。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才干。不过听诸葛均的话他要躬耕一世,到了兵灾来临时才考虑找两人商量,可见是没有什么志向。
    “大哥,江东之地虽好,但自楚吴以来,那里的氏族之力强大,各自有自己家族的库兵。你去那里要多虑呀。”二哥诸葛亮突然言道。
    诸葛瑾听后,微微点头,含笑看着诸葛亮,一言不发。
    酒香混着茶香在房间内弥散,三个人在淡淡的香气中畅谈着。
    “对了,二哥,刚才你说道袁绍和曹操的谈话说到一半,那袁绍说他得地理就可以平天下,那曹操怎么说?”诸葛均言道。
    “那曹操说,我尽得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在任意一处,可平天下。”诸葛亮喝了口酒,坦然言道。
    “这才是真英雄呀。”诸葛均赞叹道。“我就是欣赏这样得明主呀。而且曹操已经让汉帝居住在许昌,可见其尊王之心。”
    诸葛亮微微的摇了摇头。
    “但曹操和袁绍的战争才开始,谁胜还未可知呀,不过我认为各有胜算。”诸葛瑾言道。
    “刚才你不是是说袁绍占地理一定胜利吗?”诸葛亮问道。
    “话虽如此,但还要靠用兵之妙,从河北图看,北高南低,又是中原平原,曹操盘踞中原,东有徐州刘备之变,西有李催,郭汜余党,南有孙策公,西有刘表公,然袁绍联一可让曹操两面受敌。胜算很大。”诸葛瑾道。“但……”诸葛瑾沉吟未言。
    “但大哥认为,南边孙策初平江东,西和黄祖决战长江,故无暇北顾,荆州刘表,为人安逸,而且有孙策枕掖之患,所以北让张绣做缓冲,表明是稳守荆州,抵御孙策。而西边董卓残党更是有气无力,不足为患大哥可是这样认为的?”诸葛亮突然接口言道。
    诸葛瑾含笑点头。
    诸葛亮眼睛一亮,接着说道:“只有曹操东边刘备,可谓劲敌。如果我是曹操就会南和孙权,皇帝在曹公手中,此为易举,而后一兵防张绣,控制刘表,关键是袭破刘备是真。所以貌虽绍强,而刘备一破,曹操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二弟果然高见,和我思考的一样呀,来喝酒。”诸葛瑾高兴的说道。“这也是我所想的。呵呵呵呵。”
    两人谈兴正高。酒正喝到好处。
    “不过那曹操兵少地狭,真可以袭破袁绍吗?如果他真可以攻破袁绍,那真是一世的英才。”诸葛均叹道。
    诸葛亮望着他笑道:“三弟多虑了。那曹操可以带刀行刺董卓,可见其胆,聚家兵于故乡,可见其魄,以义兵之首而反董卓,可见其勇,平吕布于河东,可见其智,揽汉帝于许昌,可见其谋略之深,足见其有吞并天下之心了。所以我认为曹操胜算极大。”
    我闻听此言,仔细观看诸葛亮,看到他谈吐间透着英俊不凡的气度。果然这三兄弟皆是天下英才,心中暗暗的佩服,不觉间回想起洛阳的自己的兄弟,不由得叹息一声。声音很小,但诸葛亮已经听见,回头向我偷偷一笑。仿佛是说:“你都听见了,呵呵。”
    但大哥,三弟没有留心他回头,他们接着说。
    诸葛均道:“二哥言其曹操如此之果敢,为何不去投奔。”
    “呵呵,曹操虽然果敢,但他屡次犯上,有违圣人之道,天地间有浩然正气,君为上臣为下,而曹操以下而犯上,虽留汉帝但未存汉心。我不会跟他的。呵呵,来喝酒!”言罢,诸葛亮举杯敬酒。
    我心中一动,很少听到这样的话了,自从被迫从家中从军,就在也没有听到类似的话了。军营中充满了士兵的粗野,马蹄和女人在军营中并存。
    “来,这位小兄弟,你也躺了半日了,一起喝杯暖酒,缓和一下身体。”诸葛亮手中拿着两杯酒向我走来。我得脸一下红了起来,不知道是暖炉太热,还是感觉跟他们喝酒有几分惭愧,或者其他。。。
    望着诸葛亮含笑的脸孔,我慢慢坐起来,接过了酒,仰头喝下,感觉到一股暖流延着喉咙温暖着我的身体。
    “小兄弟是那里人?为何流落到这里?”诸葛亮问道。诸葛均和诸葛谨也围了过来,都看着我。
    “我是从曹操的大军那里逃跑到这里的。”我说道。
    “曹操的军队?可是你为什么要逃跑哪?”诸葛亮问道。
    “因为我讨厌战争。”说完我的心里大痛,我回想起了几年来的经历。
    窗外又开始飞小雪了。
    那天,我们和曹仁的铁甲军作战,我们这些洛阳子弟兵被排在最前面,而我们的身后是西凉的军队。我们正面对着铁甲军,面对那冰冷的枪锋,心中的恐惧越来越强,可是我们恐惧的并不是对面的敌人,也不是身后用刀威胁我们的西凉军队,而是我们的父母亲人,他们都还在洛阳城里作为人质。天下着雪,可是我们的心中也流着血。寒冷和恐惧在我们这些人间蔓延,所有的人握枪的手都被冻僵了。
    大风开始刮起来,我们就象草原上的稗草一样被一片片的被风吹倒,不过就是倒下永远也站不起来了。血燃红了土地,马蹄声和喊杀声在我的耳边回荡,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他们根本连枪都不知道怎么用,在铁甲军面前,就象婴儿拿着枪一样,只有我一个孤单单的站在那里,身边的刀枪的碰撞声已经让我麻木了。“钟学琴,孟庆玉”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就在我的身边倒下,一动不动,身上流着血,杀死他们的铁甲军还用刀砍下他们的首级来请功,曾记得他们和我一起在洛水桥边看灯,在太庙门前高歌,在酒肆放纵到深夜。可是他们都倒下了,连头都被敌人砍去。身边倒下的人飞溅的血已经将我得战袍染红。我屹立在铁甲军阵中,环顾左右,洛阳得子弟兵已经所剩无多。那些铁甲军看见我一动不动,被我的悲痛给震住了,他们包围了我,但没有人敢向前和我交手。就在那个时候,我感到了哀兵的感觉,突然间我象疯了一样向铁甲军冲去。
    “抓住他,这个人很特别。”一个骑着马的将军对着铁甲军命令道。
    我用手中的长矛刺向身边的铁甲军,但他们的铁甲阻挡了我的长矛。长矛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几个铁甲军扑了上来,把我按在地上,地上的鲜血染红了我的脸,我的眼前变成了红色。后脑被重物给击中,昏了过去。
    一盆凉水泼醒了我,泼我的卫兵冷冷的看了我一眼就出去了,我发现自己被捆在一个屋子的角落,旁边都是我看见过但不认识的西凉将军。他们的头都低着,无奈的叹息着。我突然发现我的恐惧一扫光,我看见了那天去我家抄家的家伙,他也被捆住了。但他早就失去了当时嚣张的样子,头低的着了地。可是他的身材我永远记得。我挣扎着向他奔去,我已经失去了报复的决心,我只想知道我的父母怎么样了。我爬到他的面前,用头顶着他的头大声的喊:“我的父母怎么样了,你说,你说。”可是迎接我的却是一副呆呆的面容,他嘴里流着白沫和血看着我,他已经没有舌头了。可是他却认出我来,惊恐和惧怕浮现在他的脸上,不停的向柱子后面移动躲闪着我。旁边的俘虏说:“他早就疯了,你别问了。”我也呆呆的望着他,随后被门口的卫兵给拖到角落暴打了一顿。但我早就麻木了。
    随后的日子里,我就跟随着曹操的军队四处征伐,在之后的一次次战争中,我们屠杀了一座座城市,在凄厉的尖叫中,我们扯碎了无数少女的罗衫,鲜血一直就伴随着我。将军的欢笑和士兵的野蛮在中国东部的大地上蔓延。我从一个小兵升为曹仁将军的亲卫长。每次我为曹仁将军伫立在大营门口时,营中女人衣衫的撕裂声和呼喊声总刺痛我的心。每次事后,曹仁整理衣服出来的时候总是拍着我的肩膀说:“归你了。”
    每次征讨结束后,我总是想着回洛阳,虽然我知道那里已经是废墟。但我还想回去,直到曹操主公迎接皇帝去许昌,我回到了我希望的洛阳。
    残阳如血,夕阳照在太庙的废墟上,硝烟已经散尽,留下的满是凄凉。我带着两个亲兵来到我家原来的地方,只看见只有我童年围绕跑的残柱,孤屋中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来到洛水断桥旁,那里早就消失了朋友的欢笑,剩下只有一座断桥。我跪在洛阳的土地上,为我的故乡而哭泣。
    当我跟曹仁说我要驻守洛阳的时候,曹仁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只说了一句:“不行。”于是我要离开曹营,我要寻找我的父母,寻找一片安定的土地。
    “唉,天下纷纷扰扰,何处才是我立身之处呀”这句话又浮响在我的耳边。
    “他一定是累了,我们让他多休息吧,我们继续说吧”诸葛亮看我久久无语,叹息了一声向他的大哥和三弟说道。
    “好的,小兄弟,你好好休息吧。”诸葛谨对我说道。
    三个人又围座在小几前,继续叙事。我躺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雪,感到了一丝安静,耳边没有刀枪摩擦的尖锐声,没有了百姓被屠杀的残叫声,没有曹仁的狞笑声,剩下的只有三个高人在谈论他们的未来。
    一阵梅花香气从屋外飘到屋内,随之而来的诸葛亮的老婆,她手总握着几支梅花从屋外走进屋内,进了屋对三个兄弟说道:“看看今年的梅花,特别的红艳。”
    “嫂子请座,这花真艳丽。”诸葛均说道。
    “夫人请座这里,今天还真好兴致”诸葛亮微笑起身让座。他的夫人座在他的身边。
    “今天你们三兄弟难得一聚,应该好好畅谈一下。我采些梅花给你们助兴。”夫人微笑这说道。
    “来,为嫂子喝一杯。”诸葛均说道举起杯酒。
    “好,来喝一杯。”诸葛谨也说道。
    “好,我就饮了这杯酒”夫人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你们今天都谈论些什么哪?”
    “呵呵,我们今天说说我们将来的志向。夫人”诸葛亮对着夫人说道。
    “好呀,好,现在局势复杂,你们如果三个出山就会要把天下局势给改变了。不过……”话说一半,欲言又止。
    “不过我们都会为天下苍生着想,我会牢记岳父的教诲的。夫人。”诸葛亮微笑着看着他的夫人。
    “黄老伯父真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令人敬佩,敬佩呀!”诸葛谨言道。
    我心道:“真是贤惠的黄夫人呀!”
    “大哥说的对,父亲也教诲我们说,今乱世将起,你们三人要为苍生谋福利,成为大汉的忠臣。”诸葛均说道。“对了,二哥,你对未来的局势有什么看法?让我们也参考参考?”
    诸葛亮和夫人对视一下,笑容浮现在两人面上。黄夫人对着大哥诸葛谨说:“先听大哥的想法。”
    “呵呵,好,我就说一说。”诸葛谨笑道。“今天的曹操和袁绍的战争的胜负将左右天下未来的局势,但他们无论谁赢都将面临一个这样的局面,正南方向,就是他们将以徐州为基地向南争夺淮南之地,兵锋指向长江。西南方向,他们会占领新野,夺取宛地,并争夺襄阳,以襄阳为基地,南取夷陵,封闭入川的大门,向东南夺取夏口,九江,根本目的是占领江陵。西面方向,他们只要固守长安,以关中为基地,以渭水为脉络夺取西凉,陇右,而后南下,夺取汉中,南郑,以那里为基地入川。以平定天下。”
    “高见,兄和我看法类似。不过我想补充几点。”诸葛亮说道,“曹操如果袭破刘备,那他就已经占领了徐州,下坯,所以东吴如果失去淮南,就失去了江北屏障,但如果东吴固守采石要塞,那曹操将东面将面临长江天险,而无法逾越,而且曹操水军很少,而江东河流纵横,曹操的铁甲军和骑兵将很难展开。所以曹操从东线进攻的可能性小。”
    “那你就是说曹操的军队一定是以荆州为基地,向东讨伐,夺取襄阳,夏口,江陵,九江。延长江水陆并进。”诸葛谨说道。
    “对,这样江陵一失,长江天险就让曹操和孙策共得,所以你的主公孙策才要拼了命和黄祖争夺夏口。呵呵。大哥,西线比北线要重要。”诸葛亮对着诸葛谨说道。
    “二弟说得对,所以我说孙策公是一个名主。呵呵。”诸葛谨笑道。
    “以大哥,二哥的看法,我们居住的地方不是马上要兵灾重叠了,而且来的很快。”诸葛均叹息道。
    “是呀,天下这次是真的要大乱了。”诸葛亮又和他的夫人对视了一下,叹息了一声。
    “二弟,你是怎么想的,你真的要在这里隐居下去吗?”诸葛谨说道。
    “大哥,我说过,我要遵循父亲和岳父的志向,等待一位明主,他首先要光复汉室,并且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中,我就在这里等待他的到来。”诸葛亮笑谈道。
    我的心中一动,他说的这个人,我好象有点印象,是谁哪?我跟随曹仁讨伐徐州的时候,曾当地的百姓说:“大汉皇叔刘备来到后,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后来这个刘备还参与了光复汉室的,反对曹操的斗争,但可惜失败了,他失败后占领了徐州。他要光复汉室,解救百姓于水火,难道诸葛亮要辅佐的人是他,可是他的军队太差了,虽然他的将领很英勇,但我们在作战中总是占有先机,设计将他迷惑,而他每次都被骗,可是如果诸葛亮辅佐他,那胜负就未可知了。不过他远在徐州,怎么可能来到这里哪?
    “可是你非要在这里等他吗?”诸葛均问道。
    “是的,三弟,这里是天下的枢纽,南北往来之人稠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可以寻一位明主。呵呵。”诸葛亮饮了酒说道。
    “那二哥志向以定,大哥一定要去江东,看来我也找一位的明主了。呵呵。”诸葛均笑道。
    “好了,你们三兄弟无论跟随谁,都要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呀!”黄夫人说道。
    三个人听听此言,都默默无语。
    “好了,天快了黑了,我们要吃饭,今天我特意为你们做了几个好菜,你们谈吧。”夫人起身出去了。
    良久的沉默。
    “二弟,三弟,黄氏说的对,不过天意难测呀,但我们难免将来不在战场上相会,到时我们各从其主,如果可以避免战争的话,我们一定尽量避免吧。”言吧,诸葛谨叹息道。
    “是,大哥说的对,我如果可以避免战争,一定要尽力避免,让天下百姓少受刀兵之苦。”诸葛亮也动情的说道。
    “小弟也一定出力。大哥,二哥,天下的未来就看我们的了”诸葛均赞叹道。
    一缕夕阳影射到三个人的身上,发出灿烂的光辉。我躺在那里,看见一丝希望。
    屋外的风吹的更紧了,雪花变的更大了,但我已经感觉到真正的暖。
    “唉,天下纷纷扰扰,何处才是我立身之处呀”我已经找到了。
    三天后,我离开了卧龙岗,向汉中的方向去了,那里有个五斗米教,可以白吃白喝,真是理想,呵呵。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