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河南卫辉孔子剑刻碑真的假的?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0年04月2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悬念一:春秋时期的孔子会写隶书吗?
    悬念二:孔子在石头上挥剑刻碑文有无可能?
    悬念三:卫辉比干庙发现孔子真迹是不是炒作?
    日前,从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庙内传出一条消息,称孔子亲帅弟子祭拜比干时,在一块石头上挥剑刻下“殷比干墓”四字,是迄今现存的唯一孔子真迹,保存至今。由于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孔子的真迹早已绝迹,因此消息一经传出就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但有专家对其真伪表示质疑。为一探究竟,4月12日,记者赶赴河南卫辉比干庙。
    -孔子剑刻碑最早镶在墙上
    比干庙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王金良这几天忙坏了。消息传出后,他已送走了大批的新闻记者,没等记者说完来意,他就直接带记者去看孔子剑刻碑。王金良说,孔子剑刻碑不是刚发现的,1985年对外开放时就有了,再往前查,明清时代就有记载。
    占地约10亩的比干墓冢前,一块高约两米的石碑分上下两部分。“殷比干墓”四字位于下端,清晰可见。王金良指着碑的上端说,这是清乾隆皇帝亲书的“宣圣真笔”四字,意为下面四个字是孔子亲笔书写。仔细观察孔子剑刻碑,四个字中的“墓”字已经残缺,所缺部分以水泥来弥补,四个字呈正方形排列,直径约30厘米,很紧凑,像是镶嵌在整个石碑上的。王金良说,孔子剑刻碑以前不是在这里镶嵌的,最早是在比干庙的围墙上砌着,1985年修缮时,做成了现在的样子。
    对于孔子剑刻碑上的“墓”字还有一些传说。王金良说,当年孔子在刻字时,对他的弟子们说,比干是大地的儿子,“墓”字下面就不需加“土”了,于是,刻成了“莫”字。王金良解释说,按照中国文字的验证,古时,“墓”和“莫”应该是通假字。
    -专家认为真伪难辨尚待考证
    据介绍,1999年,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来此参观,见到剑刻碑上的字体时说:“这是隶书,春秋战国时期隶书还没有出现,应该不是孔子的真迹。当然,也不能光靠字体妄下定论,还得靠文物学家来进一步判断。”
    记者采访了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刘增祝,据他介绍,从没听说过国内还有现存的孔子真迹,因此,不排除炒作嫌疑,对于比干庙内的剑刻碑现在很难去判断真伪,要等进一步去考证。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表示,在春秋时期还没有碑文出现,孔子也不可能去刻碑文。他说,以前在一些地方出现过孔子真迹,但他都亲自去考证过,全是赝品。
    -管理处主任从四点推测剑刻碑是真迹
    单凭四个字如何来考证这块碑文出自孔子之手?比干庙文物管理处主任丁志辉说,自己多年来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有四点可以推断剑刻碑是孔子的真迹:比干和孔子思想很接近,所以孔子来祭拜比干是肯定的;中国文字的演变,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小篆已经使用,所以许多字体不是在某一个朝代才开始使用,如简体字,应该在两汉之前就在使用;青铜器铸造技术,春秋时期,青铜器广泛应用,打造一把削铁如泥的剑很容易,所以孔子剑刻石碑没问题;清代考据说,乾隆皇帝让人对剑刻碑考证后才御笔题词“宣圣真笔”。记者追问,哪些书籍里有记载剑刻碑的渊源。丁志辉说,史书上的记载都注明了是相传,没有肯定,自己也是推测。
    -即使是赝品也是世上独一无二
    1999年,丁志辉曾到山东曲阜参加孔子研讨会。会上,他向主办方介绍了剑刻碑,曲阜方面也挺感兴趣,专程派人来参观,后曾提出想购买这块碑,问出多少钱?曲阜方面说,两千万怎么样?丁志辉说,出多少钱也不能卖,这是国家级文物。曲阜那边说,现在很难说就是孔子的真迹,也许是假的呢?丁志辉说,即使是赝品,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如果这块碑不是孔子真迹,那么根据史书记载,至少也是从汉朝流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以也有一定的价值。
    记者问丁志辉,是否曾想过利用这块碑的名气给比干庙带来收入。丁志辉说,这是肯定的,但比干庙的名气不是靠这块碑扬名的,因为比干被周王室亲赐林姓,比干成为天下林姓的太始祖,每年的4月初4,国内外的林姓儿女都来此寻根祭祖,捐资修堂,规模空前,这是比干庙的主要收入。
    记者在剑刻碑前碰到一队来自兰州的游客,他们听说有孔子的真迹,纷纷抢着合影留念。对于碑的真假,游客们表示,无关紧要,不管谁刻的碑,都表明后人对比干的崇敬之情。文并摄/本报特派记者武子栋
    《北京青年报》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