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再议夏都、猗顿与郇阳城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0年04月2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猗顿墓在山西省临猗县牛杜乡王寮村的村西头,陵园规模不大,但古朴肃穆。这就是古代巨商——猗顿的陵园。自古以来,富比王侯者,何止百千人?但猗顿这位布衣商人,却受到后人辈辈世世永远的纪念。这值得人深思。
    何时由一尊孤独的古墓逐步形成如今陵园的规模?这既无史书记载,也无专文传世,难以考稽;此处只有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立的一座石碑。碑题名《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
    碑文称猗顿生前“其富甲天下”,“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皆其所有”。“或者急公奉饷,上有利于国;或者悯孤怜贫,下有济于民”。
    在距此不远(约40公里)的东北方向上也有一碑,是清代咸丰年间的,是村民为一老妇立的德行碑,碑文有这么几句:“人有与千金而不悦者,亦有被微惠而不忘者,何也?视其与者心诚与不诚。诚则不忘报。”“施恩无念,知恩图报,积而能聚,厥后克昌”。也许能启迪人们。
    这段题外话,只是提醒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的文明中,如:历代的皇城宫殿,富人的豪宅等等,为何一毁再毁?几乎没有民间为皇帝或大富豪立碑。为什么?现西方国家认为我们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理由是商朝之前我们没有皇城,等等。害得让我们现在苦苦地四处寻找商都、夏都。在我们的历史上,一旦统治阶级与人民对立成为冤家,一旦社会发生动荡,造反者对冤家的财产(包括无辜的文明)的毁灭是无情的。夏桀、商纣的都城,秦始皇阿房宫在动乱中荡然无存,此类例子数不胜数。
    言归正传,猗顿生活在二千四百多年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混战时代,诸多诸侯势力都投入到一场生死存亡的争斗中。争城一战,杀人盈野,弱肉强食,残酷吞并。这时遍地战火,他何能在此立足,并发展成富商。
    看看传说中的猗顿。
    猗顿并不姓猗,据说姓王,因他后来在猗地落户,在猗地发迹,死后又埋葬在猗地,故称猗顿。猗顿的老家在鲁国(今山东)肥城,原来是祖祖辈辈耕读人家。到他这一代,已经是“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饥寒交迫,难以为生了。猗顿离开家门,到处奔走。决定向陶朱公求教。陶朱公他的原名叫范蠡,是辅佐越王勾践复仇灭吴的第一号人物。陶朱公向猗顿传授经验,指点迷津,给他面授八个字的真经,道是:“子欲速富,当畜五字。”(字:雌性的牲畜)即畜养五种(牛、马、猪、羊、鸡)母畜。
    于是,猗顿到了古郇地——晋国的河东盆地。这里,南倚中条山,北枕峨嵋岭,山下盐池,中带涑水。那时由于战争不断,这里虽说土地肥沃,却也是人烟稀少,一片荒芜景象。猗顿在此发展畜牧事业,召来了远处近处的人们。渐渐地,围绕猗顿的居住点,落户的人越来越多了,终于聚成了一大村落,这就是后来人们称做的猗顿城。
    当畜牧业空前壮大时,猗顿又在运输业上打主意。先组织人力在中条山开出一条运输山路,使畜驮车载的池盐从山的北脚下运往山南,然后销往齐、鲁各地。同时又组织人力修筑了一条由禹都通向西河口的百里通道,以便把池盐顺利地运往秦地及西域。
    池盐运输队是以运输为业的,但同时,又是一支畜牧业的宣传队,也是一支珠宝的收购队。西域各地的珠宝,源源不断被带回猗地、经过猗顿的鉴定,分开种类,标明档次,划定价格,投入交易。这样,很自然又在猗地开发了第三种经营业务——珠宝业。
    作为珠宝业主,猗顿不仅对西域运回的珠宝作鉴定,而且内地诸侯国中上层社会的贵族也找他鉴定珠宝;甚至珠宝商在珠宝的交易中,不经猗顿鉴定,就难以确定珠宝的真伪优劣。珠宝业的出现,把猗顿的社会声誉自然而然地推向一个新高峰。各诸侯国的权贵们谁也不敢以商人看待猗顿。猗顿除了富比王侯,更与王侯分庭抗礼。汉朝刘安《淮南子•泛论训》,晋朝葛洪《抱朴子•擢才》,都高度肯定了猗顿在珠宝的经营与鉴赏方面的盖世成就。
    前面交代过,猗顿姓王,并不姓猗。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王寮,二儿子王景,三儿子王鉴。猗顿没有把自己的百万财产交给儿子让他们坐享其成。而是让这三个儿子分住在三个牧点上,和众人一起经营畜牧。至今这三个村子仍以他这三个儿子的名字为村名。
    在为猗顿作传当中,有一个至今悬而未决的老问题,这就是:是先有猗氏而后有猗顿,还是先有猗顿而后有猗氏?
    说先有猗氏而后有猗顿。理由是:猗顿并不姓猗,他是由山东老家来到猗地落户、在猗地发迹致富而得名的。所谓猗顿,就是顿于猗的意思。这是说,猗氏作为地名在前,猗顿作为人名在后。这从《汉书•地理志八》中可以得到印证。《汉书•地理志八》中载有:“秦置河东郡,县二十四。”这二十四县中,其一就有猗氏县。可见猗氏在秦之前作为地名早就有的。只是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时才把猗氏定为县的。在汉朝孔鲋《孔丛子•陈士义》中说得更明白,它说:“猗顿兴富于猗氏,故名猗顿。”说先有猗氏而后有猗顿其人,这是早为秦汉史书所证实了的。
    说先有猗顿而后有猗氏,根据是元朝胡三省《资治通鉴注》的说法:“猗氏县,属河中府。宋白曰;‘本郇园地,猗顿于此起富,故曰猗氏。”’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刻石碑《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碑文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后世纪念猗顿,“像则礼祀之,墓则表之,县且名之,竟不朽之若是!”这里说的是:由于猗顿有恩于当时,有德于后世,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作县名。此论一出,在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府志和县志里,几乎都是说先有猗顿其人而后有猗氏。
    笔者认为当时猗氏在郇阳城外,是一片废墟,极可能是夏都废城遗址。
    理据有以下几点,一是此地本是郇国园地,外地流浪或逃荒的贫士猗顿立足点只能在废弃的城边下生活放牧,这是一般常识。解放前的外地逃难的人大都如此。放牧只能在废弃地,不可能在国王的园林。
    二是笔者在考察古郇阳城时,众人都说着这么一句话,即:郇阳城是王寮,王景,王鉴三兄攻破的。这说明郇阳城攻破与富起来的猗顿三个儿子有关。
    三是从猗顿二字的字面上理解,猗顿与畜养动物的临时居住有关。这地方就是郇国附近的某处——瑕。在商代,这里称郇,也称瑕。瑕即废城墟。这废城极可能是夏都。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