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鉴古知今>> 野史趣闻

野史趣闻

不为君王唱赞歌

繁体中文】  作者:庄秋水   发布:2013年01月18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康熙十七年(1678年),对于许多因怀旧而坚持守节的明遗民来说,是一个严酷的年份。
    山西著名学者傅山,此时已是74岁高龄。他拒绝京城官员的举荐,在写于这年六月的《病极待死》诗中,表明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誓以此愿力,而不坏此身。”他有持守名节的耐力和修养,且精通医术,可不依靠仕宦谋生。然而其朋友、阳曲县知县戴梦熊亲备驴车劝行时,平素受到照顾的傅山再也无法拒绝,只得前往北京。停宿在崇文门外的圆觉寺后,他称自己身体不适,卧床不起,拒绝入城。
    另一位明末大儒顾炎武也断然拒绝入京。他写信给有关官员,表明自己宁肯赴死的决心,“刀绳俱在,无速我死”。顾炎武的朋友、陕西遗民李二曲则经历了更艰难的抗争。他以疾病为由抗拒入京,被地方官吏抬床验试,然后用绳子绑着逼他起程。李二曲绝食五天,这才被官府放过。
    官府并非要他们去受刑或送死。这年正月,康熙皇帝颁发一道谕旨,要求三品以上的京官和在外的督、抚、布、按等官员举荐学者,无论已仕未仕,都可参加皇帝的特科考试。最终有180余位学者被举荐,其中便有顾炎武、傅山、吕留良、黄宗羲、朱彝尊这样的抵抗满清者。
    被举荐者中有一半是已经出仕的学者,他们对这次应试极为踊跃,以跻身天子门生而自喜。然而,对于坚守遗民立场的学者来说,这便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皇帝自诩如今正是“一代之兴”,所以征召“博学鸿儒”,以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一些出仕新朝的官员也鼓吹康熙朝“圣政日新,比隆尧舜”,正是出来做官济世的好时候。
    此时,满清入主中原已有30余年,许多遗民二代逐渐认同新朝。康熙于平三藩激战正酣之际,征召隐逸,其目的之一是收拾人心。清初江南被兵患荼毒,又被课以重赋,士大夫对清廷颇为忿恨。如今国基已定,吸收汉族精英,既可把社会的自由流动资源收归朝廷,又可消弭南方士子的对抗情绪。于是出现了对于征召不就之人,地方官员利诱威逼的情状。客居扬州的遗民诗人孙枝蔚形容为“布衣老死甘云壑,岂料遭逢类荔枝”,称文人一时成了被进贡的荔枝。
    另一目的,则是一种深层的文化较量。满清以“夷狄”而统治“华夏”,以大一统而自我推许,以确立统治中国的合法性。既然清朝承续三代,是尧舜之治,所谓圣代怎可有隐者,读书人便有义务为君王唱赞歌,宣传“三代模式”,或鼓吹盛世太平。惟有实现此种情感上的征服,帝王才堪称是真正的征服者。这从博学鸿儒科的题目一览无余。1679年发布的试题中,一是《璇玑玉衡赋》,一是《省耕诗》。前者出自《尚书·舜典》,是王者正天文之器;后者则指古代帝王巡视春耕,无疑是让应试者承认皇帝受命于天。
    此时毕竟明朝已远,遗民的生存焦虑逐渐淡化;且朝廷、皇帝释放一定的善意,令录取的鸿儒入明史馆修《明史》,户部给每位应举者每月发银三两米三斗,康熙对傅山、杜越等被迫到京却称病拒试者也不予深究,遗民要坚持道德底线就变得有些困难。一些此前激烈的反抗者在天恩浩荡面前,姿态竟遽然翻转。
    曾参与WZ抗清的毛奇龄以一等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两年后三藩戡定,他便写《平滇颂》献给康熙。无锡布衣严绳孙本是大家出身,明亡后决意不附新朝,居土穴中,沉潜于伤悼气氛。他先是称病拒绝应试,被迫到京城后再次向吏部请辞,也不被允许,参加考试之际,仅写了一首诗而出。当康熙表示修《明史》不可无此人并授予翰林院检讨后,他骑着驴子进入史馆以示气节。但当他出任皇帝身边的官员,日日得以亲近皇帝后,面对如此殊遇,便感激自奋,以为莫大恩典,居然有“九死从今总负恩”的受宠若惊之语。
    顾炎武认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传统上,士人即是文化的代言人和葆有者,一旦他们放弃自身的独立、半独立立场,便逐渐落入皇权的治理格局。当士大夫失去了宋明曾有的傲骨,当朝廷精英不仅做不了帝王师反而以帝为师时,便是士人阶层精神和意志的崩溃之日,与之俱碎的,是那一道历史和传统筑成的文化心理防堤。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