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细节真相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08年01月23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横向比较来看,清军入关并建立政权的时候,正是西方殖民主义向东方扩张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开始由先进变落后的时候。这可说是清入关后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因为当时中国和西方列强虽然不是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落后还不算太远。是一如既往,保持领先地位,还是停滞不前,沦为列强刀俎上的鱼肉,直接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不同的结局虽在近两百年后才见分晓,但命运的挑战却开始于清军入关之时。
台湾清史研究专家刘家驹所著《清史拼图》一书,为我们展现了自入关后至乾隆时期的关乎清朝兴衰命运的多个细节性的关键问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对外交往等方面,如清代的奏折、剃发、服饰、科举等制度,如顺治年间的逃人问题、《四库全书》修书秘辛与禁毁书籍等等。这些细节的存在和进一步地被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清朝的由盛转衰。
综观全书,清朝实际上是在实施巩固集权统治举措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下,才逐渐衰落的,书中所涉及的诸多细节性的东西虽对清朝皇帝维护统治有益,但更大程度上影射了清朝走向衰落的必然性及其大势所趋。“十全老人与香妃”一章评估了乾隆的“武功”,及其“求全”与浪费,耗尽了康雍两朝积储的财富,国运由盛而衰。至于《四库全书》的修纂则是评析誊录人员的素质、待遇,并论及《四库全书》中的谬误,使其不能成为善本的原因。但修《四库全书》的另一面,则为乾隆皇帝的禁毁书。凡明末清初以汉人立场记载满洲部族在关外的风土人情及战争等事,均有诋毁清朝祖先的嫌疑,都予以销毁……
由对《四库全书》修纂和禁毁,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当时的文字狱。当西方各国大兴思想解放的时候,清朝却正以荒诞的推理,判定一批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字有罪,并处以重刑,罪及亲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造成了严重后果。由于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清,取证又是捕风捉影,以至人人自危,避祸惟恐不及。读书人的智慧和才华,被禁锢在小而又小的牢笼里。在这种极端沉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不能理智地去思考问题,不敢就任何政治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不敢在任何场合公开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谈吐著述,远离现实,或潜心于考据,或诚惶诚恐地做些颂扬君上圣哲的文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皆为稻粱谋”。思想控制之严,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此时西方各国一大批划时代的政治学说和经济学说已经纷纷涌现。他们以自己的学说,建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而这时的中国,仍在沿袭八股取士制度。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是科举必考的内容。科举制度造成知识分子非孔孟之书不读,并以孔孟之是非为是非,以孔孟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能有任何独立思考。中国的知识阶层和官僚队伍,是由那些背诵儒家经典和擅长八股文、试帖诗的人组成的。陈腐的意识形态,狭隘的精神生活,畸形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他们还自以为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已经充分掌握了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不需要用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真实情况又如何?诚如清末的左宗棠所说“人操舟而我结筏”,中西方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清朝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态在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初次来华觐见乾隆时便已表现得淋漓尽致。马戛尔尼原希望与清朝建立友好关系,发展其商业“利益”,比如出口呢绒、纱罗、钟表等到中国,更甚者,他对英国马车在中国的市场很是看好,称“将来英国马车在中国将是一大宗商品”。但由于中、英传统文化之不同,生活方式之互异,因而导致彼此观念的冲突,而最显著的冲突则为礼仪与贸易问题。而此冲突的扩大与结果,则为四十余年后的中、英鸦片战争。
以史鉴今,我们自然能从中受益,这也是作者所期许的,“以文字和图像,拼出历史的真相,从真相中获得启发与教训”。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谈谈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 下一篇: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