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论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俗文化之序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婚姻是指受到法律或社会习俗所认可的夫妻关系,而婚姻文化则是反映这种关系的有关行为、准则、礼俗和观念等的总和。

中国婚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和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在中国历史上起过极为特殊的作用,所谓“夫妇者万世之始”。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谓之‘人生四喜’。”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结婚看成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其实结婚非常普遍,结婚生子是生命延续的根本保障,是民族发展的根本所在,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因为婚姻,才有了上敬父母、下哺儿孙的人伦之乐,才有了人类的生生不息。

从原始社会的“黄昏抢亲”,到后来繁复的一系列婚庆习俗(更有些少数民族还保有走婚的风俗),婚姻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随意到重视的过程,显示出婚庆文化的慢慢完善。婚姻文化作为“人生大事”自然包括许多方面,比如婚姻形态、婚姻结构、婚姻类型、婚姻礼俗……

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国际素上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婚姻礼仪曾被视为所有礼仪的根本。中国传统婚前礼俗的大体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说媒。中国传统婚俗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尤其强调“三媒六证”。古代的女子不能随意的抛头露面,即使是穷人家的女子也不允许和男子随意私定终身,一定要经过媒人的说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可成其好事。男方准备“谢媒礼”给媒婆,第二天再由媒人去女方家引导接亲,称之为“启媒”,如此两家才有可能成为亲家。

相亲。说媒成功后男方有可能会要求“看看”女方,这时便由媒人带领,到女方家里初次访问,谓之“相亲”,俗称“看亲”。这时如果女方父母热情款待男方,就说明女方父母很中意这个“准女婿”。

如果说前两方面是男女双方彼此认识的话,那么大家所熟悉的“六礼”可看做是订婚阶段,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指“始想与言语采择可否之时”或“婿氏为女士所采”,即男家请媒人至女家提亲、相亲(包括前面说到的两个方面),并送礼,也叫行聘。而聘礼因阶层的不同也有区别,像天子用香酒,诸侯用玉器,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平民用布帛。当然后来的分界没有原先的明显,看中的是所代表的美好愿望。

问名。即男方请媒人备礼持庚谏帖问明女方的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时、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出等等,男方即可问卜是否相配。而后来的问名渐渐变成家庭门第等因素,失却了原本的神圣。

纳吉。纳吉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是指男方在问名之后得到可以合婚的吉兆派人通知女方,然后双方交换类似于后世的结婚证书的帖子(有些地方称之为“龙凤贴”)。

纳徵,又称“纳币”、“纳财”、“大聘”、“过大礼”,是男方迎娶女方必经的一个最重要的程序,指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家按规定的礼仪将聘礼送往女家。聘礼也会因为阶级、家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守——聘礼必须是偶数,连去送聘礼的吉日也应挑偶数。下聘的时候同时也会附上礼单,上面的礼品名称都取礼品的谐音或吉祥之意。

请期指“请吉日将迎”,即男家在纳徵之后,占卜择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让媒人以“请”的方式告知女方,请求女方回帖同意。古代请期要用雁,取个“好彩头”。

亲迎也称“迎亲”,是婚前礼中最繁琐的仪式。新郎往往用花车或喜车(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新郎骑着头戴红花的高头大马去迎新娘,这也是有的)。迎亲的队伍非常庞大隆重,有吹鼓的乐队,还有男家的人员。这厢新郎欢欢喜喜的来接新娘,那厢新娘还要准备很多东西。首先是“挽面”,也称绞脸,就是剃掉脸上的汗毛,然后是 “上头戴髻”,其实这个不知新娘要戴上“盖头”,就连新郎也应该戴上礼帽,祭拜天公和祖先。再接着是“食姐妹桌”,表达姐妹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是“送嫁”,新娘要沐浴更衣,化妆打扮,盖上红盖头,等新郎的队伍来了,由娶亲太太搀扶上轿或是由兄长背上轿。这个时候新娘应该哭哭啼啼的上轿,民间的说法是婆家会发财,有些地方甚至有《哭嫁歌》。大家经常看到的新娘被送上轿的时候娘家人会泼一盆水,这表示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到这里我们的婚前礼俗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正式的拜堂仪式了。

迎亲队伍到了男家,还要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憋性子”,是把新娘的性子憋的柔顺些,这当然是见她女权的一种表现,但古时的三纲五常即使如此。等喜轿进门了,就要“撒谷子”了,意味辟邪驱崇。喜轿落地,新郎必须三射,称“桃花女破周公”,也是避邪驱崇之意。新娘在经过这些仪式后出得轿门,要跨火盆,意味烧掉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夫妻生活越来越红火。除了跨火盆,有些地方还有跨鞍的习俗,因“鞍”与“安”谐音,即为取个好兆头,平平安安。

新郎牵着新娘进的布置好的“华堂”后,就是大家熟悉的“拜天地”了,实际上这拜天地不仅仅拜的是天地神,还要拜祖先和夫妇交拜,掌礼者的口令通常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当然不同地域口令会有些微的差别。

拜完天地,新郎和新娘由红绿牵巾相连,新郎牵着新娘入新房。而男家即开始宴客。不要以为入了洞房婚礼就成了——还没——还有很多的礼俗的在等着新郎新娘。

坐帐。这是说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或床边,新郎要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女人一头。这样的礼俗在现在当然是不可能再存在。

撒张。这项仪俗是指亲朋在亲人入了洞房后,把喜果等撒向新郎怀中,撒在合欢床上,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仪俗还是汉武帝娶李夫人的时候,宫人们发明的。

接下来就是同牢合卺。新郎新娘同吃一头牲畜,表示夫妻“体同为一”;用由瓜分剖两半做成的瓢同喝一杯酒。后来唐代用酒杯,到了宋代发展成对饮一杯,称“交杯”。由于合卺在传统婚姻礼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也有人把“合卺”一词作为婚姻的代称。

古语有云“春宵一刻值千金”,新郎新娘却没那么好命,还不能休息,因为亲朋好友还要“闹洞房”。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古时的新郎新娘跟陌生人没差别,为了消除尴尬,让彼此更为熟识,一般大家都做些小游戏,开开玩笑。最初的闹洞房还为了驱除邪灵。如果有长辈在场,新郎要一一介绍给新娘拜见。

“有情人终成眷属”,新郎新娘在一系列的婚庆礼俗后终于牵手走到了一起。传统的婚姻在成婚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很早起来,沐浴盛装打扮拜见公婆,给公婆进茶,夫家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也会在场,大家互相认识。新妇过门之后,便要代替婆婆操持家务,而这种责任的转移是通过公婆飨新妇的礼仪来完成。

在婚典的第二或是第三天,新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回娘家,也称“三朝回门”、“归宁”,这是新娘娘家第一次正式招待新婚女婿,要把女婿介绍给全体族人,这时新郎要分发红包,然后开设酒筵款待。新娘新郎要带着礼品(通常是果子、礼饼或外粘砂糖芝麻糯米饼)回门,回来时女家的答礼是让女儿带回“米糕”和“桃”到婆家。

婚姻是神圣的,是复杂的,这么大的场面光靠新郎新娘两家人肯定忙不过来,肯定有其他的亲朋好友的帮忙,“礼尚往来”历来是中国人奉行的原则,因此要对这些亲戚朋友进行必要的答谢。可以是以宴会的形式,也可以是金钱的答谢。无论是哪种方式,对有恩于自己的人都应该答谢。

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核心是“仁”的精神,所有的婚姻礼俗都在表现这一精神,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俗繁复却隆重,庄严而神圣,我们都说婚姻是爱情的结果,而古代的男女一般都不可能自由恋爱,古代婚姻重礼轻爱。举行正式仪式的婚姻才被社会和家庭认可,且他们的婚姻生活也充满着和谐。今天的青年男女更多的是采用西式婚礼,进教堂,向天父宣誓,当然,无可厚非,但作为中国人,知道了如此多的婚庆礼俗,你还在对白色的婚纱怀抱着梦幻,而对中式婚礼无动于衷吗?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