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压岁钿趣谈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老上海称压岁钿为“红封袋”,因是封在红纸袋而得名。压岁钱一定不可“裸装”,除非是打赏下人的。后移风易俗,市面上都没有红封包供应,上海人就自己糊红封袋。
我们小时候,收到的压岁钿通常很小儿科,只一块二块的,一般还未焐热都上交给父母,他们拜年时再转送给其他亲友的孩子,如此巡回运用,倒也“环保”。不过,外公外婆给的压岁钿,就可袋袋平安落袋,数目通常是五十元,在那个时代,对孩子属于一笔“巨款”,红封袋上,长辈们通常会用毛笔给我和哥哥写上几句勉励之话,至今犹记得“事忙勿慌,事闲勿荒,取象于币,外圆内方”十六个字,每次外公总是要我和哥哥将这十六个字先朗读一遍。遗憾的是,少小时只注重红封袋的钞票而忽略外公一番苦心良意。成年后才知道,此十六个字为老中国银行的行训,细细回味,可圈可点!
传统习俗,只要一日不成家,就笃定可收压岁钱,此俗可能源自农业社会,家庭模式为几世同堂吃大锅饭的家长制,未成家者没有当家权,自然也无分配钱财的权利,故不用派压岁钱。农业社会无什么消遣娱乐,唯过年才可开下禁;放炮仗、赌牌九、听戏、饮酒,压岁钿是可以自己支配的零用钱,小辈可以拿去作娱乐消遣,从中反映出传统家庭网络中长辈照顾后辈的心意。
红封袋相传在唐朝出现,款式多样,小的约4.1厘米×2.7厘米,因从前多使用银元,故红封袋以银元大小为标准,大的有50厘米×19厘米,常见于婚嫁中用,称为“荣封”,放钱之外,另有写着吉祥贺词的红纸,有如今天的贺卡。
晚清时期,红封袋面上诸多如“大吉大利”“花开富贵”“万事胜意”等祝福语的手书祝福语以印刷代替,有些因沾上金粉还烁烁发光,很有喜气。因操作复杂,只有富贵人家或达官显贵才用得起,一般百姓还是以手书为多。
1904年的光绪卅年间的印有“一品当朝”的撒金红封袋在香港曾拍到13万港币。那时大部分红封包都是没有设计,实用为上。后来随着印刷工业的发达,红封袋除了印有吉祥喜庆贺词,聪明的商人将广告宣传功能加上去,不少商家会在过大年前免费向客户派发红封袋,上面印有自己商家的噱头地址以作广告。
当时的同事友人间还流传一种十分特别的红封包,以红缎制成一般红封袋大小,内装白米,喻意“有米”。有如今天互送贺卡——大家脚碰脚都是打工人,何苦压岁钿送来送去,无谓破费,不如就送“米”意思意思,互相祝贺。这倒不乏为很绿色的习俗。
过年派压岁钿,在华人世界已广为流传,并与当地民俗相融。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都有此俗。说来有趣,马来西亚的红包是绿色的,因当地人大多供奉回教,大约绿色为回教的吉祥色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香港定居时,写字间仍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老板必会给每个员工一只红封袋——俗称开工利是,此外,已婚的要向同室未婚的同事发放红封袋,一般封廿元,派发的眉开眼笑占尽辈分上的便宜,收的欢天喜地,“阿叔阿婶”叫得甜甜蜜蜜,一派温馨之气。
老上海不作兴保姆过年回乡的,一来年里活多需人手,二来,客人来拜年,多要给保姆“茶宝”,相当压岁钿,这可是裸钱——不用红包的。给多少与主东家关系疏密决定,客人在告辞时,把钱压在杯底下,主人会将客人给的“茶宝”收起,一天下来平分(有些人不止一个保姆)给大家,年节中人来人往,“茶宝”数目很可观,保姆谁都不肯轻易放弃的。
现今保姆过年都回乡,拜年开支倒省下一笔了。
为我们辛苦服务一年的小区保安,相熟的理发师,常去餐馆的服务员等等我们会送上一封红封包,数目可能不大,讨的是个吉利好兆和诚意。
说到底,红封袋的意义不在内里钱钞的数目,而在其传承了古人重视天道人和的处世哲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春节习俗:“玩”法不同,闹为乐
- 下一篇:澳门春节习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