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川南裸浴风俗探秘:少女月光下河边沐浴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重庆巴南区依山傍水东泉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东泉河让失明的母亲恢复视力,重新看清世界;有一处美丽风景,勤劳朴实的人们在春光下裸浴,享受着东泉温柔的抚摸。

据当地人说,东泉露天裸浴可追溯到明代时期。据说,有一位十分孝顺的儿子,为治好母亲的眼病,每天背着失明的母亲到东泉河边洗澡。终于使母亲的眼睛恢复了光明。故事传开后,人们争先恐后到东泉河沐浴。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偶尔见之也就习以为常了。延续至今成了当地人一民间传统习俗,每逢一四七人们赶集或送公粮后,都在此裸浴后才回家。

随着世俗观念的改变和思想进化,凡来此旅游或者听说过的人们也想感受一下裸浴的滋味。据当地旅游开发部门的人士介绍,目前城里人来此地旅游的日渐增多。据了解白天裸浴多数为少年、中老年人;傍晚姑娘们才到河边沐浴。

千人共浴曾盛极一时

“因该处温泉历史悠久,对一些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因而远近闻名,前去沐浴的人非常多。”多位村民称,最鼎盛时更是创下每天上千人共浴的盛况。

村民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该地泡一段时间温泉后,让人倍感轻松,消乏解困,对疥疮等多种皮肤病和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感冒、风湿等均有显著疗效,同时还有健身美容效果。因而,前去裸浴的人最为鼎盛,每逢赶集或送公粮,很多外地人都在此裸浴后才回家。特别是在清明节前,远在南川、涪陵一带的人都纷纷前来裸浴。在食宿方面,有的人投亲靠友,有的人自带干粮找当地人“搭伙”,更有甚者直接在河边搭棚生火。

因当时无正规浴场,所有人都脱光衣服直接在五布河中洗浴,一时间河道两岸全是人,足有上千之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是在下水饺。“当时前来的人'牵线线’,很多地方道路都出现堵塞,其景非常壮观。”很多村民证实说。

男女同浴是正常的事

当地裸浴是世代相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不知源于何朝何代。一不愿透露姓名的63岁老人称,她在孩提时,当地村民裸浴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一天劳作后就在温泉凼泡泡。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开始用条石在河边修简易的温泉池,打破了家庭界限,男女分池而浴,可随着河水涨落,条石很快被冲走。村民就自发约定游戏规则:男女分时段沐浴,一旦女人去洗就先喊一声“里面有人没”,里面要是有男人,就回一句“女的不来,男的来”。女人明白后就在旁边的竹林或树林下等待男人洗完后,再去洗。

渐渐,见之习以为常,开始了男女同池沐浴,有不成文规定“男左女右”,“看得摸不得”。期间,也有村民在自家责任田修建简陋温泉池,供自家男女老少享用。但自古以来,当地少女沐浴,一般都是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时,在母亲或男友陪伴下进行。

“我们虽世代裸浴,也未出现啥问题!”老人说,从古至今,当地从未听说因裸浴放在岸边的衣物被盗、强奸,或男女间“争风吃醋”等。她说,当地女性裸浴在三四前年都大有人在,只是随着当地发展,看着“城市人”穿着泳衣洗澡,村民的思想也发生转变,女人们开始害臊,男人们也不再愿意自己的妻女“裸”于人前。

百年裸浴来历是谜

“由于无史料记载,目前东泉裸浴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清朝末年。”曾任姜家区(八十年代东泉属姜家区的一个公社)文化站站长的当地人60岁王大爷称,东泉传说很多。有人说是一位十分孝顺的儿子,为治好母亲的眼病,每天背着失明的母亲到东泉河边洗澡,终于使母亲的眼睛恢复了光明。故事传开后,人们争先恐后去沐浴。又有人说,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个纱厂,由于小作坊生产设施简陋,根本就没有供在厂做苦工的女子洗澡的沐室,于是女工们忙累一整天后,傍晚就在依稀的月光下,与来此接自己回家的男友或丈夫,在五布河边或山洞中沐浴。

因当地目前尚未发现墓碑等可供考证的历史资料,东泉裸浴历史很难考证,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明代时期,但在1983年,因当时的巴县文化馆曾对民间文化搞了一次集成,他为此曾走访多地,从当地老人口中只能将裸浴历史追溯到清朝末年,更早情况就不得而知。

东泉风景区管理处赵进主任也称,目前,该处温泉日最大流量为1.8万余吨。其应该是在当地地质形成时期产生,裸浴一直作为当地独特的民间习俗世代传承下来,可能当时当地居民文化素质偏低,没能留下文字记载。但其一直以来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就连部分“胆大”游客前来也会尝试裸浴滋味。

巴南区地方志办公室一王姓负责人称,1995年,他们曾去实地考察过,裸浴在当地民间的确存在,但地方县志等历史资料上对这一种地域性民间习俗并无提及,目前尚无相关专家对其进行系统课题研究和调查,且其可供考证的元素也非常有限,因此裸浴由来仍是一个谜。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