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古历小军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诸葛亮自街亭失败后,便要求后主刘禅给予处分,当时刘禅并没有这么做,反倒是安慰他,结果他不领情,非要来个自贬三级,最后刘禅只好同意,将其降为了右将军,但权利还是跟之前一样的,行使的仍是丞相职权。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实行的都是家天下制度,皇帝就是最大的,大臣只能是提出要求,至于处分不处分最终还是皇帝说了算。而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向刘禅提出了处分的要求,刘禅并未批准,那他为何还一定要自贬三级呢?

这种情况虽说少,但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曹操的“割发代首”。

话说曹操有一次率兵出征,在经过一处麦田的时候,要求士兵不许损坏麦子,违者处死。结果他自己的马匹受到惊吓窜进了麦田,但由于自己是一军的统帅,不能死,因故拔出佩剑割下了一缕头发。有朋友可能会说了,不就是割个头发吗?这样也能代替被砍头的死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曹操的割发的确是一种刑罚,因为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随便说割就割的。古时的刑罚当中就有一种拔掉头发的刑罚,叫做“髡刑”。所以说,曹操的这种自罚,虽然象征意义更大些,但也绝对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罚。不过这跟诸葛亮的自贬三级比起来还是有区别的。

区别就在于,当时的曹操已经不上朝参拜汉献帝了,可以说他就是皇帝,至于汉献帝则不过是个摆设罢了;而诸葛亮就不同了,虽说也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语)”,但皇帝的皇宫和丞相的丞相府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疑惑了,诸葛亮和当年的曹操是一样的吗?对此肯定会有朋友说,绝对不一样,一个大奸,一个大忠,怎么会一样呢。那么既然如此,诸葛亮为何还要这么做呢?原因就在于他要显示自己的权威。

其实此时的诸葛亮和当年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可以挟天子的存在。那么诸葛亮既然已经有了如此绝对的权利,还有必要再显示权威吗?答案是有的,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李严,另一个就是刘禅。

李严也是刘备当年临终的托孤重臣之一。当时刘备的意愿是让李严“统内外军事”,但李严始终住在永安,南征北伐等军事都不用他“统领”,诸葛亮北伐失利,恰恰是军事上出了问题,有了问题自然就要检讨总结。所以,诸葛亮与其让人家说,还不如自己说,这就是他要向李严显示的权威。

再来说刘禅,当年他登基时不过17岁,还是个未成年人,因此诸葛亮就以他没有执政经验为由,总管了所有内外的一切政务。但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刘禅已经22岁了,按道理说即便没有发生过失,诸葛亮也应该把权力还给他了,可诸葛亮却并没有这么做,反倒是直接上书刘禅,不是请求处分,而是直接决定“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此时的刘禅就像是个办事员一样,在这份整理好的材料上盖个公章就行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姜维封侯”。姜维是天水人,在诸葛亮北伐时,天水太守怀疑他有异心,便将其关在了上邽城外,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诸葛亮立马就任命他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侯”。如果说,任命姜维官职是一种需要的话,那封侯,这是丞相的权力吗?即便是在战时,封侯也必须是有功才行,而此时的姜维又有什么功劳呢?姜维封侯,诸葛亮根本就没有请示。

这样看来,诸葛亮自贬,实则是在显示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皇帝算什么?不过是他的义子罢了!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