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礼俗规矩

礼俗规矩

早茶晚酒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作者原创   阅读 次  【    】【收藏

作为饮食结构的补充,饮料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其是茶和酒。泉州人向来有“早茶晚酒”的说法,直至今天,人们早上到饭店酒家吃自助餐喝茶,实为早餐,却称之曰“吃早茶”。

先说茶。我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但最早茶叶是作为解毒良药饮用的,后来才发展成为与食物相辅相成的饮料。客来敬茶,在我国是相沿甚久的普遍民俗。泉州人喜欢饮乌龙茶,泉州又是福建某某乌龙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出名,弛誉中外。关于安溪铁观音的来历,主要有两说。一说铁观音茶种是松林头乡人魏饮于1887年以前的某一天,在送茶上山侍奉观音菩萨时偶然发现的,“喜为观音所赐,因号铁观音。铁者以其叶重且厚,色深如铁之谓也”。另据西坪的传说,该茶种是王士让于1736年春发现的,摘制成品后经京师方望溪相国转进内廷,乾隆皇帝赐名“西岩铁观音”。古代泉属诸某地多有产茶,在安溪铁观音成名之前,泉州茶最有名的当推清源茶,明末时与武夷茶等齐名,为当时我某某可与全国名茶争衡角胜者。明代人谢肇(三点水加制)在《五杂俎》中说:“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齐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而吾闽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可惜后来清源茶逐渐衰落,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载:“按清源茶旧甚著名,今几无有。南安英山及他处所产不多,唯安溪茶差盛,然亦非佳品也。”由于产量甚少,不足自给,因此各某地在清代用茶,多要仰给于安溪。今天,安溪铁观音因其质量饮誉中外,而被视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泉州人饮茶十分讲究。清代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说:“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茶以武夷小种为尚,有一两值番银数圆者。饮者必细啜久咀,否则相为嗤笑。”品茶时以武夷之茶、孟臣之壶、若琛之杯为三要,否则不足以自豪,且不足待客。当然,这仅限于官绅大户及较为殷实的文人墨客。至于普通民众,平时甚少饮茶,有的人是把茶叶作为家居良药备用的。新中国成立后,泉州人饮茶之风渐盛,尤其是80年代以来,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人们在言及茶乡安溪人的热情好客时,总离不开一个“茶”字,故有俗语曰:“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德化某地葛坑乡卓立崎村的雷、蓝两姓舍民,对客人也是礼请喝茶,这茶客人是一定要喝的,喝了是表示接受了主人的盛情美意,否则主人就不高兴,说起话来就不投机,主人也不会答应客人的请求。可见,泉州人好饮茶,不仅在于提神、解渴、消积,而且是以茶作为沟通感情和联系的重要媒介,以茶塑造饮茶人的文化操行和精神蕴含。

再说酒。我国酿酒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酒的发明人是夏禹时的仪狄,也有说是禹之后的第四代孙少康(即杜康)。但据出土文物推知,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以谷物酿酒。至商代饮酒已成风。

根据清代修撰的府、某地志记载,古代泉州人常饮唯醇酒,其酿法很多,名果佳花皆供糟,多为家酿,有金蒲五月春、金英酒、荔枝酒等,其中以金蒲五月春为胜。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年)番薯传人泉州后,又出现了番薯酒。酒用酒糟蒸造者,为烧酒;用白曲蒸造者,为甜酒;取白甜酒和烧酒煮成者,为蜜林擒。至今泉州人还称饮酒为“喝烧酒”。民国年间,渐有“北高梁”、“国光酒”、“绍兴酒”等外来酒。

80年代以来,盛行啤酒或低度名优白酒,“马爹利”、“威士忌”等进口洋酒、也出现于殷富人家的宴饮桌上。

自古以来,酒在泉州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个人品饮,重酒不重菜,小菜一碟,或花生半抓,也无碍饮兴。款待客人,即使满桌佳肴,如“无酒下菜”,主人也会自愧“不成敬意”。酬酢宴会,更离不开酒,主人常以有高档名酒请客而自豪。产妇补身,安溪等地要用酒配食牲物,家境贫困者,缺乏牲物补品,也常饮酒下饭。老人养生,有的须适量饮酒以助气。

饮酒不仅给人以物质的满足,更给人以精神的寄托。唐代贞元九年(793年)八月,泉州刺史席相以乡饮之礼饯送邑中赴举八秀才,更设酒宴东湖亭,款洽备至,使闾里之士,皆以为荣,既示殷切之望,又达劝学化民之意。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八月十一日,南安人傅自得携酒襥被谒忘年之交南宋大儒朱熹于九日山,是夜载酒泛舟金溪,月愈好,舟愈快,气愈逸,饮愈豪,兴愈无穷,于是写下了脸炙人口的《金溪泛舟序》。被视为“一代狂狷”的明末著名进步思想家李贽(晋江人,祖籍南安),本屏绝声色,却对其弟子说:“不如携歌妓舞女浅斟低唱”,“也口(强?)似与道学先生作伴”,其醉翁之意,乃在于痛恶伪道学。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施琅(晋江人)罗肴蒸,陈酏醴,祭奠征台阵亡官兵,以慰亡灵。已故的泉州文史界“泉州通”陈泅东先生(鲤城人),出身于七世业儒之书香门第,学识渊博,然一生坎坷,其《七十自寿》诗曰:“前尘何必空回首,合把余生付酒卮。”是酒中趣赋予他如此旷达的胸怀。

酒,让得意者畅怀,助失意者超脱,使狂狷者放达,催入世者奋发,古今皆然。但饮酒需适度,据说古时商纣王正因为沉湎于酒而失国。当今“大吃大喝”也为世所诟,用公款挥霍者被严令禁止,私人操办者,也常招“铺张浪费”之非议。海外一位非常有钱的华人企业家这样说:吃喝上讲排场、讲阔气,恰恰暴露了一种精神上的贫困。让我们理智地与这种精神上的贫困告别吧。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