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传统文化>> 神秘文化

神秘文化

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9月27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造纸术两汉时传至朝鲜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

  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 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公元7世纪末期,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此后,新罗全面吸收唐文化,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学和汉文化,唐代大量生产的藤纸也在朝鲜的高丽王朝时期重获生机。

  之后,中国的造纸术经由朝鲜半岛诸国传到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地。公元9至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从此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 (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厂。

  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地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从蔡伦时代起中国人持续领先近2000年的造纸术终于被欧洲人超越。

  印刷术唐朝传到日本

  制造工艺成熟的造纸术发明之后,随着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以书籍为载体的文字信息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聪明的中国人于是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随后开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学生,雕版印刷术也在这时传到了日本。

  几乎是在造纸术西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接触到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令后人感到不解的是,雕版印刷术并没有像造纸术一样在阿拉伯人的统治区里传播开来。

  由于蒙古人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使用纸钞,因而,作为纸钞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也顺着丝绸之路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进入了欧洲。

  蒙元时期,欧洲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学会了使用木活字。由于欧洲人使用的拉丁字母结构简单,且只有26个字母,比汉字更适合活字印刷。但拉丁字母字形圆润,刻字时不易下刀,因而欧洲人研究改进活字印刷工艺的动力更为强劲。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厂中发明了哥特体拉丁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欧洲人的字形问题。

  火药随蒙古军西征进欧洲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使用火器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末年。到南宋初年,军事学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火枪的结构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但其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人们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和控制火药的起爆时间。这在人类使用火药的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宋元时,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燃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最早接触到了火药。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

  由于元朝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蒙古军队还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中招募士兵,因此,欧洲人有了足够的机会掌握火药制造技术。希腊人马克在研究中国火器的基础上写了 《焚敌火攻书》,记述了35个火攻方法。

  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指南针宋朝时教会阿拉伯人

  大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依此特性制造了 “司南”。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的。

  虽然古代希腊、罗马的学者们很早就已知道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但很长时间不知道磁石的指向性。而当欧洲人最终了解并掌握这一自然现象时,已落后于中国人1000多年了。而以磁石制造罗盘指引航海,落后于中国300余年,用人造磁石导航晚于中国人100余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人早期使用的航海罗盘,是与中国人一样的水罗盘,而且制作方法也与中国水罗盘几乎完全相同。这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只能以技术传播来解释。

  在13世纪前半叶之前,欧洲人还停留在对中国宋代指南针的仿制阶段。此时的欧洲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没有超过中国宋代的罗盘应用水平。

  13世纪后半期,通过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的研究,欧洲的指南针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

  没有指南针之前,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指南针出现后,海员们不仅可以确定方位,有时甚至能推算出两地间的里程。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使得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为了可能。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