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风情趣谈—汕尾芦蔸井的陨石与太阳神崇拜

繁体中文】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以稿换稿

汕尾市位于粤东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滨海城市,也是广东著名的渔港之一。我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年青时曾在这里的“文亭小学”执过教鞭。杨成志先生的故居就在“芦蔸井”附近。

“芦蔸井”是汕尾市区的一口水井名称,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泛区域地名之一,对老汕尾来说熟到“身边无风景”。如果你是游客,或是汕尾的“新移民”,当你漫步在店铺林立的联兴街,如有兴趣,向店家一问,便可寻到“芦蔸井”。

从联兴街进入“芦蔸井”,左侧就有一口古井。井圈、井埕用“麻石”砌筑,均呈八角形,似“八卦”。据调查,该井以前的水质曾发生了由淡到咸、再由咸到淡的变化,这应与附近周围曾是作为腌制咸鱼等的水产品加工场所有关,与“芦蔸井”隔一条街就是古老的“脯铺町”。在七十年代中期没有自来水之前,该井一直是远近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因每天来挑水的人很多,有时一时打不到水,有时泉水供不应求,故有“芦蔸做井拔无水”的俗语承传。这就是看似无奇却有奇的“芦蔸井”。关于该井的来源,主要有下述记载:清乾隆《海丰县志》“卷之十”载:“(康熙)二十年,南方有云坠化石(正月二十日午刻,阴云密布,空中忽震三声,又恍如钟鼓之音,有片云飞至陈塘村坠下,入地尺余,乡人掘之,其形三角,色如铁,有硫磺味,重九斤,缴县报闻解各宪)。”

柯劭忞著的《清史稿》“志十五 灾异一”也载:“(康熙)二十年正月二十日,海丰有星陨化为石,其形三角,重九斤。”

笔者记得,原海丰县汕尾镇内(现汕尾老市区)有三块陨石:一块在“花井大井头”附近,一块在二马路原盐务局旁边,而另一块就在“芦蔸井”。因康熙二十年(1681年)汕尾埠正在形成之中,地方史料还没有“汕尾”一名,故陨石坠落的记载没有出现“汕尾”二字,但民间不知天上落下类似石块的东西是什么,也不知应称为“陨石”,故想象为“星屎”,这是以前有口碑相传对陨石的形象化俗称。

据口碑传承资料,陨石坠下时,现“芦蔸井”周围还是一片荒地,“芦蔸”丛生,人烟稀少。“芦蔸”学名不知叫什么,是一种生于山沟、沙滩地的野生植物,老叶长剑形,两边有硬刺,耐干旱,汕尾“福佬话”叫做[la21tau55]。当时,陨石坠落入地下“尺余”,形成了一个坑,有泉水涌出。之后,可能约300年前来到此地居住的、祖籍福建讲“福佬话”的先民以为奇,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大概以为是“太阳神”下凡,天降陨石赐“井水”,便将陨石搬到井旁,建了一座小小的庙,把“陨石”当作天上的“太阳神”顶礼膜拜。又在井旁按民俗惯习供奉一位“井神”,初一、十五祈求平安,共同维护井水卫生,确保水源不断。文革时,大革文化的命,尤其是民间信仰受到禁锢,唯独“陨石”被俗民保护起来。“太阳神”还默默地留在民众心中!改革开放后,思想禁锢得到了解放,民间信仰自由了;太阳神的化身---“陨石”又被当作地方保护神奉祀。由“芦蔸井”的“老大”发动,善男信女捐资,曾对该庙进行了几次修葺。

“太阳神”庙不大,深4米、宽3米,庙里两侧墙壁各有一幅瓷画;硬山顶,琉璃碧瓦;庙门上书“太阳宫”三字,庙联为:“太上慈祥如父母,阳光和暖育生灵”;门前有“幼麻石”做的几桌、香炉,作为瞻拜亭。庙里正中供奉“太阳星君”的木雕坐像,神像下面就是那块被俗民认为有“神性”似铁的“陨石”,左右为“井神”和“福德老爷”牌位。因地方不大,庙对面没有常见的戏台。庙右侧于2002年新立石碑一块,刻记源于清乾隆《海丰县志》的“陨石”坠落“芦蔸井”事件。平常每逢初一、十五,每年农历三月十九“太阳星君” “神生”,香客络绎不绝,摆上“金元宝”、“银锭”和“果、饼、糕点”等,燃香烧烛,香烟袅袅,虔诚跪拜起来。来的都是:问吉占卜解心结,祈福求财保平安。随着时代的进步,还用电子播放器在庙里播《太阳星君圣经》。“神生”前后还要搭戏台演海陆丰地方特有的“白字”、“正字”、“西秦”戏或放电影酬神娱乐。每当此时,台上锣鼓“叮咚”响,丝竹管弦奏“乡音”;“生”、“丑”、“旦”的唱和声此起彼伏;“棚脚军师”评头品足,每到精彩处,台下不时的喝彩声增添了看戏的乐趣;庙里庙外,人神同乐,共享太平盛世。

笔者在与理事会成员的闲聊中,一位住在“芦蔸井”的大婶指着在“太阳宫”前面不远处玩耍的一大群小男孩对我说:“你睇,太阳公可灵啰,住着这的人会出男丁……”

“太阳神”崇拜是最原始的自然崇拜之一。上古时期,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对日升日落感到既恐惧又喜悦,正如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自然之有变化,尤其是那些最能激起人的依赖感的现象之有变化,乃是人之所以觉得自然是一个有人性的、有主意的实体而虔诚地加以崇拜的主要原因。如果太阳老是待在天顶,它便不会在人们心中燃起宗教热情的火焰。只有当太阳从人眼中消失,把黑夜的恐怖加到人的头上,然后又再在天上出现,人这才向它跪下,对于它的出乎意料的归来感到喜悦,为这喜悦所征服。”同时,“太阳每天的运行能带给人间的恩惠”(乌丙安),于是便对“日”顶礼膜拜,产生了自然崇拜中的“日神”。“太阳神”崇拜不但外国如古希腊等很早就有,而且在我国也源远流长。在古籍《卜辞》、《尚书》、《礼记》、《山海经》等书中都有祭“日”的记载。潮汕地区普遍定农历三月十九日为太阳公的生日。据清代汪启淑的《水曹录》载:“市中货太阳糕,以祀太阳星君”,说明当时人们祭拜“太阳星君”普遍用“太阳糕”的习俗。福建永福县以前还有官府组织的“救日”仪式和民间“救日”的民俗活动。 清乾隆《海丰县志》“祀典”中记载了“日食、月食”的祭祀典礼:“设香案于露台,列金鼓于仪门,各官衣朝服,序立露台上香案前。阴阳生报亏几分,各官行三跪九叩礼,正官上香,率众官至仪门,亲击鼓三声,然后众鼓并金齐鸣,正官率众官俱向日(月)立露台上,露台下乐人鼓次,仪门金鼓与鼓吹迭作,候日(月)更,仍行三跪九叩首礼。” 源于自然崇拜的“太阳神”被道教纳入之后,以其“太阳星君”的新身份又回到民间信仰神祇谱系之中。

虽说“太阳神”崇拜自古已有,但汕尾“芦蔸井”的“太阳神”崇拜却源于一块天上“陨石”的演变。汕尾港的“太阳神”崇拜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特点:

一、白天下坠的“陨石”刚好落在有泉眼的地层,形成最初的“芦蔸井”;而井水是当时人们生活不可缺的物质,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陨石”就没有“芦蔸井”,也许就没有汕尾港的“太阳神”崇拜,这是三者的渊源关系。因此,俗民最终在已有的民间信仰神祇中选择“太阳神”为“芦蔸井”地方的“社神”。而先后落地的其它二块陨石却始终不能成为“太阳神”的化身。这说明自然物要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必须有益于人,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同时,要有“合理”的理由。

二、人们对陨石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一种神秘感,而且“太阳神”崇拜早已有之,加上俗民们普遍存在俗信心里。在此情况下,只要有人“提议”,对号入座,得到普遍认同,便约定俗成对“陨石”膜拜起来。这是上述“太阳神”崇拜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

三、神是俗民创造的。俗民创造了神,其目的是为俗民服务。民间信仰带有很大的功利性。从上述“井神”、“太阳神”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井神”有维护水井不受人为破坏和水源卫生、安全的作用。因为俗信认为:“神圣不可侵犯”,并产生禁忌。以禁忌制约俗民的行为,达到维持公共秩序的目的是民间禁忌的主要作用之一。同样,因“陨石”功不可没,来自天上而被冠以“太阳神”当作地方保护神加以崇拜。尽管有求不一定必有应,但俗民总是按惯习祈求“太阳神”赐吉禳灾,取得精神上的一种安慰,达到自己“趋吉避灾”的目的。

四、政治、经济的宽松环境对民间信仰的发展变化有一定影响。极“左”政策下庙宇可毁,但俗民心中的“陨石”却毁不了。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太阳神”崇拜在神奇的“芦蔸井”中又“复活”了,并且有了现今修葺如新的庙宇。

五、随着俗民科学知识的逐步提高,对“陨石”有了科学的认识,以前的神秘感也逐渐消失了。有了自来水以后,“芦蔸井”井水也不再具有重要的作用了。但俗民们形成了的信仰习俗惯制却仍在相对稳定地传承。如今,对“太阳神”的崇拜有增大娱乐成分的趋势,如“神生”演戏、播放电影;通过演戏等,创造娱乐环境,来提高“芦蔸井”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邻里和睦相处,社区社会安定。

总之,汕尾“芦蔸井”及“太阳神”崇拜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富有传奇色彩,是汕尾港历史上的七奇之一。“太阳神”庙在汕尾地区很少见,在多神并存的民俗信仰丛中,独树一帜。“芦蔸井”的俗民们保存起来而具有“神性”的“陨石”,对研究汕尾港的历史和清代时的天文具有一定的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