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举第三代祖师那洛巴尊者传(八)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g、光明
帝洛巴又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以适当的行仪,合掌绕礼,念祈请文,当帝洛巴看向他的时候,他遂上前请法。“要法的话,跟我来!”帝洛巴说完就走了。
他们遇到一位大臣,正在迎娶坐在大象上的新娘回家,帝洛巴说道:“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把他们拉下来拖走。”
那洛巴听了就照办,结果大臣和他的手下把那洛巴打得遍体鳞伤,那洛巴痛得一动也不能动。帝洛巴就来了,问道:“那洛巴,你是怎么了?”那洛巴回答:“不可戏谑此大臣,一个玩笑他就要把我捣成粉末,痛苦难当。”
帝洛巴遂道:
“信‘我’汝身此石块,(信“我”即相信“我”为实有) 实应粉碎,那洛巴! 谛观汝心明耀光, 空行秘密之家园。”
言毕,即以手治好那洛巴,并给予离无明暗惑的光明教法。
光明教法有三部分:
·根——亦即光明 ·道——亦即各阶段对于相似光的体验 ·果——亦即证悟究竟真实光明
光明的同义词有:根本、究竟真实、外貌、直观、灿烂、非灿烂以及体验光。“根本”是指体验涅磐之乐与轮回之苦的心意活动,所具有的光明性与不可摧毁之性。
“究竟真实”只指了悟高度一味后,所出现的乐空合一之觉。
“外貌”是指沉着的般若智,即觉性由高度合一的体验延伸至低度一味时所产生的。
“直观”是指对事物产生低度非概念的认识之后,所生起的般若智慧。
“灿烂”是指体验高度非概念之境后,所生起的解脱觉性。
“非灿烂”是指由非二元体验延伸至中度非概念化之境的定力。
“体验光”是对于低度、中度及高度非二元体验的定力。
修光明法之道上行者,可于白天中由定力而现出光明,亦可于夜晚时籍控制睡眠之法来达到目的。这里要介绍后者所用的技巧。
当一个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和合而成的人入睡之际,四大一个收摄到另一个,意识集中到心轮,此时非灿烂之光就会闪现。行者透过深奥教法之助,认出这特别的一刻,那么,醒时所持妄见就能转化成禅修定力。此法亦是解开心轮脉结纠缠的精要。
具足四灌、受持戒约、修证生起圆满二次第、知苦本性、堪能不动摇地谛观一法之瑜伽士,应住于僻静之处,避免四种取食方式(食用祭亡者供品,食用盛宴之物、偷取及劫夺),只须维持生存即可,如是专注于自性中,持续六个月。
籍由昼夜恒观实体、非实体(此二者指事业手印)与完全非实体(此指智慧手印),行者即能打开脉结,于中脉里将其打直,犹如火熔化冰一般;业劫气完全停止,三毒成为智慧妙觉,红白之物成为明点。行者肉身经过改造(成金刚身)心境也成为大乐明空的法身。
h、迁识
帝洛巴再度无言静坐一年,那洛巴如前地备置曼达、念祈请文,帝洛巴遂说:“要教法,就跟我来。”
他们遇到一位国王带着他的王后及随从人员。帝洛巴说:“要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撞倒王后,将她拖走。”
那洛巴依言而行,结果国王和臣子们重打那洛巴,那洛巴只剩下一口气了。此时帝洛巴前来,并问道:“那洛巴,你怎么啦?”那洛巴回答:
“国王的快乐像箭一般地飞走,因此我饱尝痛苦。”
帝洛巴说:
“信‘我’汝身之习性,(信“我”即相信“我”为实有) 实应舍弃,那洛巴! 谛观自心迁转性, 空行秘密之家园。”
说完,即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他迁识的教法。
教法包括了:
“根”在于认识自己进行迁识的能力
“道”在于体验迁识的种种阶段
“果”在于了悟迁识的极致所在
迁识的教法,遍于经续法典中。但在下三部密续及经部教法中,所谓迁识,就是以卑劣的现世身为基础,透过秘密种子字“嘻”的运用,将神识从顶门射出,而得以往生净土的方法。
修行无上瑜伽密乘生起次第的瑜伽士,结合禅观境的本尊、坛城之光与心轮中的明光,籍气的运行,将代表了五智的“轰”种子字升到顶门开口射出,而投生于真言密刹阿迦尼陀天或是邬金净土。
修行圆满次第:
上等智慧的瑜伽士,于生时即可了悟虹光身,具无死之精神成就。
中等智慧的瑜伽士,于死时认持明光,而不会经历所谓的中阴。
最愚庸的圆满次第瑜伽士会出现中阴期,若行者够聪明的话,中阴之光开始闪耀时,他可以透过两种集中(即“融入”及“升华”)生起本尊,或是在死后头七中的“小死”之时,认持明光而获真实解脱。
若他已到投生的阶段,见到未来的双亲在交合,若此时对父亲起嗔心,对于母亲起爱染心(这是投生为男的情况,投生为女时则相反),他可将母亲子宫观想为坛城中的三昧耶萨垛,将自己观想为由父亲口、鼻或其他部位所发出的智慧萨垛,入于母体坛城之中。如此即可获得修行真言乘所需的暇满人身,在他转生之后,可获得解脱成就。
要是行者智慧很低,当他见到未来父母交合之际,对于将入住在子宫感到惊恐的话,他可能就使自己投生到阿迦尼吒天去或是到邬金净土去。
(注:智慧高的并不怕住在这个世间,但智慧低的会生怖畏之心,而设法逃开。天堂是逃避者所保持的想法。)
不能了解法身,就有无明轮回惑障,对这样的众生而言,透过四层灌顶、生起圆满次第及其他技巧来阐明法身的教法,就是所谓的“迁识”。
而已经了解了法身的人,就已经完成了迁转到真实自性的过程。
关于体验方面,简短的说明如下:
堪能立即了解的瑜伽士,长时期承事上师,而后专志成道,于静僻之处独居,远离一切干扰,谛观万法如实之性,不生情绪波澜,即得视一切显现为迁转的深妙本性。
透过渐道了悟的瑜伽士,首先要将自己准备好,如同一位神射手般的,然后将意识射向心中的目标物,最后射达目标,与三身相融一体。
i、夺舍
帝洛巴又无言静坐了一年。那洛巴如同从前一样,向上师献曼达,合掌敬礼。帝洛巴的目光照向那洛巴,那洛巴就趋前请法。帝洛巴说:“要教法,就跟我来!”言毕即离去。
他们遇到一位王子,刚沐浴完,众宝严饰,坐于马车中,周围禁卫兵力森严。帝洛巴说道:“若是我有弟子的话,他就会将这位王子拖出来,推着他绕圈子!”那洛巴依言照办,结果士兵们用箭、矛、剑和石头,将那洛巴打得命如悬丝。士兵们走了之后,帝洛巴来了,问道:“那洛巴,你是怎么啦?”那洛巴回答:“我就像没有庇荫保护的鹿一样,受了痛苦,没有什么保护着我,快乐消失得不见影踪。”
帝洛巴遂说:
“信‘我’汝身之麋鹿,(信“我”即相信“我”为实有) 谛观自心复活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说完,即以手治好了那洛巴,并给予“夺舍”的教法。
夺舍的教法分两种,一般的与殊胜的。
一般的教法,可再分为两层:
·以特定物质为资助
·利用有力的咒语
前一种以特定物质为资助的方法呢!
主要是印度境内深谙此道的人,以一种特别的油膏涂在尸体上,或者服用一种药物。两种情况都必须使用加持过的圣水才行。至于利用有力咒语的方式,因牵涉到恶咒的使用,是和真理相违背的。
殊胜的教法,可分为生起、圆满两次第。
修行生起次第的瑜伽士,于自身能显现其所观想本尊之相好庄严等,到达某种程度,透过深度定力,即可以本尊之相复活,这种定力使行者净化恶业,并且获得圆满次第特殊的直观了解。
修行圆满次第的瑜伽士,能使一切的气进入、驻留及消融于中脉,与此过程相关的四相显现之时,行者透过心气之力,即可为利益众生而进行夺舍。
夺舍有许多种,本书只介绍透过生起、圆满深道利益众生所展现的夺舍体验。这种体验分为顿、渐两种情况。
顿道,乃是指生起坛城本尊的甚深善巧方便。
对上师具有不动摇虔诚及敬意的瑜伽士,体验内在拙火光明暖流,而能了悟真实自性之虹光身,白天时如是显现幻身,夜晚时于梦中亦如是显现。
渐道,则是关于时间、物体(夺舍所发生的地方)、与所夺之舍复活时间相关连的物体、稳定寄居新躯体内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体验新躯体相关事物等等的教法。
j、永恒喜悦
帝洛巴又静坐了一年。那洛巴再度献上曼达,合掌敬礼,请×。
帝洛巴说:“去找个女孩子。”那洛巴就和一位既健康又具备坚固信仰心的女子交往。
他有一阵子非常快乐,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个人就谁也不听谁的了。那洛巴形色憔悴,肌肤枯糙,做铁匠的工作。在他痛苦地承受着这种难以适应的改变时,帝洛巴前来问他:“那洛巴,你快乐吗?”那洛巴回答:“我因为在这个看来二元化的世间中,进行自我分裂,无有间歇,所以痛苦不断。”
帝洛巴遂道:
“轮回涅磐实一体, 致力证取,那洛巴! 谛观自心恒喜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他就给予永恒喜悦的教法,所谓的“下门”教法,这也是金刚乘戒律中最善妙的一种开示。
此法分三部分:
·明妃的本性是为起点 ·四喜的体验是为过程 ·证悟永恒之喜是为结果
女子可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是属婆罗门种姓,具外内密种种相好,莲花密坛离四垢染:亦即无经期事、无秽气味、无有病染、陶醉于欢情时对瑜伽伴侣不生丝毫羞赧或限制之心。其年纪必须在十六到二十五之间。修行无上金刚乘圆满次第的瑜伽士,觉察气流消失于中脉诸相时,渴望即生证取虹光成就。如是之人,将致力体验其本身或其明妃之性。首先,行者要激起自身性的力量,勿令退失,接着透过吸收明妃对等之力,而产生不断的乐空觉受。
这种体验的精华在于精通四种善巧:向下移动、驻留、向后移动以及饱满。
·“向下移动”:如同铁匠槌制铜镜一啊 令四喜犹如龟行一般缓慢地由头顶降到密轮,并依次了悟四喜之性。
·“驻留”:像维持住暴风中的灯光般地,令行者内在对于俱生喜实相的体验毫无间断。
·“向后移动”:犹如大象饮水一般,令四喜上升到顶轮,并能使其稳定。
·“饱满”:犹如农夫灌溉作物一般,仔细地令每一个毛孔皆得饱满,体验喜悦的极致。
修行此道之果,在于了悟真实自性的虹光身,此时没有任何外在的参考点,六官所及一切万法的实相,都呈现为无染的永恒喜悦之流。
几天之后,帝洛巴又来了,说:“那洛巴,你根据佛陀教法而出离,做一个比丘,现在却和一个女孩子住在一起,这又是这么回事?实在不是你该做的事吧!自己惩罚自己。”
那洛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它的过错。”于是,他拿起一块石头重击自己直立之杵。他因剧烈疼痛而面临如濒死之境。
帝洛巴问:“那洛巴,你怎么啦?”
那洛巴回答:“因为贪欲是众恶之根,我重击密杵以为惩罚,如此使我痛苦万分。”
帝洛巴遂道:
“谛听吾言,毗玛拉, 汝应自击,那洛巴! 悟其苦乐实无异。 谛观自心一味镜, 空行秘密之家园。”
接着以手碰那洛巴,那洛巴因此而至少能够小解,帝洛巴也给予他“那洛巴”这个名字,以及六重一味的教法。
此教法的内容主要是:一切显现都是原始觉性的活动。
虽然一切都是空乐不二俱生的显现,此觉由于自我障惑之力,而成为俱生无明,于外在方面,此无明对一切显现生起二元分别之心,而有了因果上错误之行。
由于如此,就根据业习流转,形成十二因缘的变化。三毒纷起之故,就有了六道众生的愚蒙。只有透过具德上师的口耳教法,才能了解这样的迷惑会成了某种生命型态之因。了解如何令超越的觉性显现,并保任使其不离实相妙义,则一切感官显现之境,都将住于俱生喜的戏变之中。如同羽毛在空中漂浮一般,行者行于世间,却无所执着。对于粗、细及晦暗三种情况的境界体验,都具一味的价值,这就是此法精华所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噶举第三代祖师那洛巴尊者传(九)
- 下一篇:噶举第三代祖师那洛巴尊者传(七)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