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藏文化

藏文化

西藏望果节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在西藏农村,除了藏历年外,就数望果节热闹了。

望果节流行于农区,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从字面上讲,就是转地头。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之前举行。旧西藏约定俗成是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节。1951年后,根据农事的安排,过节的日期各不相同,拉萨从阳历八月初开始,节期三至五天。江孜、日喀则等地则在阳历七月中旬。

节日期间,广大农区人民穿着民族服装,带着经书和唐嘎等法器,老年人和小孩子坐在四轮马车上,姑娘和小伙子们,或者背着青稞酒,或者提着酥油茶,或者拎着菜盒子,聚集在田间地头巡游,尽情歌舞。巡游完后,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

“望果节”已有15OO多年的历史。据《苯教历算法》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末,即布德贡杰时期,雅砻地区已开始兴修水渠,使用木犁耕地。为了农业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教农人绕田地转圈巡游,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的来源。

苯教统治时期的“望果”活动,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由捧着柱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苯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后面跟着本村手拿青棵穗和麦穗的乡民,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巡游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禅龛上,祈求今年好收成。随后,进行娱乐活动,有角力、斗剑、耍梭标等。后来,哪个×在西藏占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入哪个×的色彩。如佛教统治西藏时,转地头巡游队伍的前头,便有人举佛像、背经文,人们把农业丰收的希望寄托在“佛”、“菩萨”的保佑之上。

现在过望果节,人们打着各色彩旗,擎着青稞穗、麦穗。身着新装的农人抬着用青棵穗、麦穗搭成的“丰收塔”,举着标语,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田边转地头。节日期间,人们不仅赛马、射箭、唱戏、跳舞,而且还举行丰盛的郊宴。

望果节第一天是娱神活动,村中的头人把男女巫师请上神坛,并向他们献哈达、献青稞酒,请他们降神做法。降神之后,巫师带领 人们绕村子转三个圈,然后回到节日场地。节日场地一般有水可以熬茶,有树可以遮荫,有草地可以歌舞,有草原可以赛马。

节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小列队转地头。转过地头之后,人们钻进树林,用三块石头垒成灶,燃起野火,熬茶炒菜、做饭,举行野宴。

有些地方在节日期间,还要赛毛驴、赛牦牛,这纯粹是一种娱乐态动。观众只观赏毛驴欢蹦乱跳,牦牛乱冲乱撞,并不在意谁胜谁负。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