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藏文化

藏文化

沐浴节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藏历七月,拉萨河谷鲜花盛开、绿荫匝地、温暖宜人,到处流光溢彩、美妙异常。

在这初秋的夜晚,拉萨人的眼光开始注视东南方向的天空。当那座八瓣莲花般的法瓶山(“奔巴日”)山顶,闪现出一颗名叫“噶玛堆巴”星①的时候,他们便非常快活地奔走相告:沐浴节开始了!这颗谜一般的星星,每年只出现7个晚上,然后消隐得无影无踪。因此拉萨的沐浴节,也只进行7个夜晚。

沐浴节之夜是美妙而壮观的。当暮色降临、星星闪现,全城 男男女女、大人小孩,特别是精力过剩的少男少女,不约而同地出门夜浴。他们或至城南的拉萨河,或至城东的噶玛滚桑湖②,或至城西的鲁淀小沟。在那些地方,他们脱掉臃肿沉重的衣袍,浸入清纯洁净而又微带寒意的水流之中,怀着一种虔诚而神圣的心绪,细心洗涤着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那种舒畅、豁达、愉快、清新的美妙感觉,从每个沐浴者的身心深处油然而生,甚至感到此身已与蓝色夜幕里的雪山之水融为一体。他们相信,经过7夜洗浴,能够避免伤风感冒,不染瘟疫和恶疾,还能延年益寿,强健筋骨。

沐浴者燃起了一堆一堆的篝火,鲜红、明亮、闪闪烁烁,使拉萨河畔蓝色的夜晚,变得更加神奇瑰丽,童话般的虚无缥缈,引人入胜。火上熬着浓酽的茶,煮着大块的肉。茶的清香和肉的美味,流溢于柳林河岸,让人垂涎欲滴。人们洗澡洗累了,爬上石滩,钻入柳林,喝滚烫的酥油茶,饮清凉的青裸酒,啃羊肉和牛肉。吃饱喝足后,便拨响古老的六弦琴,唱些很深情的关于家乡、人生和神佛的歌,甚至围着火堆跳起以舞步踢踏为特点的“堆谐”和“朗玛”舞蹈,直至启明星升起于东山之巅。拉萨河的水,是由念青唐古拉雪山、工布巴拉雪山③、莫拉莫泽雪山④的雪水溶汇而成,即使是盛夏季节,也有点凉彻肌骨。我在30岁之前,常与藏族朋友结伴到河里游泳,然后仰卧在热烘烘的沙滩上久久地凝望蓝得不能再蓝的天空、白得不能再白的云朵以及拉萨周围的群山、雪峰、古堡遗迹、寺院金顶,让自己的思绪天南海北地任意漂游。30岁之后便很少问津了,因为我的体质无法承受雪水的阴冷。至于沐浴节之夜,我也是热心的参与者,有时和本单位的朋友一起,在河边或湖畔搭起帐篷,过着颇带刺激性和新鲜感的户外生活。我们在朦胧的夜色中洗浴、戏水,然后围着篝火喝茶、唱歌、讲故事。有一个关于沐浴节的传说,就是在那样的氛围中听来的——

相传在古远的岁月,人间并没有医生。所有的医生都是天神旺波杰青⑤派下来的。他们背着药囊,沿着七色彩虹搭起的长桥,一步步跨向人间,给被贫穷和疾病折磨得困苦不堪的藏民行医治病、送鬼驱邪。当他们渐渐衰老,甚至不能骑马和背负药囊的时候,便要回到天神的世界去,去那里能返老还童。当然,他们返回天域,仍然要循着彩虹的天桥,在所有藏民的视线之中艰难地向上爬去,直至消隐在蓝得不能再蓝的深邃的天宇。

有一位神医特别得到藏民的拥戴,被大家尊为“门拉”,也就是药神。当他回到天上述职不久,一场无比凶残的瘟疫,席卷了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广大地区。草原上到处陈横着黧黑的尸体,帐篷里时时听到奄奄待毙的患者的呻 吟。藏民们高高举起双手,向着天空苦苦哀告:“药神啊!门拉啊!请睁开慧眼,看看我们的悲惨境况吧!请重返人间,救渡被瘟疫和恶疾残害的生灵吧!”这些声音是如此之高、如此之惨烈,一直传到正在天国乐园中静养的药神耳中。他痛苦万状,心急如焚,赶忙到天神之王旺波杰青那里,陈述人间苦状,请求重返雪域。神王旺波杰青说:“人有人的法律,神有神的规矩,你已去过一次人间,理应不能再去。姑念你心诚意坚,而且医术高妙,限你7天7夜时间,解救藏民,扫除瘟疫,如果超越期限,那天上的神罚是无情的。”

药神门拉苦苦思索,要用7天7夜时间,深入人间并走遍雅鲁藏布江南北,为千千万万患者治病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又不敢违背神王的意旨,因为这样带来的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于是他便把自己化成一颗星辰,让自己的医术、药物以及一颗爱民之心,统统化作光芒射向人间雪域。也就在这个夜晚,拉萨有位病得快死了的姑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药神门拉正站在城东南的宝瓶山之巅,将药物撒向人间。药物撒在山上,山上长满药草;药物撒向江河,河水变成药水。于是她挣扎着爬到河边,将全身浸泡在拉萨河里。很快,奇迹出现了,那使她痛苦不堪的疾病,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那疲软不堪的身躯,一下子变得精神抖擞;那黧黑干瘪的皮肤,一下子变得白皙光洁;那暗淡无光的眼睛,一下子变得炯炯有神。正是在这位姑娘的暗示下,所有的病人都奔向附近的江河湖渠,奋力洗濯自己的身躯。果然瘟疫退去,痛苦消除。得到解脱的人们,争相向药神门拉欢呼膜拜,恳求他年年光照人寰,医治众生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创伤。从此,这颗药神化作“噶玛堆巴”星,年年初秋出现在宝瓶山巅的天空,7天后才恋恋不舍地消隐。

这个神话虽然虚幻,但沐浴节自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科学道理。西藏冬春奇冷,人们日日以皮袍或厚氆氇裹身;夏日雨多,高山雪化,江河陡涨,洪波巨浪铺天盖地,除少数勇敢分子,大都不敢下河洗浴游泳。过去西藏还有“夏季法”,妇女夏天不许在田野洗头、洗澡,因为这样会得罪地方保护神和水神,从而降下摧毁庄稼的冰雹。到了秋天,雨季过去,洪水消退,江河清澄而洁净。据西藏天文历书记载,初秋之水有八大功德: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夜浴虽有些寒冷,但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藏胞,还是可以承受的。连续7个夜晚的沐浴,涤去身上的污垢,增强皮肤的抵抗能力,对于西藏居民来说,可说是一个良好的习俗。

附记:关于药神的故事是西藏民协次旦多吉讲述的。

① 噶玛堆巴星即弃山星。藏历书中说,此星半年昼出半年夜出,拉萨地区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间肉眼能见。传说此星光照过的水均成药水。

② 噶玛滚桑湖与噶玛×新寺庙一起。这是公元17世纪白教噶玛派统治西藏时,在拉萨修建的寺庙。现该寺庙已经荡然无存,但寺前一湖沼依然存在,为拉萨居民游乐的好地方。

③ 工布拉巴雪山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与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之间,为拉萨河流域与尼洋河流域的分水岭。

④ 莫拉莫泽雪山位于墨竹工卡县以北,为拉萨河源头之一。

⑤ 旺波杰青,天神之王,亦译作帝释天。

(选自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雪域西藏风情录》一书。)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