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有史以来最大的维修工程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两次维修工程结束,有望50年不再进行大的维修
2004年9月26日,布达拉宫的阳光像往常一样的明丽,虽然此时的布宫不少地方都架有脚手架,不同工种的维修工人也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络绎不绝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的游兴。
在布达拉宫东庭院德阳夏旁的一间不太宽敞的办公室里,现年63岁的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他告诉记者说,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先后两次对布达拉宫进行大的系统维修,“一期维修工程中,我们重点对地面建筑所涉及的腐朽梁柱进行了更换和加固,同时还对影响布达拉宫消防隐患的电线线路进行了彻底改造,基本消除了布达拉宫地面建筑的重点安全隐患。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期维修工程,则重点放在对布达拉宫建筑基础的加固上,比如地垄的加固维修、屋面的渗漏水问题”,“这样地上的问题解决了,地下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布达拉宫有望在今后50年内不再进行大的维修了。”
历时5年的一期维修工程
布宫危情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其实从1982年起,布达拉宫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开始了它正常的日常维护”,原西藏×文化厅副厅长、西藏×文物局局长、现年62岁的甲央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告诉记者的,“……随着维护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沧桑变幻、年久失修的布达拉宫土木结构虫蛀腐朽严重,有的甚至断裂拔榫;东西大殿部分柱子与地垄基础错位,根本没有起到承重的作用;部分墙体酥碱开裂,地面下沉,险象环生;宫内最早的建筑物——法王洞,被虫子蛀蚀的立柱勉强支撑着洞顶,洞顶横梁、椽子时常散落下虫蛀的粉末,洞内珍贵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造像也危在旦夕。”
布达拉宫的危情迅速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决定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维修。
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称赞保护工作一流 据了解,从1989年10月到1994年8月,历时5年的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共耗资计5300万元人民币,投入60多万个工日,完成111个项目,维修总面积达3.39万多平方米,主要涉及布达拉宫红宫7层、白宫以及附属建筑等。
“还记得1994年8月8日,布达拉宫维修竣工典礼上人海如潮。僧俗群众仰望稳固如初、身披扎西查仁彩幔的布达拉宫,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回忆起当初激动人心的场景,甲央也不由得用手巾轻轻地拭了一下眼角。
按照“整修如旧”的原则,一期维修工程不仅大大地消除了布达拉宫的安全隐患,其保护工作也得到“世遗”专家的好评。1993年,布达拉宫开始“申遗”,前来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在赞叹布达拉宫雄奇伟大的同时,也为布达拉宫一流的保护工作所感动。他们认为,布达拉宫的文物价值完全达到了《世界遗产名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保护、管理工作井井有条。
1994年12月,布达拉宫“申遗”成功。
功德无量或千古罪人 甲央其时也是“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这个担子很重。记得当时我在工作会议上讲得最多的就是——‘国家把布达拉宫这个国宝级文物单位(的维修工作)交给我们,做好了,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如果没有做好,我们都会成为千古罪人的。’”
为此甲央以一个藏族血性汉子的硬朗作风,几乎每天都坚守在维修工程的第一线,并对工程的每一处细节把关。“在维修过程中,还涉及大量文物的×,这个工作量很大。请外人吧,又害怕造成文物的丢失和损坏,于是我们组织布达拉宫管理处的人自己动手,先给文物编号定位,然后用棉花、海绵、棉布等包装后搬移;不能搬移的就先用海绵,棉被包裹后,再裹上铁皮进行保护。”由于工作细致入微,5年的大维修期间,布达拉宫没有丢失、损坏一件文物,维修工程也没有发生任何伤亡事件。
如今,已经退休两年的甲央又开始参与二期维修工程的事务,他说,“维修布达拉宫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情,我还不老,可以发挥余热”。
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7亿元
工程进展顺利,投资完成三分之一 2002年6月,建国以来西藏最大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总投资3.3亿多元,其中布达拉宫所涉维修金额就达1.7亿元。据了解,与“西藏三大重点保护维修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包括北京故宫维修工程等在内的3个国家重点维修古建筑项目,这让西藏×文物局局长仁青次仁感到非常自豪,“全国6大项目,西藏占了3个”。
采访中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已开工3年的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工程,其第一批维修项目强庆塔拉姆坡道边墙、平措堆朗维修工程、地垄灌浆加固工程、红山东北角围墙修复工程已竣工。此外,八九世达赖灵塔殿、菩提道次第殿等的维修工作和壁画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投资达5000多万元。
施工人员藏族占九成
2002年6月26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按照传统方式,布达拉宫一位父母双全的喇嘛土登次仁挥锹开工,由此拉开了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三大维修工程的序幕。
据强巴格桑介绍,至工程开工以来,布达拉宫的维修工程都是按照国家文物局“不改变原材料、不改变结构、不改变工艺”的严格要求进行施工的。“布达拉宫虽然延续了历史上的很多建筑风格,但还是以传统的藏式建筑风格为主,而藏式建筑的修砌方式与内地建筑大有不同,为保持布达拉宫的原有风貌,从事此次维修工程的施工队伍中,90%以上的都是有传统藏式建筑施工经验的藏族施工人员。”
泥工达娃是个藏族女同胞,但干起活儿来却是非常的麻利。其时她正在精心地修补布达拉宫金顶上的一堵墙面,她告诉说,与汉族泥工相比,由于“藏式房子所选择的材料不一样,所以工序也是有所不同的”,同时她还说,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的神殿,在布达拉宫干活儿是件积功德的事,“家人、邻居都为我感到高兴,我也很自豪”。据了解,目前,在布达拉宫各项维修工程中,藏族施工人员大概有140至150人左右。
新工艺也帮“整修如旧”的忙
强巴格桑坦言布达拉宫维修在主要采用传统工艺的同时,也采用了一些新工艺。“不过对新工艺,我们十分谨慎,前提是它不会对布达拉宫的文物价值有丝毫的损害。”
在一处维修工地现场,记者看到,一群藏族施工人员正一边唱着西藏民歌,一边合着节拍在打阿嘎。强巴格桑介绍说,阿嘎土是西藏传统建筑特有的施工材料,是用水和阿嘎土夯打而成的。以往,阿嘎土都是靠人力打碎,粗细参差不齐,抗水性差,地面容易开裂。为此,科研人员对阿嘎土进行了多次“改性”实验,通过使用机器打碎和添加改性外加剂的办法,不仅提高了它的抗压强度、抗冻融性及防水性,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今年6月,改性阿嘎土通过专家组的评估论证,在保留地方材料特色、沿用传统施工方法的前提下,已正式运用到施工当中。”
同时,强巴格桑介绍说,在以往,藏族工匠对破损壁画的处理,往往是揭掉重新画上,“这无疑会失去它原有的历史文物价值。所以我们请来了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专家,他们在对布达拉宫壁画原材料及技法进行仔细分析后,采用‘灌浆’新技术,正在对部分破损壁画整修如旧。”此外,为不失去地垄的原样性,对断裂、风化严重的石条采取“抽砌”的办法换上与原石材一致的石条,同时采取灌浆的办法加固。“为防止木料腐蚀,布达拉宫建筑中用的木料要风干10年后才可用,而现在,木料经现代手段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后立刻可以使用到工程当中”。强巴格桑认为慎重使用的新工艺正帮上布宫“整修如旧”的忙。
工程细致入微到厕所
二期维修工程还将把布达拉宫严重污染环境的藏式旱厕列入了改造项目。据介绍,这些厕所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冲水设备,处在底层的粪便池呈露天状态,不仅污染环境,清理工作也十分困难。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来到布达拉宫的除了×外,多为藏区各地朝佛的群众。由于藏族群众多数信教,他们认为在布达拉宫如厕是对神灵不敬,所以“厕所问题”没有显露出来。但随着参观布达拉宫的游客逐年增加,这些厕所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使之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连年加重,“游客意见很大”。据透露,布达拉宫将采取两种方式对这些厕所进行改造:一种是在不改变外观的基础上,将使用较多的旱厕进行内部改造,建成冲水式厕所;另一种是将使用频率不高的旱厕保留原来的风貌,将来作为参观景点。不过,相关人士说,“具体的方案正在酝酿和设计中”。
消防避雷工程是难点
“1984年6月17日,由于电线短路引起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失火,虽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加快了布达拉宫系统维修的步伐;同时历史上布达拉宫有过因雷击造成小部分建筑被破坏的教训,所以一期、二期工程都十分注重消防避雷工程的建设”,尼玛次仁介绍说,目前,布达拉宫建有消防栓19处,安装灭火器7000余件,防雷针随处可见;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布达拉宫所有电线均通过金属管包合,以防胶皮老化造成危险;同时针对宫内各殿点酥油灯的实际情况,要求各殿守护僧要加大监管力度;并配备了专门的布达拉宫消防中队,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消防人员20多名,昼夜值班。
“但作为文保单位的布达拉宫,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不管用水还是化学泡沫,都势必造成文物的损坏,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深感头痛”,为此,布达拉宫一直都在寻求科研单位的帮助,但不少单位都因技术力量的限制,“不愿成为千古罪人”而婉拒。不过,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国家火灾重点实验室、公安部消防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正在为布达拉宫进行系统的消防安全设计,“相信专家的智慧会使我们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的”,尼玛次仁说。
布达拉宫周边环境将穿“藏装”
就在记者采访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的时候,9月20日,拉萨市第一期沿街建筑物藏式风格改造工程正式动工。据了解,其中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两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宇拓路、康昂东路沿街建筑,已于当年11月30日前全部穿上“藏装”。
继1994年12月,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2000年11月和2001年12月,地处拉萨市的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的历史建筑群扩展项目也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拉萨市城市建设的发展,遗产周围的建筑逐渐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反差强烈,成为缺陷。
“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市决心对主要街区的建筑进行‘穿衣戴帽’,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与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八廓街等古建筑相协调。”拉萨市建设局刘阳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去年,拉萨市投资3000多万元,改建了布达拉宫东南面的康昂路南段,撤除商铺近60家,这样,从南侧观望布达拉宫,可尽收眼底;×布达拉宫背后宗角禄康公园里的游乐场、烧烤摊点50户。2004年7月,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布达拉宫下面城外的绿化草坪3.6万平方米;除此之外,2002年,国家投资1.7亿元,先后两期工程完成大昭寺周边1.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整修,清理违章建筑500多处。目前,布达拉宫东侧的康昂路北段改建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路旁一占地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初具规模。同时据刘阳科长透露,布达拉宫前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西广场撤迁工作早已开始进行,与布达拉宫建筑风格相适应的具体建设设计方案正在进行中。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