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藏文化

藏文化

封建农奴社会前期的文学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发展,藏族的文化在各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繁荣局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继承藏族写史的传统,这时期的藏族学者著述历史蔚然成风。先后写出了许多历史名著如《布顿佛教史》(公元1322年成书)、《蔡巴红史》(公元1346年始写,1363年成书)、《西藏王统记》(大约公元1328年成书)、《青史》(公元1478年成书)等,其中不乏著述的影响,着重史实的记录和人物的叙述;第二时期又接受神话和佛经文学的影响,掺入神话和虚幻色彩;到这  一时期,经过长期的消化融合,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模式:总免不了从印度古王、佛教兴起、内地古王和历史以及蒙族历史等谈起,然后才讲藏族的历史。这一时期,各×中,凡是被认为有成就的上层喇嘛,几乎都有弟子门徒为之写传或编纂全集。这部分全集和传记数量很大,内容广泛,是一份极可珍贵的文化和文学遗产 还有待于认真阅读和研究,有不少是应该陆续补入文学史中的。在以前大量佛经翻译的基础上,《甘珠尔》、《丹珠尔》两大藏文佛学丛书也相继编成。《甘珠尔》由蔡巴贡噶多吉编辑。《丹珠尔》由布敦·仁钦珠(1290—1364年)编辑。

十三世纪蔡巴噶举×蔡巴·噶德贡布曾先后七次到内地学习,把刻版印刷技术传入藏族地区。同时,藏族的造纸技术也得到发展提高,很多书籍得以刻版印刷,这对藏族文化的保存积累和传播极为有利,也是促使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

这一时期在文学方面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从民间学来看,首先因为民歌、舞蹈、传说故事等各种文艺形式的发达,以及本话小说和传记体文学的兴盛,再加古代×舞蹈仪式的长期濡染,所以促成了藏戏这一综合艺术形式的诞生,它标志着藏族文化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藏戏的内容虽然混杂了不同程度的×及封建糟粕,但大多数作品的主线还是进步的。如《文成公主》表现了汉藏团结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囊萨霁波》揭发并抨击了统治阶级的暴虐和残忍;《诺桑王子》反映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敢于斗争的精神,等等,都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放射着绚丽的光彩。加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比较通俗,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诗歌方面,有宗喀巴的《诗文散集》,道歌有达罗那他(1575——1633年)的《歌集》,格言诗如《甘丹格言》等等,都是当时较有影响的诗作。

传记的著作也大量涌现,凡是各派稍有地位的“高僧大德”几乎皆有传记。克主·格勒贝桑(1385—1438年)所著《宗喀巴传》(《信徒津梁》);桑吉坚赞所著《马尔巴传》、《米拉日巴传》;居麦德钦所著《汤东结布传》(成书于1609年);《朱巴滚来自传》;以及历代达赖和班禅的传记。这些传记,不但是研究藏族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而且其中有不少是具有相当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作家文学的风格方面,自从十三世纪从印度译入了《诗镜》后,在藏族社会上,经过一个阶段的讲授与推行,对藏族上层文人僧徒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诗镜》的译入,方面丰富了文学、修辞学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对作家的写作技巧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创作方面,出现了一批按照《诗镜》的理论指导写作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异军突起,独树一帜,与“道歌体”和“格言体”诗歌分庭抗礼而三足鼎立,形成文学领域中的一个新流派。但是,由于其本身所存在的偏重形式的缺点以及藏族上层文人的局限,使得部分作家把原本就是脱离群众的宫廷诗体,进一步推向讲求华丽词藻,堆砌形容词,晦涩难懂的道路。

这个时期的藏族文学,无论从文学形式或思想内容来看,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多彩。一般地说民间文学更富有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作家文学则由于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虽不如民间文学生动、明快,但也有其积极进步的方面。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