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东巴文字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沦为战败国,到处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当时一个普通居民每天的粮食配给且只有两片面包,四个土豆和二两米。面对着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战后联帮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居然同意西柏林国立图书馆以重金从意大利东方研究所购回一部东方奇书,虽然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书中写着什么,但仍然把它郑重地收藏在图书馆内这就是中国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东巴经》。
为何《东巴经》从中国的横断山中取洋过海,流传到意大利呢?这与一个叫洛克的美藉奥地利人有关。他1884年出生于奥地利,1962年卒于夏威夷。13岁开始便自学汉字,18岁离家漫游欧非,1913年入美国籍。本世纪20年代初,洛克应美国农业部之聘,来到泰缅等国寻找药用植物,却意外地在玉龙山下,发现了纳西族和纳西文化。
从此一见钟情,在丽江一住二十年,足迹遍及玉龙山和沪沽湖地区,收集了大量的东巴经书,后来在西方出版过《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等著作。当时为了筹集出书的经费,便把一部份经书卖给了意大利东方学所,这就是《东巴经》取洋过海的来由。
还在洛克之前,法国人雅克 ·巴克(1877 -1965)于1907年就到达丽江。他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对纳西文化进行过较详细的调查研究,于1913年在法国出版了《么些人》一书。巴克是第一次向西方介绍纳西人的外国人,但全面系统地介绍东巴文化,功劳还属洛克博士。至今世界上有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挪威、奥地利等国家收藏有《东巴经》并进行专项研究。
为何东巴文化对西方人能产生如此魁力?这要从东巴和东巴经的性质谈起。
东巴在纳西语中有占卜和念经者之意,意译为智者,是古纳西的巫师和祭师。东巴的职业多为祖传,平时他们参加生产劳动,没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只是祭祖时或消灾除秽等×活动中主持仪式。东巴经即东巴们念诵的经书。
早在一干多年前,纳西先民就创造了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纳西语称 “思究鲁究” 意为木石之印记。它是书写在木片和石头上的文字符号。这种文字有直观象形,寓意象形和谐音象形等几种造字方法。东巴们为了念诵他们的经书,用象形文字记录下经书的内容,同时也发展了象形文字,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大众化。
这种象形文经书,记录了纳西先民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传说,记录了纳西社会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战争、迁徒的历史。它的内容涉及纳西族的×、历史、民族、哲学、天文、地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以及农业、畜牧、矿冶。生物、战争、武器等领域,包罗万象,洋洋大观,国内外学者因此称它为古代纳西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东巴文化之所以称为"神",神就神在它把宇宙的形成,解释为一种物质:光、气、音、露,不断运动、变化,由混浊变清澈,产生出天地和万物;人类则是宇宙中的蛋,经过一系列的碰撞、震荡而产生出来的。人们惊异,这种朴素的宇宙观与称为人类智慧之光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十分相近。而在著名的东巴经三大史诗,即英雄史诗《创世纪》;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牧奴迁徒记》中,以其豪迈超绝,悲壮惨烈的场面、气势;缠绵徘侧,哀惋动人的爱情故事,叙述了人类的洪荒之灾,人类再生和部落争斗,以及牧奴迁徒等神奇故事。人们从中可以窥见远古社会之一斑。其中"黑白争战"故事中有关于创造太阳的神话,这也是世界神话中所少有的。外国有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中国有羿射九日的故事,但创造太阳,却是东巴经中所独有的。
之所以称为"奇。,奇就奇在两万多册,上千万字的经书,都是用象形字书写。这种古文字最先是写在木片上、石片上,后来在布帛上、纸上,其文字构造与书写方法,堪称世界一绝,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古文字。如果你深入研究,还会发现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舞谱》,是世界范围内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代舞谱。它比中国宋代舞谱和西班牙的《拉班舞谱》更早,更系统化、规律化,被誉为活化石。此外,东巴绘画的艺术性及其价值也不在平庸之列,其中如富丽堂皇的《神路图》;画幅长十余米,大小人物;神鬼共360多个,动物70多种。从天堂画到人间,再画到地狱,布局精美,想象不凡。
从历史上看,东巴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藏族钵教的影响,但其内容却地地道道是纳西特色。这也体现了纳西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又能保持自己独立性的优点。
如此神奇的古文化,本世纪以来,吸引了来自法国、美国、瑞典、奥地利、英国、日本、挪威、加拿大等国际学者的注意。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史学界、哲学界、社会学界、艺术界、文学界等等专家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一浪高过一浪,正逐步深入。人们可以从社会文化活动中常常看到东巴绘画、东巴书法、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工艺等等的展演活动。可从出版界、影视界中,看到一系列东巴文化研究的专论专著,资料专题片等等成果。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口仅有20几万的纳西族,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而这些东西,只要稍加开发、配套一些服务设施,便可以变成外汇、硬通货。于是丽江与上海天津一起,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玉龙山被列为国家风景名胜区;飞机场、度假村和东巴文化博物馆相继开工兴建;东巴们变成国宝,列为抢救保护之列,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纳西古国掀起一次次旅游热潮。
在这场空前的东巴文化热中,有两个地方是应该大书一笔的。一个是东巴教的发源地,中甸县的白地。传说东巴教始祖丁巴什罗在此修炼,第二代祖师阿明诞生于此,是公认的东巴圣地。民间有语:"没有到过白地,算不得大东巴"。由此吸引无数弟子们顶礼朝拜。明朝嘉靖年间(1554年),,纳西土司木高就曾在此题诗,诗日:"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垄,玉埂银丘数万塍,曲曲时流尘不染,层层琼涌水常凝,长江永作心田主,羡此高人了上乘"。诗中所言"行僧"便是丁巴什罗。而"云波雪浪"指的是当地白水台的奇绝风光。此地三面环山,东临金沙江,气候温和,林木苍翠,其白水台为碳酸钙泉华形成,顺坡而下,漫坡如染过一般,又象巨瀑挂在山间。泉水清澈透明,无数华泉台地、小洲,如波痕浪迹,"玉埂银丘",层层叠巫,镶砌其间。当年的李霖灿,见此胜景,马上就与贯州黄果树瀑布相比。他说贯州黄果树是动态瀑布,而白水台是静止的瀑布。你甚至可以站立在倾斜的坡面上,直立行走。因为炭酸钙结晶在水中石上凝成糙面体,使你在斜坡上如履平地。洁白的台地蓄满清澈的泉水,远远看去,如乳汁一般,有人说是仙女倒翻奶罐;又有人说是仙人遗田,是神启示纳西人开山造田,繁衍后代子孙。一切的美景,一切的传说,都因东巴的出名而镀上金辉。没有白地,便没有东巴文化。而白地至今仍封闭在峡谷中。饮水思源,寻祖问宗,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个东巴文化的发源地呢?
另一笔值得大书的,就是云南省社会科学界从事东巴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声疾呼,四处奔走,抢救整理东巴古籍,抢救东巴大师;一篇篇论文,一本本专著,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和万宝、和志武、郭大烈、杨世光、戈阿干、杨福泉、和钟华、李静生等,以及老前辈方国翰、周汝诚、赵银棠等,是她们,以纳西人祖传的勤奋刻苦与聪明才智、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东巴文化研究领域里跋涉,他们是无愧于纳西祖先的优秀儿女。有了她们创建性的工作,就有了如《纳西象形文字谱》、《东巴文化论集》这样的煌煌巨著;有了她们,就有了如《纳西族史》、《纳西族文学史》这样具有份量的著作;后世子孙不再会为浩繁无序的史料搅得焦头烂额。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生活清苦,一边写作、研究,一边不得不为生活奔波操劳。我不知道,当丽江的民族文化旅游逐渐发展,不断创造价值的时候,人们将怎样感谢这群东巴研究的孺子牛;更不知道后世子孙们将怎样花销这笔祖先留传的财富。
人类在地球上忙忙碌碌、争斗斯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即是精神财富的结晶。纳西人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但物质财富却极度贫乏,远远落后于自己的文化。能不能以文化开发来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这是留给每一个当代纳西人的课题。让东巴神话中的创造太阳变为现实,纳西人,还得努力啊!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