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

东巴音乐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纳西音乐 纳西音乐有声乐、器乐两类。声乐以民歌为主体(含舞蹈歌),大致可分为五种:山歌(“谷气”、“阿哈巴拉”等);小调(“劳喂歌”、歌唱狮子山等);劳动歌(栽秧歌、舂碓歌等);习俗歌(“诗授”、祝婚歌、“热美蹉”等)儿歌(放风筝、盼天晴等)。另外还有×音乐中的东巴唱腔、“桑尼”唱腔、达巴唱腔等。 器乐曲分为合奏两.事奏曲有大型风俗性套曲《白沙细乐》;麒麟舞的吹打乐等。独奏曲有口弦曲、竹笛曲、葫芦笙曲、麦节哨曲等。

音乐类别 纳西族的音乐和舞蹈二者往往密不可分,大多数是歌舞一体。有不伴舞蹈的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但无脱离音乐的舞蹈(含歌舞和乐舞)。 民间音乐中代表性的有:民歌《谷气》、《婚歌》、《纳西小调》《阿哩哩》、《阿哈巴拉》等;有纳西族原始×东巴教的东巴唱腔及摩梭人的达巴唱腔;有风格独特的风俗性丧葬、祭祀大型套曲《白沙细东》;有古朴音典雅的、儒道结合、汉纳一体的科仪音乐丽江洞经音乐;有口弦调、窝硪(麦节哨)调等。

流传较广、普及面大的舞蹈有民间歌舞《阿哩哩》、《喂蒙达》、《来打跳》等,有原始习俗舞蹈《热美蹉》及性套曲《白沙细乐》乐章之一。意?quot;边舞边奏",有的译为"弓箭舞"。曲调由《一封书》中五个乐段组合而成,舞蹈已失传。在丧礼第二天(正祭)的晚上表演,乐舞与《挽歌》交替进行。挽歌的内容是祭送死者的灵魂回归祖先故地。

洞经音乐 明、清时期传入丽江纳西族中的儒、道结合的科仪音乐。因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其韵律除保留了中国古典丝竹乐风外,还有机地揉进了纳西族音乐中"下回式大幅度慢波音"的特色,故俗称纳西古乐,因曲目中保存了部分唐、宋词曲牌音乐(如浪淘沙、水龙吟、山坡羊等),演奏的乐器中还使用着几件古老的汉唐时期的乐器(如:曲颈琵琶、胡拨、芦管等),及以后在演奏程序中还保存着唐代音乐的遗风-调音曲等而著称于世,被学术界誉为"国宝"。保留至今的曲目有经腔(演唱经卷中诗词体韵文的歌曲)偈子、八卦、元始、仰启等及细乐曲牌万年欢、一江风、到春来等共二十多首。《白石细哩》 亦称《别时谢礼》、《堪簸石》等,译名《白沙细乐》。纳西族特有的大型风俗性套曲,一般葬礼,祭祖时演奏。其来源有三说;一曰"元人遗音",谓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时所赠;一曰:"创自民间",与《龙女树》传说有关;一曰明代来滇屯垦的南京军卒,×带来的汉?quot;惜别"音乐。使用乐器有竹笛、二簧(小二胡)、胡琴(中胡)、波伯(芦管)、速古笃(胡拨)、筝等。流传下来的有八个乐章:《笃》(竹笛调音曲、序曲);《诸时儿》,(意为长节拍之乐曲,俗称《一封书》);《三思吉》(意译有二:一为"三条血水河",一为"沙地上流淌的河")《阿丽哩吉拍儿》(意为悠悠白水河);译名《安魂曲》;《跺蹉》(跺脚跳);(坎蹉)(边奏边跳);《美咪吾》(哭天女)。

纳西族东巴说唱 云南纳西族曲艺曲种。又称东巴诵唱。流行于丽江、中甸、维西等地的纳西族西部方言区。据考证,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东巴教经师(祭师)在东巴祭祀活动中说唱。根据东巴主持祭祀规模的大小和说唱水平高低,分为大、中、小东巴说唱。每一种祭祀仪式都有特定的说唱内容和主要的唱腔。如在祭风仪式时说唱《鲁般鲁饶》,速度缓慢,唱调高亢缥缈,旋律悠远,以抒情语调表达纳西族人民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理解和对生活的追求,在祭天仪式时说唱经文唱腔,速度适中,节奏顿挫,唱调深沉,以叙述语调表达纳西族人民对天神和远古先祖的虔诚敬仰之情,说唱时主祭东巴坐在祭台上,一手摇拨浪鼓,一手翻经卷,念一段,唱一段如此循环。伴奏乐器有牦牛角、花斑螺、白海螺号角、牛皮大鼓、盘铃、芒、锣等。曲目都以东巴文记录于东巴经典中,据统计大约有1500多个。曲目记述了纳西族先民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包含了开天辟地、降服妖魔、争战厮杀、爱情、生产劳动、风俗习尚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已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创世纪》、《东巴经典选译》等三四部东巴说唱曲目。东巴说唱有时还伴跳东巴舞。舞者少则一二人,多则数十人甚至上百人。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