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州印象—铁路、王陵谁为先?
【以稿换稿】 作者: 佚名 发布: 2015年04月16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收藏】
一边是国家重点工程高速铁路建设,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一边是西汉时期诸侯王大墓以及完整的诸侯国王陵墓葬区,罕见而不可再生。是铁路让行,还是文物搬迁?日前,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一座西汉时期“六安王”大墓的前途命运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虽然从小就听大人们讲,自家村子这个地方很特别,“土山”多,是个很有灵气的地方,但是,当亲眼见到静卧于村子坟地中央的一座“土山”被削平、挖出深坑,露出巨大的王陵墓葬时,82岁的张传余老汉还是惊呆了,连称“想不到”。
张传余老汉是地道的双墩村人,可是他跟祖祖辈辈的村民一样,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埋藏的千年秘密浑然不觉。直到2006年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队在铁路工程沿线例行考古勘探,行至双墩村,才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从今年3月开始,考古工作人员对南向的一号大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此座大墓的封土已经全部揭开,外藏室的清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近期将开启主棺。
记者在现场看到,所谓的“双墩”即南北向并列的两座突出地面的“土墩”,其中,南边的“墩”已经被“削平”,一圈篱笆墙围起了一个巨大的“土坑”,深达11米。坑的底部静卧着方形的墓葬,中间是主棺,包括木椁、石椁和双层木套棺;其南、西、北三面被顺序堆起来的黑色木头成“凹”字形包围。
据专家介绍,这样的墓室结构叫做“黄肠题凑”,三面的木头材质一般为柏木,就这座墓葬来看,根据鉴定为栎木,可能是在大别山就地取材。取黄色栎木心加工成大小相同的木料,按树心朝向墓室的方向在墓室三面依次堆积,形成长9.1米、宽7米、净空2.5米的“题凑”。经过几千年的地下岁月,这些木头已经炭化成黑色,却依然平整结实。据悉,此前进行发掘的时候,椁室上面还有4层椁盖,盖板的每根木柱都长达9米,重量在一吨以上,考古工作人员启用了吊车才将其揭开。
墓室东面为门,与三面“题凑”相连接,正对长22米、宽7米的前墓道。“题凑”之外还有一圈外藏室,各种立柱、横梁、穿榫和半榫等精巧的木结构将外藏室分割成一间间的分区,各类随葬品即按分区有序放置。
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发掘现场负责人汪景辉介绍,虽然这座汉墓在唐代就曾被盗掘,盗墓者已进入主室棺椁内,石椁、木椁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室内随葬品已经遭受盗掘和损坏,但外藏室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仅在后室就已发现20件铜壶以及木车、木马、木俑等。
从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主要有漆木器残片、五铢钱、玉器、金箔、银箔、封泥和植物种子、果实等。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植物种子、果实等有机物在经历了千年地下岁月之后,出土时仍然保存较为完好,比较少见。汪景辉从内层衣服口袋中掏出一个白纸包,小心翼翼地摊开捧在手心,里面是带着泥土的几颗灰白色不起眼小颗粒。“这些是瓜子,竟然还是白色的,没有发黑变蔫。还有红枣,虽然果肉已经没有了,但是皮和核都还清晰可见;而我们也发现了谷子,出土时还是金黄色的,跟新鲜的一样。难以想像经历了两千多年,这些东西还能这么完整鲜活地保存下来。”汪景辉说。
“这样的考古发现在古代是要更改年号普天同庆的”
“古代曾有地方官将当地发现的商周青铜器逐级上报呈献皇帝,皇帝为此龙颜大悦,改年号为‘宝鼎元年’普天同庆以示纪念。双墩一号汉墓的发现如果放在古代,也是一件值得更改年号的大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双墩亲身考察之后这样说道。
根据文献记载,六安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情况以及综合各种资料分析,专家们认为,此墓为西汉“六安国”王陵,而墓主极有可能是第一任“六安王”刘庆。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双墩一号汉墓考古发掘工作领队杨立新告诉记者,“黄肠题凑”属于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这类墓葬仅在北京、河北石家庄、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等地有发现,均为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安徽尚属首次发现。这说明墓主的等级很高,属于当时诸侯王一级的人物。同时,出土的铜器、玉器、漆木器等文物做工精湛,精美奢华:有的漆木器镶嵌着银釦和玉石,有的贴有金箔或银箔质的飞禽走兽图案,造型生动,甚至能分辨出鸟雀的根根羽毛;铜壶风格古拙,有的采用了错金银技术;而出土的龙形玉佩、玉彘等则精雕细琢,光洁温润,“非常人能够使用”。最重要的是,第一批出土的20件铜壶中,其中三件上就有关于“共府”的铭文,而出土的封泥上模印有“六安(飠+人)丞”的文字。据悉,“六安(飠+人)丞”为六安国负责膳食的官员,“共府”则与六安国第一代王--共王刘庆对应,这些出土文字也与《史记》《汉书》等文献中有关六安国的历史记载相吻合。
“这些保存完好的资料信息十分重要,在全国也比较少见,对研究汉代诸侯王一级的墓葬建构以及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有着重要价值。同时,此墓对研究六安国历史和汉代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也意义重大。”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说。
然而,双墩一号汉墓的重要意义还绝不仅仅在于此。据专家们透露,一号汉墓可能只是西汉“六安国”五位诸侯王王陵墓葬区的冰山一角;如果王陵区域真实完整地存在,在汉代考古史上的意义将非同寻常。
据了解,从第一任“六安王”刘庆开始“立五代”,到公元11年共经历132年,“因此,六安东郊双墩一带应该有一个六安王的家族墓葬群,也应该有一个范围相当大的地面建筑用以祭祀、守墓之用。” 中国先秦史学会皋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理事姚治中介绍说。
对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教授、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焦南峰等专家表示,由于西汉时期的诸侯王与帝王葬制一致,只是级别和等级不同,规模大小、葬具多少存在差异,因此,“六安王”大墓的现世,将为研究西汉帝王陵及墓葬制度提供重要参考,“随着对整个王陵区域的深入研究,将会有一系列更重大的发现产生
手机扫码阅读本文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安徽阜阳名胜古迹阜阳
- 下一篇:微派建筑—徽州民居:遗世独立的旧梦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