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湖南皮影戏和木偶戏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并配以音乐。

长沙皮影戏历史悠久,传说始于汉,盛于宋,但据考证,它形成于明朝万历(1573一1619)年间。旧时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流行于长沙、湘潭、浏阳、望城、宁乡等地。

清光绪以前,皮影戏的影人是用牛皮镂空制作的,花纹粗糙,也无色彩,后来经过艺人的努力,改用7层皮纸做的衬壳来制作,并雕刻出各种花纹,着上色彩,同时根据故事中的影人形象,配有人物脸谱。影人一般7寸左右。

长沙皮影戏用湘剧和花鼓戏唱腔,一般为三人班,3人都具有吹打弹唱的艺术能力。演出方式有整本和散句之别。整本必加登场戏;散句必加杂戏。解放前,长沙庙宇甚多,大庙及会馆都建有戏台。在这些地方,长沙皮影戏常演寿期戏,如二月初二的土地戏,三月十五的财神戏等。另外,在街巷乡间,如某家失火,就演两本影子戏以谢火神;农村秋收后,就演“禾苗戏”。农闲时,就演整本,一家一本,一个屋场连一个屋场,连续演一个多月。整本的节目主要有《封神榜》、《水济传》、《岳飞传》、《杨家将》等。散句的节目有《五更劝夫》、《山伯访友》、《小姑贤》、《哪咤闹海》等。艺人在演这些散句时,必加杂戏,即选取一些发生在观众中的趣闻秩事,编排成戏,插在中间演出。由于长沙皮影戏制作和演出简单,戏中内容又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而深受城乡群众欢迎。著名剧作家田汉曾说:“影子戏是我接触戏剧的起点。”早在前清时期,皮影戏就已遍布长沙城乡。南门里仁坡有“凤皇班”;北门头卡子有“连兴班”;黎家坡有“菊兴班”;府正街有“同兴班”,共有60多块戏牌,500多名艺人。民国初年,长沙有“天益”、“秀雅”等40个皮影戏班,400余名艺人。抗战时期,田汉组织皮影戏艺人参加抗日救亡宣传。解放后,长沙皮影戏著名艺人何德润等参加了省木偶皮影艺术团,他为主创作的《龟与鹤》、《差不多》等剧目,在1956年布加勒斯特第三届国际木偶节上,荣获最佳演出奖。目前,长沙地区尚存皮影戏班100来个,艺人400人左右。

长沙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至抗战时。它是一种由演员操纵木偶动作并由演员配合唱腔和伴奏进行表演的一种戏曲。长沙木偶戏主要为杖头木偶,又称举偶,用湘剧唱腔,节目多以移植学演适合木偶操作表演的戏曲剧目,生、旦、净、丑、文武场面,无一不有。它的木偶形体一般约二尺左右,有三根操纵棍,艺人用棍举起木偶并操纵其运作。演出简便,花费不多,因而深受群众欢迎。民国初期,长沙成立老郎庙永定会,出了“活木脑壳戏班”。木偶戏班以“唐万和班”最为著名,曾演出《顺治操兵》等戏。

解放后,湖南省木偶皮影剧团木偶队继承发展了包括长沙木偶戏在内的表演艺术,革新了木偶制作,创作了一批适合儿童观看的新节目。现在的长沙木偶戏,通过木偶的身段、步法和动作,特别是一些嘴技,扮演各类人物惟妙惟肖,使木偶戏别开生面,获得了新的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