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溯源—湖南的前世今生(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历史嘛,都是由人构成的,既说湖南的历史,自然不能不提湖南的人文。远古时期,生活在湖南一带的部族有三苗、百濮与扬越等,这些部族应该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至于这些文化的留传对后世的湖南人有多大的影响,这就比较难说了,应该来讲还是有的吧。虽然古代的楚人自称“蛮夷”,但那时的湖南应不至于太蛮荒。我们说的“三皇五帝”,就都是楚国建立以前很久的事。但这“三皇”中的地皇炎帝(神农氏)和人皇黄帝(轩辕氏)就都来过湖南,其中关于神农氏的传说还挺多,如“嘉禾”的地名就来自“天雨粟”的神话,说“神农拾之以教耕作”,又说神农氏因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茶陵(今炎陵)。这当然只是传说,但炎帝部落生活在湖南一带,则不是没有可能。“五帝”中的舜帝则据说是为了远征三苗而来的湘南,“大救星”毛的家乡韶山据传就是因为舜曾在此演奏过“韶”乐而得名。舜死于苍梧后,又有“二妃哭舜”的传说,湘江特产“湘妃竹”据说就是她俩的血泪滴成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屈平放逐自沉汩罗”的故事可就有史可考了。屈原是楚国的三闾大夫,楚国发源于江北(大概在今江陵至武昌一带),不过鼎盛时期其国界曾“南至苍梧”,因此,湖南特别是湘北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如果撇开楚国不谈,湖南人在历史上可以说没有建立过自己的有影响的政权。不过楚国还是可以算作湖南人自己的政权的,因为两湖地区在历史上合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分开的时间要长得多。除了楚文化,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原文化对湖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湖南的经济文化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说已经有了很辉煌的成就,这一点从马王堆汉墓中不难看出。东汉时期,湖南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名人——蔡伦,一个发明了造纸术,并且“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的科学家,虽然他只是一个太监。
然自魏、晋迄于唐季,中古数百年中湖南之人文虽不能说一无可言,亦殊无亮彩。人物倒也稀稀拉拉地出了几个,如三国的几个将相:黄盖、桓阶、蒋琬、虞授等,唐代的一批文学、艺术家:王磷、刘蜕、欧阳询、怀素、李群玉等,但比之中原地区、邻近的江西、江南等地,实在是差得太远,也没有形成什么地域性的文化。湖南的特色在于各类“蛮”比较多,平原地区因“蛮”、“夏”杂居,人文风俗跟汉人差不多,广大山区却与汉人“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时至今日,虽然少数民族已经汉化不少,但就是像我的家乡这样的汉族地方,也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五代时湖南曾自成一国,即“马楚”,但马氏系河南人,因此“马楚”乃“外来政权”,“朝中”虽有李宏皋、徐仲雅、周行逢等几个湘人,也不是什么伟大人物。但“马楚”时期湖南贸易比较发达,尤其盛产茶叶,靠卖茶叶居然“遂致一方富盛”,拿现在的话,湖南当时虽不是“文化大省”,倒算是“经济强省”。当然,湖南的湘西等山区一直以来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比如“梅山文化”等,这些文化源远流长,也是很值得发掘、考证一番的。
宋时的中国乃经济上的超级大国,湖南的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虽然不拔尖,但比之前代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湖南本是一方沃土,一旦得到开发,人口也就迅速增长起来(据史料,北宋末湖南人口曾达五百多万,当时全国人口约为四千五百万),因此文化教育方面也蓬勃发展起来。北宋四大书院,湖南掩有其二(岳麓、石鼓),充分显示了湖南当时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盛况空前。两宋时期讲学盛行,一些知名的学者就是通过书院向听众宣讲自己对儒学的理解,从而形成“书院派”、“学派”的。我们现在称之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就是在宋中叶开始形成,并在南宋被发扬光大的。所谓“湖湘学派”,也就是在宋代从湖南的书院里产生的。“程朱理学”的程指程颢程颐、朱指朱熹,因“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而二程又“受业周氏”,所以“湖湘学派”尊道县人周敦颐为理学宗主、学派的创始人。“吾道南来,原是濂溪正脉”,指的就是这位讲太极的“濂溪先生”。我比较欣赏周敦颐,倒不是因为他的“太极阴阳”讲得如何玄妙,也不是因为他的《爱莲说》写得如何精炼,而是觉得他这人实在不错。我看《宋史》,看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便不免击节赞叹,看到“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便要自豪一番:此人不愧我湖湘之人杰也。周敦颐没有做过大官,这阵不正放《大宋提刑官》吗,老周同志最大也就做过这种官,但是做得很不错:“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此真古之君子也,很可以为我湘人之榜样。可惜宋时的湖南,周敦颐乃一枝独秀,前后知名数人皆莫得与比肩矣!而这时的邻省江西,却正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与濂溪相侔甚或略胜一筹之人物可谓所在多有,一派“群星璀璨”的景象。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湖湘溯源—湖南的前世今生(一)
- 下一篇:湖湘溯源—湖湘文化的四种精神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