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溯源—烟寺晚钟悠悠窑湾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湘江在这里一个急弯,口吞杨梅洲,波澜壮阔,气势浩淼。壶山突兀江干,背负白马湖,一城尽归于眼下。由于濒临湘江,山峙江洄,风景绝佳又扼水陆通道,故早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的厚重沧桑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今时今日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放眼这已显破败凋敝的千年古街古巷,听到老街在向每一个感悟她的人倾诉窑湾昔日的辉煌。

(一)

据光绪刊《湘潭县志》和现代《湖南通志》载,秦朝取道湘江在湘漓间开凿灵渠,征伐南粤时,窑湾就已是必经之道。

自隋唐盛世,经济重心南移,“三秦之人待此而饱,六军之众待此而强”,湘潭再度成为江南工业重镇和商贸中心。唐代诗人、书法家褚遂良《湘潭偶题》有“踏遍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的诗句,讲述了街肆连云、灯火万家的盛况。北宋欧阳修《湘潭新修药师佛殿记》则记录了当时湘潭城市与水运的繁盛。我国第一个留美大学者容闳《西学东渐记》留下了“自石嘴以下,坊市三重,工商十里,笙歌砧杵,昼夜喧阗”的记录。

至明代,“杨梅洲至小东门岸,帆樯舣集几二十二里,蔚为都会”。“总”,街道一段区间的名称,是湘潭的城市特色。清嘉庆(1817年)《湘潭县志》所附《城总全图》可见各总之间设有门楼,上标各总之名,从八总到十八总,入夜关栅,天明则启……晚清,湘乡人曾国藩把这里作为湘军水军的训练营地之一,并在咸丰四年(1854年)古历三月下旬,与太平军数万水陆部队展开了一场决定命运的生死决战,最终获胜,湘军由此走出湖南,名震中外。

1919年,黄雁九等人于窑湾由义巷筹建的湘潭大明电灯公司发电,为湘潭发电之始。同样在窑湾由义巷,1923年商人李梅初创办了日新面厂,首开湘潭机器制面之先河。两年后,建立了现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窑湾汽车轮渡码头。

窑湾有着湘潭最负盛名的古刹唐兴寺。唐永徽六年(655年)九月,褚遂良因劝止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后见寺宇宏伟,悲愤交集,奋笔疾书“大唐兴寺”,隐示匡扶大唐之意。清康熙《湘潭县志o山水论o潇湘八景》载:“烟寺晚钟”,“烟寺者,石塔寺也”。明礼部尚书李腾芳也描述过“石头寺终日香烟飘渺”的句子。

此外,窑湾还有湘潭城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唐兴桥、代表性建筑望衡亭、陶侃墓、何腾蛟墓等文物景点。

(二)

窑湾的房子朴素,清简。显赫的房子是极少见的,总是小小的一扇门,须得走过一段阴暗、窄小的通道后眼前才可豁然开朗。大而平整的院子,周围是一圈房子,正对着大门的是一个小小的佛堂,香烟缭绕。一个家族就这么围圆而住,大门一关,仿佛便自成一个世界。

9月20日下午4点,沿江西路282号。一扇半闭的木门前放着一张竹椅,深邃而温和的茶褐色昭示着它所经历的年月。50岁的张晓燕弯腰而坐,拿着一件刚刚洗过的、微微有些破损的布衣裳,一针一线地缝补着。

“以前又是战争蹂躏,又是年年的水患,真的是‘水深火热’”,她说,“后来没有办法,老辈人把房子都建到一块,一般水灾来了都会把一楼淹没,我们就把阁楼的窗户打开,用木板子搭着走过去”。

问她为何没有搬走时,“几十年来都习惯了”,张晓燕说,“再说也有点舍不得”。

事实上,窑湾多是外地人,本地人较少。外地人又大多是因商业或屯军而迁人,因为窑湾一直都是湖南水运商业物资的中转、集散地,“中国丝茶之运往外国者,必先在湘潭装箱,然后再运广东放洋,以故湘潭及广州间,商务异常繁盛”。

1945年,日军在城区故意纵火,“正好遇上大风,把衣服点燃了,房子都是木的,结果一烧就烧了半个城”,火后城区的人口“最多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沿江西路237号的96岁老人张民宗算是资格最老的船工了。在张老的记忆中,水运兴盛时期的窑湾比如今热闹十倍。

“湘潭有明朝时即是贡品的湘莲、巴拿马国际商品赛获奖的龙牌酱油,自西向东整个窑湾沿河一带熙熙攘攘的街道、码头,多的时候挤着两百来条船,运进运出,没有搞得赢的时候”,“那时轰隆隆的机器声是令人偷快的,而窑湾渔民都能吃,能做,能喝,能打架”,“会摇檐唱歌喊号子”。

窑湾“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这里是当时中国最典型的码头,繁忙生机与画幅般的山水景色水乳交融。

只是若干年后,一切归于凋零。商船、水手以及江岸等待的女子,那种惊心动魄,豪放而温情,令人沉迷的窑湾传说,终成纸上文字。

96岁的张老阅尽世事,淡淡地笑:有了公路,铁路,水路用处就不大了嘛。

如今的窑湾,不复当年盛景。当年的老水手、小水手们现在也许正坐在江边喝着茶,品着悠然的历史。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