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西湖桥犹在,翟公套渐忘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今湘江风光带南端一带,旧称西湖桥。明崇祯《长沙府志》载,西湖桥为碧湘门外便河(即护城河)上的一座石桥。便河通湘江,本应常有船舶驶进便河以避风浪。但便河水浅而狭窄,只能泊小舟。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直隶宁国府人翟台出任长沙府司理(即推官)。翟台不仅兴学礼贤,先后修复了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和惜阴书院,而且十分重视湘江沿岸的水利建设。他见湘江平刷直下,往来船只无处湾泊,便主持疏浚南湖港,并看准了西湖桥的有利地形新辟港湾。于是拆掉石桥,改建成大木桥,从桥下往里疏浚便河道,开成一套,套内可停泊众多舟楫。商民为感谢翟推官的功德,将港湾取名为“翟公套”。明万历间,兵备道李天植将木桥再改石桥。
到清代,套内水犹深广,舟楫鳞集,并成为湘城著名一景。周应遇《西湖桥访旧》诗云:“散发沧浪外,狂歌绿水旁。荷风初扇暑,梅雨乍生凉。堞雉皆趋席,桥虹半饮塘。几人池上影,能共鹭鸥翔。”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长沙,石桥被炸毁。战后,众姓修复石桥,民国初年犹存。后来,拆城墙修环城马路,便河被填塞,西湖桥的套湾随之消失,只留下西湖桥、西湖码头、西湖路等地名,翟公套渐渐被人淡忘。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人文历史—湖南武术:八拳功法及源流
- 下一篇:人文历史—长沙驿楼杜甫江阁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