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毛泽东回湘与湘赣边秋收起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1927年7月15曰,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在这严重关头,中共中央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题研究了湖南秋收起义问题。为了保证湖南秋收起义计划的实现,中共中央还作出了改组中共湖南省委的决定,指定彭公达为新省委书记,并派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回湘,与湖南省委一起,具体负责湖南秋收起义的发动和领导工作。
8月12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省会长沙。他在对长沙县清泰乡板仓的农民土地问题进行调查后,于18日出席了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市北郊沈家大屋召开的会议。以后,省委又多次开会研究有关起义的事项。经过讨论,省委统一了认识,采纳了毛滓东的正确主张。决定彻底抛弃国民党的旗帜,以共产党的名义公开组织工农革命军,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废除苛捐杂税,建立工农民主政府。起义区域以长沙为中心,宁乡、浏阳、湘潭、醴陵、平江、岳阳、安源等地同时起义。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和由各县负责人组成的行动委员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构。
为了布置秋收起义,组织起义队伍,毛泽东不辞辛苦奔走在安源矿工与平江、浏阳、醴陵一带农民自卫军之间。当时,各地反动势力的气焰十分嚣张,环境极端恶劣。一次,毛泽东途经浏阳县的张坊,曾被团防队扣留,幸而机智脱险。在各地党组织的帮助下,毛泽东迅速组成了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以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安源的工人武装和浏阳、平江、醴陵的农民自卫军为基础,编为3个团,以卢德铭为总指挥。在秋收起义前夕,还收容了流落在鄂南的夏斗寅残部,编为第四团。总计兵力为8000人。
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正式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第一团由江西修水出发,攻取长寿街,进攻平江;第二团从江西安源出发,攻取萍乡、醴陵后,向浏阳集中;第三团从江西铜鼓出发,夺取浏阳的东门市,然后南下,与第二团合攻浏阳,各路进攻得手后,以长沙城内工人为内应,内外夹攻,占领长沙。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一团占领了平江县的龙门厂,因敌人增兵和四团叛变,起义部队腹背受敌,战斗失利,遂向浏阳方向转移。二团攻打萍乡未下,转而攻克醴陵、浏阳,后因敌人调来优势兵力,起义部队陷入重围,在洲阳突围时损失三分之二。三团由毛泽东亲自指挥,进攻浏阳白沙镇,占领东门市,后因受敌人两路包围,遂向浏阳上坪转移。在各路起义部队的军事行动均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原定攻取长沙的计划,将剩下的起义部队集中到浏阳文家市的里仁学校。随后,毛泽东召集前委会议、讨论部队行动的问题。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决定保存实力,向江西萍乡方向退却。9月20日,在毛泽东的亲自率领下,部队离开文家市,向井冈山进军。
当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各团与敌人座战之际,长沙城周围农村也开始了农民暴动。醴陵农民在县委领导下,四乡同时暴动,捕杀土豪劣绅,围攻团防武装;株洲农民攻打团防局,占领火车站;长沙河东农民捣毁团防局5处,河西捣毁2处,共缴获80余支枪;平江农民进城,杀死杂税局长、警察所长和土豪劣绅6人而归;浏阳沙市街和普迹市农民亦捣毁了团防局。这些暴动一般都起事仓促,队伍未经训练,经不起敌人的压迫,未能形成对长沙的军事包围形势。少年胡耀邦也在这时脱颖而出。胡耀邦,浏阳文家市中和乡人。秋收起义时,他正在文家市里仁学校读书。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之下,胡耀邦投入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1929年冬他在家乡秘密加入共青团。1933年到中央苏区工作,转为共产党,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
为了配合起义,长沙城内,中共湖南省委和长沙市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敌人早已闻到风声,加强了戒备。8月底,敌人在大官园安乐旅馆搜出起义名册6本,随后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长沙三分校捕去学生57人,使长沙暴动的×受到重大损失。由于敌人实行白色恐怖政策,党内也出了叛徒和奸细,敌人知悉了所有机关负责人及全部暴动计划,到处搜捕起义组织者,省委、工委、农委、军委负责人活动非常困难,长沙城内的起义人员纷纷逃散。中秋前夕,共产党掌握的驻师范学校的第二师教导团补充第二营被解散,起义武装再次遭受重大损失。13日以后,萍、醴、浏、平选传不利消息,农民暴动也都溃散。15日晚,省委只得停止准备在第二天发动的长沙暴动。这样,整个以夺取长沙为目的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到了失败。
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战略转变中的重大事件。它高举共产党的旗帜,首刨工农革命军,率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最早、最快地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实现了革命从城市退却和向农村进攻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端。
对于这次秋收起义,毛泽东曾填有《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词曰: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蔚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期暮云愁,霹雷一声暴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人文历史—震撼湘省统治心脏的灰日暴动
- 下一篇:人文历史—长沙地区饮食风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