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红色的起点:毛泽东长沙建党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中国革命运动的红色起点。中共的酝酿和筹建是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活动而开始的。1920年8月,陈独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担负起了发起和筹备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同年10月,李大钊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此期间,深受十月革命和陈独秀、李大钊影响的湖南进步青年的优秀代表毛泽东已经完成了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他受陈独秀的委托,负责湖南的建党工作。
1920年7月7日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立即着手开展建党活动。他与彭璜、何叔衡等利用当时驱张运动已经取得的胜利和湖南当局正在筹备湖南“自治”的有利政治环境,发起成立了长沙文化书社,大量销售《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马克思主义书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和留俄勤工俭学活动,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列宁的建党学说;同时,开展了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
毛泽东等人的建党活动得到了上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支持和帮助。陈独秀、李达、李中等人随时把上海建党、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宣言》起草等情况告诉毛泽东,并将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共产党》月刊寄给毛泽东。上海、北京小组成员中的李达、李中、李启汉、林伯渠、陈公培、周佛海、邓中夏、何孟雄、缪伯英、罗章龙等都是湖南人,都与长沙有密切联系。
在上海、北京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以新民学会为核心的革命社团的发展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湖南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建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条件已经成熟。
与此同时,许多留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如蔡和森等也在来信中催促毛泽东在最近期间内“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共产党”。对此,毛泽东“没有一个宇不赞成”。
这样,经过几个月的酝酿筹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成立。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等6人为发起者,小组的成员主要是新民学会中的一些坚信马克思主义,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先进分子。
为了建立党的后备军,毛泽东在这年10月接到北京方面寄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开始进行建团活动,刘少奇、张文亮、彭平之等首先加入,至年底,长沙已有团员20多人。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为湖南共产党组织的正式成立,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前往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一大”闭幕后,他们回到长沙,积极开展创建湖南地方党组织的工作。1921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在长沙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书记,委员有何叔衡、易礼容等。
中共湖南支部成立后,迅即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它派遣党员夏曦、团员贺怨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湖南自修大学;建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至1922年春,发展党员达;0余人,仅次于上海、广州。5月底,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简称“湘区委”),毛泽东任书记,委员有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等,区委机关设在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杨开慧担任区委机要交通联络工作。这是全党领导得力、组织严密、工作出色的地方组织之一。同年,以陈佑魁为书记的中共长沙地方执行委员会也正式成立。
中共湘区委成立后,继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毛泽东在粤汉路的长沙新河站吸收程帝广、卢士莫等人入党,建立党小组。后又在长沙泥木、铅印活版、缝纫、纺织工人中吸收任树德、张汉藩、朱有富、杨福涛、萧石月等人入党,并在泥木工人中建立党支部。此外,岳州、铜官、株洲、常宁、平江、常德、浏阳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党的小组或支部。各地党组织中,以长沙的组织最健全,发展最快。据 l g24年5月统计,长沙有党员89人,是湘区委所辖党员人数最多的地方。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湘区委员会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的部署,结合湖南的实际,在1922年下半年先后发动了粤汉铁路武长段、安源路矿、长沙泥木、水口山矿等10多处4万余工人参加的罢工斗争,形成了湖南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3年4月底,毛泽东奉调去中共中央工作,李维汉继任湘区委书记。同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对湘区委成立以来的工作成绩作了高度评价。陈独秀在“三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党的工作“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作得很好”。
中共湘区委机关所在的原长沙东郊清水塘22号,现仍被完好地保留着,成为长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人文历史—反日驱张:“五四”运动在长沙(二)
- 下一篇:人文历史—长沙地区饮食风俗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