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岳麓书院心灵的入口(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府。然后,得有一个人才加工厂,书生学子闻风而至,于斯为盛。人才一集结,一边读书,一边还要接受烈风雷雨的考验,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培养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终于成为人才了,怎么办?不要着急,藏之名山吧,切勿轻用其锋,得俟机而出,方能一鸣惊人,甚至光芒万丈。

  这两副对联,隐含着书院学子超常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当然还别有一番辛酸与苦涩滋味。正是由于这样的磨砺,书院学子中涌现出一大批千百年来仍炙手可热、千百年后仍将青史留名的人物,我们只来数数明代以降: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干国良臣”陶澍,教育家彭浚及贺长龄、贺熙龄兄弟,启蒙思想家魏源,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军事家左宗棠,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家郭嵩焘,维新运动干将唐才常、沈荩,曾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著名教授杨昌济,革命军领袖蔡锷,革命家陈天华、蔡和森、邓中夏,语言学家杨树达、黎锦熙……哪一门类的都有。他们的性格与命运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与理想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从书院那扇小小的门里走出来,他们只认一个“理”。这个“理”培养了他们的英雄气概,造就了他们的寰宇情怀。最终,他们很多都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宛如铜墙铁壁的封建秩序的突围者。尽管有的碰得头破血流,有的在迷惘中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有的则胜利地见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但他们骨子里的韧性和批判精神是一致的,他们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中放射出卓越的人格光华。正如朱熹说的:“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书院的中心是讲堂。它被师生宿舍教学斋和半学斋左右相拥,气象博大。檐前悬“实事求是”匾。“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称赞献王治学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迁入岳麓书院,该校校长宾步程制成此匾。

  1918年6月至1919年8月间,一位梳着分头的高个子年轻人寓居半学斋,他自己做饭,还经常去爱晚亭搞“日光浴”和“风雨浴”。他站在“实事求是”匾额前思索问题的神态,让人想到四个字:国之伟器。20年后,这位成长为中国革命领袖的年轻人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后,肃然书“实事求是”作为该校校训,它不仅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初挽救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关于真理问题讨论中,邓小平又将“实事求是”作为引导中国经济建设和政治改革的指南针,中华民族由此跨入振兴之途。

  宾步程校长并没有想到,他那块匾会有多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中国革命的进程。但历史发展证明,任何伟大事件,都有它极其细微的基因;基因虽小,它却往往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就像长江大河,必有它的源头活水一样。中国五千来,历经各种忧患、灾难、剧变,而其文明始终绵延,弦歌不绝,因为中国文明史在它的发端便有了百虑一致、百密不疏的思想体系,它为以后出现的各种变数都准备了充分、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得意地说,任何问题都可以从古书中找到答案。中国人生怕香火断了,古人尤其如此,古代圣人尤其尤其如此,孔夫子不是说“无后为大”吗,人种繁衍如此,文化繁衍同样如此。所以,圣贤们绞尽脑汁,求全责备,宁可讲错,也不能有一个漏洞,让后人翻破古书找不着北。好在后人大多是听话的乖孩子,视祖宗遗训为金科玉律,他们只要照着做、不走样就行了。于是,靠强大的文化保住了国家,延续了种族,拯救了文化,同时也造成更为强大的惰性。传统的巨大包袱背在偌大黄土地上,以致于中国每一次改革都步履维艰。走得稍远一点,又反弹回来,因为不放心,看能不能到古书中找到这样走的理论依据。常常找得到。等找到了,大家温故知新一遍,高高兴兴上路,又望不到人家项背了。

  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的“子曰诗云”给予了现代化进程前所未有的窒息,使文明古国总是赶不上世界变革的潮流。19世纪末叶,一大批知识精英咬破坚硬的封建外壳,谋求变法维新,岳麓书院师生如谭嗣同、唐才常、沈荩等,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这一贡献后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新旧大交锋。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