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岳麓书院:一座庭院的力量(一)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书,是有力量的,因为它吐纳了人类的文明;庭院,也是有力量的,因为它用千年韧劲弘扬了一种文化。

  六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第一次徘徊于这座千年庭院的门前,便被“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楹联震撼,始终未能掺杂进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背过楹联,一步三顾,总觉得有种声音在呼唤,让人不由地热血沸腾。

  六年后的上午,天很低,人很少。再次面对这座曾经让我不敢提步的千年书院,这次竟没有丝毫忧郁,迈进门槛的那一刻,像是完成了一个夙愿,又像是开始了一次朝圣。

  岳麓书院,这座创建时间仅晚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的世界第二古老学府,它21000平方米的土地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自己的沉积和傲气,让人忍不住去顶礼膜拜。书院集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于一体。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布局,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营造出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门、堂、斋、轩、楼,每一样建筑都是那样的轻盈,而空气却很厚重,让人觉得吸进去的是文化,吐出来的是底蕴。

    一、文化圣殿无需围墙

  千百年来,这座庭院书声朗朗,不绝于耳。坐看风云百年,这座文化的殿堂始终没有围墙。

  依山傍水的岳麓书院择峡而栖,一道严进严出的门槛,两座催人奋进的牌坊,古代的学子为门槛而苦读,为牌坊而立身,却没有被围墙禁锢。这一与“官学”的天然差别,造就了湖湘文化最宝贵的基因——这正是南宋岳麓书院山长张栻所提倡的“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据考证,早在宋代,长沙一带就出现了三个公认的教学等级:官办的州学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湘西书院;在湘西书院里的高材生,方可升入岳麓书院。那是一条高贵的门槛,没有围墙的书院却让人感到庭院深深,高贵不可方物。

  这座原本没有围墙的庭院曾七次兵毁并重建。金兵南侵,苦苦经营150余年的书院被焚烧,史称“什一仅存”;元兵南进,书院师生誓死护院,人、书、庭院,从未像那次一样融成一体,化作青烟,化作英魂。之后的“寻毁为墟”、“毁败无余”、“即兴即毁”、“书院毁半”以及最后一次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空军轮番轰炸,在炮火中,庭院在承受劫难的同时一次次顽强地复生,一种人文精神,一种湖湘文化却在这里得到了永存。

  今人修筑的围墙,虽然保护了这座千年庭院的容貌,但却割裂了它本应传承的思想。像岳麓书院这样的千年庭院,是不需要围墙的,因为它本身的使命就是守护,守护一种文化,守护一个文明图腾。伴随着千年漫长的守护,它逐渐形成一种“根”的力量,一种在泥土中向上生长和挣扎的力量。有人说这正是湖湘文化的“根”,它给了人们一种文化归属感。而在我看来,这既是湖湘学子前仆后继的动力,也是中国革命突破黑暗的底气。

  再坚固的围墙始终挡不住历史的沧海桑田,再高的门槛终究拦不了湖湘学子求学的渴望。这样的文化殿堂岂会是两扇朱漆大门,或是一堵泥墙所能深藏的?犹如一进门就抢入眼帘的“赫曦台”,又如讲堂正中央的那两把纪念朱熹、张栻两位大家的红木雕花座椅。寓教于乐,寓论于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思想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戏台,一座讲坛所能解释的。在“官学”盛行的时代,书院给学生们的不仅是四书五经,也不仅是深深印刻在讲堂壁面的“忠、孝、廉、节”,檐前高悬的“实事求是”匾更让今天的参观者看到了更多……

  很多时候都在思考,这座庭院的力量到底来自何方?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的一句话给了我启发,“湖湘文化的精髓其实就是人才。”千年的庭院,千年的积累,不管是文化的力量还是精神的力量,人才是这一切的承载者。

  没有围墙的书院,给了历代学子们以放纵的文化人格和自由的学术人格。当理学之光照耀华夏大地,当民主革命冲破封建壁垒,我们记住的是一串串优秀学子的姓名,而庭院却始终安静地躺在麓山怀中,伴着清风峡文泉的水涌声,或是倾听,或是见证……

  二、触摸湖湘文化的脉搏

  每一个参观的游客似乎都不愿意错过庭院中的任何一行文字。他们或明或暗地念着,像是在感知先辈大家的思想,又像在触摸湖湘文化的脉搏。

  湖湘文化是否源自楚文化的是是非非已不重要,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座庭院的第一次剧烈心跳来自于八百多年前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的那一次著名会讲,朱熹和张栻为精深的“太极”、“心性”、“仁”等哲学问题展开大辩论,三天三夜不下讲坛。堂内,湖湘弟子“座不能容”;堂外,“饮马池水立涸”……此后,庭院便有了生机,“湖湘学派”更有了脉动。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