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湖南的四极四水四王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   

  湖南的四极

  东极——郴州市桂东县黄连坪

  西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

  南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河姑婆山

  北极——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


  湖南的四水

  湘江——湖南第一大河,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龙门界,自永州市东安县进入湖南,流经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和岳阳市,于岳阳市湘阴县濠河口注入洞庭湖,全长856公里,在湖南省境内流域面积9.47万平方公里。

  沅江——湖南第二大河,源于贵州都匀云雾山,自洪江市进入湖南,流经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市,于常德市德山注入洞庭湖,全长1033公里,在湖南省境内流域面积8.92万平方公里。

  资水——湖南第三大河,源于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青界山黄马界,流经邵阳市、娄底市、益阳市、岳阳市,自岳阳市湘阴县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全长653公里,流域面积2.81万平方公里。

  澧水——湖南第四大河,源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杉木界,流经张家界市、常德市,自常德市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53万平方公里。


  湖南的四王

  众所周知,由于湖南地处南荒,文明历程较其他北方省份晚,因而在湖南古代史上并没有叱咤风云的帝国王朝出现。但历史上也曾经有一些地方割据政权在湖南立国,其中较为著名的主要是四王。

  长沙王吴芮——吴芮原为秦朝黔中郡守书吏,在秦末战争中揭竿而起,举兵反秦,先后助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被刘邦封为长沙王,名义上辖长沙郡、豫章郡、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实际只辖长沙一郡,基本上即今日湖南全境。可以自征赋税,现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二号墓的利苍即吴芮手下的“长沙国丞相”。至汉文帝时因无后而亡国。

  楚王马殷——马殷原为民间木工,在唐末乱世应募从军,跟随唐蔡州节度使总兵将孙儒东征西讨,逐渐提升,在孙儒死后又随其部将刘建锋攻入湖南,占据潭州(今长沙),刘建锋被部下所杀后,马殷被推为主将,继续占据湖南。公元907年马殷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楚王,都长沙,领有今湖南及粤北地区。马殷不仅是一员彪悍的武将,而且治理内政也不错,他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积极与中原通商,“遂致一方富盛”(《旧五代史·马殷传》)。这在当时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是非常难得的。马殷死后,诸子内讧,导致实力迅速下降,在公元951年被南唐所灭。

  湖南王周行逢——周行逢与马殷经历类似,也是原为庶民,从军后逐渐得势。在南唐灭楚后,周行逢占据湖南,自称为“湖南王”。但没多久即病死,其后众子又发生内乱,被北宋所灭。

  周王吴三桂——吴三桂原为明山海关总兵,在李自成进占北京城后向关外的清军多尔衮部献关求助。清统一全国后受封为平西王,以云南为基地,控制云、黔、川、桂、湘等多省,可以自命官吏、自征军队、自收赋税。康熙时期开始削藩,吴三桂与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合谋反叛,在滇、黔、闽、粤、桂、湘、鄂、川、陕等地与清军交战,并于公元1678年三月在湖南衡州(今衡阳)称帝,定国号为周。八月吴三桂暴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至昆明。公元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灭国。

【来源:网络整理】

 

文秘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