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记岳麓书院历代山长(三)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刘暐泽 乾隆十三年(1748)左右任山长。

  周焘 字迪循,茶陵人。进士。乾隆十八年(1753)左右任山长。赞成科举考试,勉励士子刻苦求学。湖南名土多出其门下。著有《爱莲堂集》等。

  旷敏本 1699-1782,字鲁之,号岣嵝,衡山人。进士。在翰林院为官,后因病告归,潜心著述,人称岣嵝先生。乾隆十九年(1754)聘为山长,任职时间大约 4年,因学问精湛,出类拔萃,倍受时人称颂。旷氏学术成就大,精通经史子集,工古文诗辞,日以著书为事,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著作有《周易启蒙》、《南岳志》等。

  欧阳正焕 字尧章,一字瑶冈,号慕耕,一号竹淦,衡山人。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聘为山长。是较有成就的山长之一,曾建自卑亭。又书“整齐严肃”四字,有诗示诸生。

  刘元燮 1701-1768,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山长。博学多才。善长吟咏。著有《寒香草堂诗集》等。

  万年茂 1718-1808,字少怀,号南泉,湖北黄冈人。进士。乾隆三十八年(1773)聘为山长,五十七年重赴鹿鸣宴。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除任职岳麓之外,还先后在麟山、涑水、鹭州等书院任职。学徒甚众,被学者尊信为书院“山斗”。著有《周易图说》六卷。

  张九镒 字权万,号桔洲,又号退谷,湘潭人。进士。乾隆四十二年(1777)左右聘为山长。张氏世代诗家,祖孙数代享有诗名。其中张文炳、张九钧、张九镒、张九铖、张九键等张氏祖孙与岳麓书院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先后在此读书或任职,被传为佳话。《清史列传》、《国朝先正事略》等书中有传。著有《退谷诗抄》二十四卷。

  熊为霖 字学桥,江西新建人。进士。约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聘为院长。在任期间,书院大修,新建文泉,作涛《文泉纪事》。著有《筮策洞书》十四卷等。

  罗 典 1719-1808,宁徽五,号慎斋,湘潭人。进士。授编修官,督学四川,后转任御史,官至鸿胪寺少卿,后以侍奉老母为由回籍。乾隆四十七年(1782) 始聘为山长。先后提奏4次,吏部记录8次,两赴鹿鸣宴,历任时间长达27年。罗氏学问广博,品行兼优,老成宿望,在岳麓书院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一,培养了大批人才,当时清廷规定岳麓书院每届(3年为期)学生为60名,罗氏掌教27年中,肄业人数3倍于朝廷规定的数目。其二,对岳麓书院进行了改造建设,修岳麓书院八景。

  王坦修 1744-1809,字中履,号正亭,宁乡人。进士。官至侍讲学士,颇有政声。取仕不避贵贱,曾坚持录取贫寒之士清安泰,此人后来官至巡抚,为时人称道。晚年辞官归籍,嘉庆十四年(1809)主教岳麓书院。王氏学识渊博,博古通今,曾参与编辑《四库全书》,校勘《永乐大典》。

  袁名曜 ?-1835,字道南,号岘冈,宁乡人。进士。嘉庆十七年(1812)聘任山长,主教5年。以培养人才著称,湖南名生多出其门下。与门生张中阶合撰大门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贺长龄 嘉庆年间任院长。见“历代著名学生”。

  欧阳厚均 1766-1846,字福田,号坦斋,安仁人。进士。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二十三年(1818)聘为山长,连续掌教达27年之久。先后获准记录8次,得旨议叙3次,倍受朝廷嘉奖。弟子数以万计,著录在案的弟子达3000人。

  龙瑛 字白华,一字云东。湘潭人。进士。道光年间任院长。

  丁善庆 1790-1869,字伊辅,号自庵,亦号养斋。祖籍湖南衡阳,生于长沙,长于北京。进士。任广西学政、侍讲学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聘为山长,连续任职达22年之久,仅次于罗典和欧阳厚均。弟子著录者数百人,曾国荃、刘长佑出其门下。目前尚存的主要著作有《岳麓续志》及有关诗文、奏稿和书法。

  周玉麒 1804-1875,字韩城,长沙人。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鸿胪寺卿、太常寺卿等职。督理浙江学政,所取之士多有才华。咸丰八年(1858)相继聘主城南、求实书院,同治七年(1868)聘为岳麓书院院长,历任5年。弟子著录者数千人,在教育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