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家园>> 文史撷英>>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人文历史—湖南会战与湘潭抗日(二)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    】【收藏

  二、长沙大火

  1938年10月25日,蒋介石从武汉战场撤退到湖南南岳,他认为长江中游平原上的长沙城,已为日军必夺之目标,若敌人夺取该城,将变成进攻中国军队的一个重要基地。他通过侍从室,向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指示,若日军进攻长沙,在长沙无法守住之时,将其重要设施烧掉,以免资敌。11月11日,张治中召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保安处长徐昆等人秘密布置放火烧城的事宜,亲自审阅了   酆悌拟订的炎城计划,张治中对酆、除等人指示:“在敌人逼近长沙时,须先放紧急警报,待群众离开市区后就开始行动。”规定:“见市内火起便是放火烧城的信号。”

  当时长沙城的情况,已是草木皆兵,一片惊慌。日军逞其余威,从武汉沿江西窜,已占领岳阳,日军飞机对长沙及附近城镇大肆轰炸,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有的说日军已渡过汩罗河,都快到长沙城了,长沙专门放火的部队,已经准备了汽油和高压水龙头等放火器材,只等一声令下,便可大放其火。当天深夜,市内天心阁附近失火。自卫团的丁森等工兵,马上带头把自家房子放火烧起来。士兵们都以为是放火信号,狂呼乱叫着“放火了!”便一齐动手,放火烧城。“放火”是放火者在惊慌失措时所为,当然就没想到还要拉警报,更不可能去组织疏散民众。长沙市民还在睡梦中,无情的“天火”一下便吞没了两万多个无辜市民的生命,大火从11日深夜,一直燃到14日才被扑灭。五万多栋房屋变成焦土,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12日深夜,长沙八路军办事处警卫员紧急叫醒叶剑英及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武汉失守后,撤退来此)周恩来、叶剑英等率众冲出火场,撤往湘潭河东下摄司。时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及洪深、田汉等文艺界人士率抗日演剧队来湖南,正遇大火,也与周恩来、叶剑英一同撤往湘潭。长沙大火后,湘潭盛传放火队已开赴湘潭烧城。周恩来等赶到湘潭后,一面嘱田汉等布置湘潭采取措施,救济灾民;一面找湘潭的200师师部查问长沙纵火事件,并要求杜聿明师长采取行动,制止湘潭纵火。杜聿明部派出部队在板塘铺一带设防,阻挡长沙方面派来的纵火者,以致没有一人能进入湘潭。13日夜,周恩来在下摄司霞城书院与郭沫若、田汉、洪深等开会,研究突变形势和制止在湘潭发生纵火事件的措施。14日,湘黔铁路工程局撤离湘潭,留守处召来石匠,以500元银洋承包炸毁铁路桥墩,石匠彭三盛仅在桥墩上凿出洞口,保存了桥墩。同日,周恩来、叶剑英由潭去南岳出席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军事会议,向蒋介石申述了长沙大火问题的严重性,黄昏后,又赶回湘潭,督查制止在湘潭纵火的有关措施。

  蒋介石根据在南岳接到的张治中报告,于16日赶赴火灾现场,深感问题严重,当即命令将这次火灾的直接责任者长沙警备司令   酆悌、警备团长徐昆、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逮捕,并密电“枪决”。又请军委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等人调查事件经过,事后,周恩来等人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军委会政治部名义联合发表关于长沙大火真相之说明:

  其原因:(一)由于地方军警负责者误信流言,事前准备不周,临时躁急慌张之所致;(二)由于曾从事破坏准备之人员及人民(自卫团员丁森等)鉴于敌机之连日轰炸及最近平江、岳州、通城、通山等县被炸之惨,激于民族义愤,以为敌寇将至,乃即自焚其屋,遂致将准备工作变为行动,于是,一处起火,到处发动,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时苏联军事顾问为促进国共两党密切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并亲自在军校任教和深入基层训练部队。当时著名的训练基地有兰州、湘潭两地。1938年以前,苏联志愿飞行兵在中国基本上是驾机单独作战。在苏联教导员的帮助下,1939年夏,共训练出中国飞行员1045人,领航员81人,射手兼无线电员198人,各种航空技术人员8354人。

  年冬,驻潭200师又扩编为11军,是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唯一的机械化军。(次年,新11军改称第5军,并将部队移驻广西全州、杜聿明任中将军长)。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