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风楚俗—春节期间楚地的民间舞蹈
【以稿换稿】 作者:佚名 发布:2015年04月15日 阅读: 次 【繁体中文】【小 中 大】
高跷:楚地最流行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正月,男男女女踩着高跷,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不断变换各种图形,边舞边唱,时而双轮旋转,时而交错穿插,时而重叠如云。高跷分高、中、低跷三种,最高二、三米多,最矮也有0.3—0,4米。多表演历史故事,不论跷有多高,都能如履平地,舞跳自如。
蚌蛤精:一人执竹架、布缝扎成的蚌蛤,另一人引逗,数只蚌蛤不断演出开启、闭合、猎物等多种动作,或表演“鹬蚌相争”的历史故事。
虾子精:舞式与蚌蛤精不尽相同,但活动的程式和原理基本一致。
八虾闹鲢:由16人举8只虾子嬉戏,两人一只,看谁配合得好。寓幸福吉祥,年年有余,大吉大利之意。流行于荆州、孝感等地。
打莲湘:也称霸王鞭。流行天门、潜江、仙桃、汉川等地。莲湘用一米长的细竹筒做成,每节部分雕空、嵌以铁钱。表演时,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人数不拘,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
打春牛:每到腊月,农民就用泥土塑成一头牛,内装五谷。春节刚过即开始演出,两人抬着泥牛,由一农民装扮成专管农业的“芒神”,执鞭不住抽打泥牛。泥牛尽量避开鞭子,直到打得泥牛皮开肉裂,牛肚里流出五谷,意即“五谷丰登,尽流满地”,“芒神”才停止抽打。围观者鼓掌喝采。有的地方由打“泥牛”逐步变成打“纸牛”。“打春牛”包涵两个意思,一是反映农民祈求丰收的愿望,二是提示人们,季节不等人,过了春节,紧张的春耕就要开始,请大家及早作好准备。解放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
【来源:网络整理】
- 上一篇:荆风楚俗—湖北大鼓
- 下一篇:荆风楚俗—春节期间楚地的民间戏曲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