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曲沃的“扇鼓”傩礼
【以稿换稿】【繁体】 作者: 佚名 来源: 网络整理 阅读 次 【小 中 大】【收藏】
扇鼓“马马子”
1987年山西曲沃县任庄村一位叫许世旺的农民,献出一部清末抄本《扇鼓神谱》。该村根据此抄本和老艺人的回忆,于1989年原汁原味地恢复了湮没半个多世纪的扇鼓傩礼演出。傩礼具有民俗节日特点,演出于农历正月初七至元宵节期间。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在黄河流域保存的,以扇鼓为特征的社祭形态傩礼。它包括祀神、驱傩和献艺三个部分。演出的主体由本村十二名训练有素的农民组成,称为“十二神家”。显然,这是东汉大傩中“十二神兽”、唐代大傩中“十二执事”的历史衍变。这“十二神家”翻穿杂色羊皮袄,头戴清代官员的圆锥顶“凉帽”,手持扇鼓,扇鼓类似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单鼓。
祀神开始,一面上书“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的纛(dào)旗引领十二神家、花鼓队、秧歌队等穿街走巷后,步入祭坛。祭坛设“八卦坛”,每个祭坛供桌上供着二尺或一米高的“礼馍”。这些礼馍是由村中妇女所蒸制,礼馍上有飞禽走兽和各种花卉,染以鲜艳色彩,十分精美悦目。八坛分设于八个方位,北坛最大,供奉主神后土娘娘。周代著名的社祭,就是祭祀包括土地神——后土在内的农业神灵。古人观念中,视天为父、地为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后土逐渐母性化,变成了后土娘娘。许庄村南龙山建有后土庙,举行傩礼时便将庙中神位迎请至祭坛,置放于北坛,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祀神后,十二神家沿门逐户驱邪除灾。其中一位名为“马马子”的神家,手持碗口粗、约三米长的麻鞭,杀鸡、将鸡血滴入酒内做法事后,去各家各户收灾。唐代大傩十二执事也手持麻鞭除灾驱傩。从中可以看出两者的继承脉络。
最后是献艺,目的是娱神又娱人。节目有《吹风》、《打仓》属民间歌谣形式。前者赞颂木匠、铁匠、石匠等手工艺人;后者称赞板豆、麦子、大麻等五种农产品对农家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以幽默语言赞美自己的劳动,也反映了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攀道》有两个角色,一个叫“胡论”,一个叫“憋天”,意思是二人吹牛能憋破天。从二人吹牛比赛滑稽调笑中,可以感受到唐代参军戏的“参军”、“苍鹘”,宋金杂剧的副净、副末的历史影响。
山西曲沃“扇鼓”
节目中有两出小戏,一是《采桑》,描写丑姑姑(即春秋时的钟无盐)在桑园中与齐王相遇,被封王后的故事。一是《坐后土》,描写后土娘娘和他的五个儿子的故事,以简单的戏剧形式诠释五个儿子分别掌管春、夏、秋、冬、四季和“土王日”的来由。
这些节目全部由十二神家分工演出,除《坐后土》略有神秘感外,其余节目都是在喜庆、调笑气氛中演出。语言生动诙谐、质朴,充满了民间文学色彩。
手机扫码后也可查看
- 上一篇:青海三川土族“跳法拉”
- 下一篇:福建南平的“蛇王节”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